我的一点写作体会
没有喜好的人生是单薄的,没有写作陪伴的教育是孤独的干瘪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工作者的“活水”,就是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写作。“用信息刻录时代,为世界留痕。”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有这样的思想意识。“思想从不掉队,努力从未停止。”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有这样力求上进的姿态。
对于写作,限于理论知识比较浅薄,我将着重从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谈论写作,以期对我们起步阶段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我把自己的写作体会概括成了四个词:热爱,坚持,方向,方法。
让热爱成为一种动力
如果大家要问我写作的第一感受,那便是“热爱”!持之以恒的热爱,痴迷而又固执的那种。
在我的认识里,热爱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当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正如央视五套的一句广告词:“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与其说我喜欢上写作是天生的,不如说我与她是无意邂逅的。我从小时候起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走到什么地方,看到或者想到一个好词语、一个好句子,便会迅速记下来,等回到家里就赶快整理做笔记。读书的时候也一样,“无笔记不读书”,这是我给自己的规定(除非在外面没有携带笔记本,但也一定要抄下来,或者拍下来)。久而久而之,居然积攒了不少东西,七八个厚厚的笔记本,现在成了我写东西时必备的宝典。
这一点,我后来在大学的时候,才知道跟唐代大诗人李贺的习惯比较接近——每天早上出门背上褡裢,晚上回家把一天搜集到的词句整理。
路,都是走出来的。当你踏出第一步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有具体的目标;但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道路越走越宽阔,人的心也就会越来越大,目标也越来越远。
写作也一样。2013年春节,农历大年初一那一天,一个念头跳进了我的脑海——每天早晨第一时间发一句话,名之曰“早安寄语”。于是,“早安寄语”就盛装出发了。
就像自己当初给自己的目标:只管出发,没有停止。
2018年1月20日,我发的早安寄语是:能让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成功的动力,无非两个词语:一个是热爱,一个是坚持。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想。
为了写作,我大量阅读。我经常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提醒自己:“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不吃草,哪里来的奶呢?
我工作之余的许多闲暇时间,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我读书,是为了写作;我写作,是为了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可以很诗意很惬意。在写作里,我的心灵被细细的过滤,我的思想被浸泡净化。“看透繁华处,不如一纸书。”那份散淡和宁静,也许只有复旦美女教师陈果的一句话可以表达: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我的写作,必须感谢自己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大量的摘抄。这么多年来,我抄录的东西,笔记本在书房里堆成了很高的一摞儿。每每写东西有需要查阅的时候,我就会凭着记忆,去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笔记本里查找。那种时候,我就常常想起汪曾祺老先生叮嘱的一句话:
“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深厚,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我对写作的热爱,体现在自己的摘抄上。在这里,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自己摘抄的最典型的几个东西说给大家。
1996年6月,我在《当代》上看到了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我当时被深深的迷住了。我读了两遍,还不解馋。最终,我决定把这篇小说一字一句地摘抄下来。——我用了半个月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把它原原本本的抄了下来。
我发现:阅读,和摘抄还是有较大的一段距离。那是我的深切感受。从此,我对抄书有了别样的依赖,真的,我没有用错词语,是“依赖”上了抄书。
2010年开始,我在学校的“校园十佳”颁奖活动里,担任颁奖词的起草撰写工作。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喜欢写,是一回事儿,但要整一套颁奖词出来,那完全是两个天壤之别的概念。我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急的团团转。最后,没有办法,就凭着自己对唐宋诗词的喜爱,兑弄了一个完全不成样的“颁奖词”。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略微有点讲究的顺口溜,虽然当时同事们还是给了较高的评价。
有些工作一旦落在你的头上,就轻易摆脱不了。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唐僧说让他试试,结果这一试,就再也没有卸下来过。
——撰写颁奖词,成了我工作之外的一个定制工作,一年两次,雷打不动。我也没有想到,我这一接手,就是九年。九年的时间里,我写了十七届颁奖词。
2014年,户县第二届教育“三名工程”颁奖典礼,我被抽调进入颁奖词撰写组。那一次经历对于我的意义和影响,让我认真的告诉自己:把颁奖词当一回事儿来做。
于是,我把目光紧紧地凝聚在颁奖词的钻研上。它需要有漫画家的眼光,还要有过硬的古典文学功底。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砸在地上都要听到响声,说“一字千金”,毫不过分。
为了把颁奖词写好,写得像模像样,我把2002—201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认认真真完完整整地摘抄了一遍。这些我已经朗读默读揣摩了不知多少遍的颁奖词,在一字一句摘抄之后,给我的补益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精妙!——颁奖词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就是在那一刻,我才感觉自己触摸到了颁奖词撰写技巧的门槛儿。
颁奖词给我写作的帮助,一是语言的锤炼:凝练、精准。二是目光的独到:快速抓描写对象最特质的特征。
喜欢是热爱的起步,热爱是喜欢的至境。热爱是一种力量,它会让你投入于一件事情并乐此不疲。
把坚持当作一种习惯
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是执着,一个是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执着和坚持,是我所强调的坚持的双核。
坚持未必会走到成功,但坚持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不强调以成功为目的地的坚持,但我赞成成为习惯的坚持:纯自然的,没有功利性。
其实,坚持并不像别人眼中看到的心里想到的那样辛苦,——只要你把它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我的“早安寄语”,就像起床,洗脸,刷牙,吃饭,上班,是生活节奏的一个环节,融入了我的生活。
我说的坚持,其实就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做一些零碎的记录和搜集。比如一节课上完之后,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可以把本节课的优劣得失回忆一下,用几句话或者几个词语做个简要的概括,或者点评,以利改进完善提高。
我经常鼓励我们年轻教师们要多动笔勤记录,“高一至高三,初一至初三,学生带了一轮又一轮,总得有个比较有个进步吧?”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我刚刚参加工作那一年,一位老师即将退休时,办公桌下面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沓八十多公分高的教案本——老式教案本。很多的封面已经泛黄,里面的纸质也因为受潮而酥软,他每节课整整齐齐的教案笔迹,却是那么清晰干净。语文老师,备课的书写量是很大的,但他写得一丝不苟清清楚楚。
他把一本本教案拿起来,用手抹一下封面,像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样。头上稀疏的几缕头发纤瘦,不时地就会垂下来,他不得不随时用手划拉一下。
“只能当废纸卖了。”他说的有点苍凉,大家一片惋惜。
我说,如果把每节课的心得写下来,三十多年的积累,该是厚厚的几本书了。那就是一笔可贵的教育财富了。
这样说,我希望大家把写作当成日常生活里随时发朋友圈一样,只是把晒吃的和晒照片的内容,换成很别致很有激励性的几句话,同样很轻松呀。但我敢肯定两者的结果会是截然不同的。
——我的“早安寄语”就是这样诞生的。我随时想到的,看到的,读书读到的,我都随手记下来,就ok了。
很多朋友都关心我,“每天早上发一句话,累不累?”
习惯性的东西,哪里会感到累呢?只能是享受。
关于坚持,我想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是: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奇迹,我以为,那只不过是努力和坚持的另一个名字而已。
要方向明确要很努力
沈从文先生在教导汪曾祺写作课的时候,说了两句话。一是“要贴着人物写”。二是写积极的一面,阳光的一面。不要揪着社会的阴暗面狠狠的揭露,以为自己就是真的勇士。一个人,在自己羽翼未丰的时候,很多看法和认识往往是有失偏颇的,语言的技巧和逻辑也还不够严密,是没有多大力量的。
写作,还是要以发现生活中的美,歌颂生活中的美为主流。不要把自己放在生活的对立面,而是要融入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一点,作家余华的感触很深。他说,他最初跟生活的关系很紧张,他总是站在生活的对立面,严苛地审视生活。可是后来他变了,他走进了生活,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所以,《活着》就火了。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写作,也是需要很好的眼力的。
其次,把写作当做消遣,就像喝茶,就像散步。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更不要为了获奖而写作。不要把写作当作任务,或者苦差事,那一定是写不好的。写作要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有感觉了就写,那一定很顺很真。
写作要有灵感。关于灵感,余华说,“灵感不是出租车,不是站在大街上等待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他的意思是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注意搜集,灵感也青睐勤快人。
要给自己找动笔写的由头。俗话说,干什么操心什么。当你每天打算要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眼睛就会随时随处注意观察,脑子里就会时时刻刻思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写作也是这个道理。我有深刻的体会。
我的父亲一生盖了五次房子,每一次房子都是先用半年多的时间一砖一瓦地积累,一根木料一颗铆钉地拾掇。我家的房子,都不是十天半个月盖成的,所以我更懂积蓄能量的重要性。
最近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人生最羡慕的,是丰富的经历。那么,这些经历如果能被我们记录下来,不就成了一生最珍贵的财富了吗?
功夫在平时。这句话说得很好。写作的功夫也是平时一些零碎的时间练成的。
写作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对于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可以具体分一下几点来逐一阐述:
关于语言:语言要多锤炼,建议多读中国古典名著,学习语言的准确性和凝炼性。《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元曲作品,都是很好的范例。一首诗,28个字或者20个字,就可以写出我们需要用一篇文章才能表达清楚的东西,那就是最好的语言模板。
语言要干净利落。那些婆婆妈妈的语言,一定很难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能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俏皮话可以有,但不可以太多。就好像一个人可以偶尔幽默一下,但句句话都在幽默,那一定是脑壳有问题或者大脑神经出了问题,会被人家骂作是痴呆症。
语言要有温度富有人情味,要能拉近跟读者的距离,平易近人,让人读文章如跟你谈话一样舒畅。冷冰冰的语言,跟冷冰冰的面孔一样,大家都不喜欢。语言上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文章,怎么可以被读者喜爱呢?
对话是语言的一部分。沈从文先生说,对话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这个观点我很赞成。对话真的不宜多,对话也很难写。你一定要让一个农民说出来的话符合农民的身份,一个教师说出来的话符合教师身份,一个官员说出来的话符合官员的身份,一个流氓的话一听就很无赖。
另外还有一点,托尔斯泰说,“人是不能用格言交流的。”一个全用格言的交流,我们听起来都浑身起鸡皮疙瘩。这句话提示我们,语言里可以有哲理性的语言,或者谚语,但最好不要太多,更不要在对话中多次出现。文革中那些口号式的语言或者语录,其实读者是觉着很好笑的,跟看顺口溜一样,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拿一篇满是格言的文章来读,会不会笑得岔过气儿呢?
好的语言会成就你,差的语言可能会毁掉你。语言即风格,足见语言的重要性。对话要多用短句子,哪怕一个字也可以。汪曾祺说,“你看一篇小说,要测定一个作家文化素养的高低,首先是要看他的语言怎么样,他在语言上是不是让人感觉到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他还说,“语言不好,小说必然不好。”所以,语言是写作者的面子工程。可以学一学老舍、赵树理、沈从文和汪曾祺他们的语言。
要注意地方语言。地方语言很有自己的特色,有一种不同的地区风味。汪曾祺就曾说过,“普通话”是语言的最大公约数,是没有性格的。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所以,要在你的语言里渗透一些很别致的地方语言,就像做饭加入了更多的佐料,饭菜就更香了。比如老舍的京腔味儿,比如沈从文的空灵味儿,比如汪曾祺的家常味儿。
关于内容 有事儿说事儿,要有份量。给人读了,要么有知识性,要么有教育意义,要么有启迪意义,要么有趣味性。不要写那种很水很乏味的东西。
要说真话,要写有感情的东西,真情实感是最能打动人的。巴金说,“我之所以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我们很熟悉的作品,它的语言特色就是质朴,文章的取胜之处在于父子之间那份真挚的感情。情真则意切,无需渲染也会感人至深。余华先生的《活着》,其实也是凭着主人公福贵命运的起起伏伏,以及各种各样的灾难都降临在他头上,可以说,余华先生是利用了读者对于福贵的痛恨到悲鸣的情感转移为吸引力的。沈从文先生曾经与林斤澜先生探讨如何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农民的命运,林斤澜说:皮实。我觉得林斤澜这个词语用的精准,还那么简练。
文章让人家读了,要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最起码不要让人觉得空洞乏味,浪费了时间。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所以,写作不是小事情,跟医生治病一样,是关乎别人时间乃至生命的事情。
关于细节 细节就像文章里的工笔画,小处见精致。比如鲁迅先生在写孔乙己的时候,对于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方式就行了细致描写。“……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是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儿,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在孔乙己的几次出场中,最后这一次是最吸引人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作者的细节描写。
同样,《背影》里,父亲爬上阳台买橘子的情景。“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就是这些细节描写,达到了“于是,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的感人效果。
勤于练笔 要多找机会练笔。写游记是很好的练笔方法,同时也是很好的扩充生物地理知识的好方法。能把景物写活写得让人很向往,那真是一种硬功夫。著名作家张炜是搞地质勘探工作的,他的很多作品,其实就是他的工作日记。
在游记文章里,欧阳修的《岳阳楼记》,就是个很好的范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八个字,把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动态给写透了。《小石潭记》和《游褒禅山记》等等名篇,也都是我们很好的学习范例。
一切景语皆情语。能把景物写活的,一定能把人物写活。因为这必须要观察能力到位,知识储备到位,一定是内功高深的写作者。
学会转换 这是一种很高深的功夫,就是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另辟蹊径。怎么办呢?要学会穿越,时空穿越,古今穿越。
《诗经·周南·卷耳》是一篇很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技巧的诗歌。它是一篇妻子思念远出征战的丈夫的情歌。
诗歌写一个女子挎着一个浅竹筐去採卷耳菜。採了半天,也没有装满竹筐,很多菜都掉在了地上,那是因为她的心思没在卷耳上,而是随着丈夫飞向了远方。然后,女子干脆把竹筐放下来,站在山坡上向着丈夫远去的大路张望,希望能惊喜的看到丈夫归来的身影。思念写到这里,仿佛是到了尽头,还怎么写才能更到位呢?
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了远方正在行军的丈夫,马匹困倦踉跄,疲惫不堪。丈夫也是又累又饿又彷徨,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家中的妻子。两地思念,神奇对接。女子与丈夫相互的思念,在作者笔下怦然巧遇,“我的思念敲好遇到了你的思念。”我们不得不称服作者思维的精巧妙致。
写作也像几何里面的证明题,可以从条件到结论,也可以从结论向条件方向倒推。或者,两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正面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从侧面入手。这边写不下去的时候,就绕到另一端写,然后让它们无缝对接。
关于标题 标题要凝练要形象,尽量用短句子。沈从文先生的文章,标题喜欢用两个字,比如《边城》,《丈夫》,《潇潇》。他的文章里,人物也喜欢用两个字,而且是叠字,很别致,很有特色。比如,翠翠,潇潇。我的一位朋友被评为“最美乡村医生”,他的材料要我来写。他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随叫随到,病人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会在路上指导家人该怎么做,以免病情加重过快。所以,文章的标题就取为《农民兄弟的120》,这个标题就很贴切,让人急于知道他和120急救车有什么不同。
关于抒情 关于抒情,有句话说的很清楚:抒情就像菜里的味精一样,不能多放。
抒情,是情非得已的事情。就像喷泉,压力不到的时候是无法喷射的,更不会形成奇观。
抒情,在早先的一些政治抒情诗里很多,一般性的写作,感情都是含蓄的流淌在字里行间的。不抒情,却情感四溢。
抒情要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做作出来的抒情,只能让读者感到虚伪呕吐,会适得其反。就像舞台上的歌者,总在挥舞双手跟观众要掌声一样,让人恶心反胃。
要多阅读 阅读是汲取养分补充能量,它是支撑写作的营养源。正像我前面所举的例子,写作是挤奶的话,那么阅读就是吃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阅读对于我们,就像大树把根扎在泥土里,要使劲儿往最深处延伸,才可以吸收到多方养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关于读书,富兰克林也有过精辟的论述,“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因此,我建议大家多去图书馆,常跟书籍做朋友。
关于结尾 关于文章的结尾,汤显祖的观点很值得借鉴。他说结尾不外乎两种:一种叫作“煞尾”,一种叫作“度尾”。“煞尾”就好像“骏马收缰,寸步不离”。咔!就截住了。“度尾”就好像“画舫笙歌,从远处来,过近处,又向远出去。”
汪曾祺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章结尾处理时,说自己是“刻意而为的随便。”这跟他写作的内容有很大关系。他写自己在张家口下放时候的农村生活,夜里看水,喷农药,剪树枝等等等等,这些枯燥乏味的农活,都被他写的娓娓道来,那就像在唠嗑,他说的很随便,大家听的很有味儿,结果他随随便便就结尾了,给人一种余味未尽的感觉。我觉得,他口里的“随便”,其实是一种诱惑,让读者过后不停地回味,咂摸。这应该很精妙的结尾办法。
仔细观察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前提,不观察写不深写不真,甚至可能会出现胡写瞎编,糊弄人,那就是在犯罪。
汪曾祺先生在被下放到张家口的那些日子里,人家安排他画马铃薯插图,所以他就细致观察马铃薯。“要我把马铃薯画不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观察的太到位太深刻细致了,所以就可以随手拈来娓娓而谈。
没有观察,最好不要动笔,不要搞出笑话让人家骂你。
对于写作,我能谈到的就是这些体会。写作是我的爱好之一。有人曾经问我爱好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我的回答是:“工作是为了生存,爱好是为了生活。”
在我认识的很多同仁里,他们不但教学工作搞得成绩优异,写作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里一定要提到甘肃省固原五中高中语文老师高丽君,她的散文写作,在全国文学奖里获得了很有份量的大奖。她给了我很大动力。
最后,还是要用一句话来做个结束:
“成功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属于一直在跑的人。写作就是一场慢跑,要不停地跑,才能尝到真正的味道。”
对于写作,我希望它成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陪伴。我不希望大家成为跑的最快的人,但我希望大家都成为一直在跑的人。愿写作,伴着我们在教育路上坚定远行。
(作者简介:陈启, 教师,供职于西安惠安中学。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吃麦饭》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个人今日头条“西安陈启老师”,个人微博号“正能量的西安陈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