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生命体验的侵入式破坏,很可能导致孩子自我空间感破灭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把大脑异常的孩子,简单地交给精神药物,并以完全依赖药物的心态医治患病的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行,还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草率地对待生命体的方式。
表面看,父母在积极医治,花费金钱和时间用在孩子身上。实际上,却很可能在做无用功。
因为,精神、心理这种无形的地方出了问题,用化学合成药物是无法医治的。病因的产生,往往来自病人所存在的环境,来自他/她的生活方式、体验感受、内心活动以及外界的刺激。这些隐形却日日裹挟病患的东西,才是身为父母和主治医生应该去反省和研究的。
所以,除非孩子的大脑受到刺激,导致其言行完全无法自主,失去了正常人的一切行为和语言方式,否则,父母就应该在药物为辅,改善环境和自身启发为主的方式,持续改善孩子的存在感和生存状态。
这种改善,不但包括遵守医嘱的药物治疗,更要从心灵启发、情感浸润、言语交流、行为引导、环境布置等从内到外各个方面去尽心更努力和调试。医生只能给父母诊断结果,而父母才是那个既引发问题,又要为此承担责任,努力救助孩子脱离苦海的第一责任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领域对人类疾病模式的表述和归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已经由原来的,纯粹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而这一转变则意味着人们在面对疾病时,会以更为客观、广博的角度来审视和追查病症发生的原因,并倾向于认为疾病的产生和发生,往往并不是一种单一因素在起作用。
是否患病,或者患何种疾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患日常的生活、精神和躯体状况,且这一切,又和他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家庭条件密切相关。
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其致病原因需要综合多种因素的作用。譬如在未成年人、年轻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抑郁症,也与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有关。

环境和空间对人精神与心理上的影响

曾经有这样一个心理学试验。
心理学家们来到一个公共阅览室,这个公共阅览室非常空旷。当发现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参与试验的一名心理学家就进入其中,并紧紧挨着这名读者,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在多达80次的实验中,无形中参与了试验的80个读者,行为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当空旷的阅览室里只有阅读者自己,或只有1到2个人时,没有任何一个被测试者能忍受扮演陌生人的心理学家在紧挨自己的座位旁边坐下。
因为不知道是在做实验,所以,当心理学家不坐那些空旷的地方,反而紧紧挨着读者并坐在他们身边后,他们中的所有人都很快就起身,自己默默地走到远离心理学家的别处坐下。甚至于有人干脆明确地询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关于空间的心理实验,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中,公共场合时,人与人之间始终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则是指,任何一个人,在自己周围都有一个仅供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
这个自我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或屏障一样,为个体“占据”了固定的“个人领域”。一旦陌生人闯入这个自我空间,让个体感觉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他人随意触犯后,个体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失去了安全,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对方对自我空间的无视、额外冒犯而恼怒起来。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人际关系交往,以及各自所处的情境,往往决定着人的自我空间范围。比如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乎无间隔,约15厘米之内。
这种距离下,彼此之间可能肌肤相触,能相互能感受到他人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这种近距离或促膝谈心,往往体现的是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陌生之间,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不仅取决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还受到个人性格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能接受他人靠近自己。这说明他们的自我空间比较小对外扩容程度大。
而性格内向、自守的人一来不愿主动接近别人,二来非常喜欢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且对靠近自己的人十分敏感,因为这会使得他们感到自我空间受到侵占,很容易就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

父母对孩子生命体验的侵入式破坏

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照顾孩子,抚养他已经用尽所有力气,为什么孩子还会出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疾病。事实上,这样问的父母自己仍然处于自我认知的盲区。
照顾和抚养孩子,的确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当孩子脱离了奶瓶、父母的怀抱,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之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重心,就应该放在于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兴趣,以及双方的心理交流和精神交流等层面上。
因为在孩子身体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一个个体生命在感知社会和外界中,自然产生的疑惑。同时,尽管他们依然年幼,但他们已经能够看懂父母的一些言行,并能够感觉到父母某些言行对自己的伤害和侵犯。
这种伤害感,以及私人空间被毫不尊严地剥夺和侵入的羞耻感,让他们在精神上备受打击,心理上也承受着种种压力。
鉴于这种压力和痛苦来源于自己最为亲密和信任的父母,在感到自己仍然需要依附于自己的父母才能生存的隐约恐惧感之下,孩子们往往会以强行压抑自己的方式,试图化解和排除掉这些压力。
但是尽管自己努力化解,无奈自己的父母却一再以不知情的方式重复伤害,久而久之,孩子稚嫩的心理最终塌陷而崩溃,就形成为人们肉眼可见和被判断的抑郁症、精神分裂。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Pengu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