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到底应该怎么当?你得学会十六个绝招!否则迟早垮台!

丹阳按:懂得以下十六个原则,等于保住了作为领导的基本盘。

1

正职四不
总揽不独揽,宏观不主观,决断不武断,放手不撒手
1、总揽不独揽。一把手什么都可以管(总揽),也什么都可以不管(不独揽);一把手可以不做事情,但是一定有一项权利,就是知情权,如此才能通观全局,并且不被日常繁杂琐碎小事所牵绊。所谓领导,就是通过他人努力工作并最终实现组织成果的人,所以领导更大的职责是激励人心与方向的引领。
2、宏观不主观。领导人要想带领团队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紧盯市场(客户),以市场为导向,以创造客户价值为中心,以实事求为依据(宏观不主观),唯有如此,领导人才能做出理性客观的决断;另一只眼睛紧盯团队(员工),领导人的绩效不在于自身的贡献,而在于下属能否把领导人的决策、价值观、思想、智慧等才能运用到工作中去,并最终取得工作的成果。
3、决断不武断。领导要有决断力,但决断和武断只在一字之差,又如何来分辨?决断除了外部环境的理性客观判断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标准,就是“人心”,决断不是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认同,但一定是得到大多数人核心骨干的认同与拥护,反之没有得到大多数核心骨干认同与拥护的决策,就叫“武断”。
4、放手不撒手。正职不放手,不授权,你的成就很难超越你的能力范围之外,反之如果只授权不监督,组织就很容易失去控制,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闯,难以驾驭。

2

副职四不
献策不决策,到位不越位,超前不抢前,出力不出名
1、献策不决策。副职就是领导的左右手,副职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献策不决策,正如晏子春秋中所讲:“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已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为副职其主要的职责就是辅助和支持。
2、到位不越位。对副职来说,到位不越位,这个度很难把握,过与不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工作尽心尽力是好事,但不要超越自己的身份,身份之外的表现(职责、名、利等)就叫“越位”。
3、超前不抢前。作为领导的左右手,要时刻想到领导的前面,做到领导的前面,时刻替领导操心,这叫超前,但是如果想到、做到领导的前面是为表现自己的优秀,这叫做“抢前”,做工作也是一样,超前是时刻替领导分忧,抢前就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4、出力不出名。作为副职,上级的就是你最大的客户,做过销售的人都知道,让客户赢得面子,让自己赢得里子。副职更不要和正职抢功、抢名,因为一把手就是整个组织形象的代言人,副职时刻牢记:荣誉永远是领导的,责任永远是自己的,这样你才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与青睐。

3

平级四不
理解不误解,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交心不多心
1、理解不误解。平级沟通是最难的,难在我们都是同一级别,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职位,也就没有强制权。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人与人之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理解,而不理解的根源就是相互猜疑,有矛盾了你不找我,我也不主动找你,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这样只会使矛盾与误解越来越难以调和,所以,平级之间协同合作的关键就在于“真诚主动”的沟通,而不是彼此的回避问题。
2、补台不拆台。平级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支撑。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但作为平级之间要彼此相互补台,而不是相互拆台,因为彼此之间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就不要再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3、分工不分家。企业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有所分工,高层着眼于未来,说的永远是我们将来会怎么样;中层着眼于现在,关注如何将任务、目标执行到位;员工着眼于过去,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完成现行的工作。平级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企业是一个整体,眼光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岗位职责与本部门,要能从组织的整体利益出发,如此你才能看的走的更远。
4、交心不多心。这句话可以从正面理解。“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害怕的就是多心,相互猜疑,再加上自己的毫无根据的想象,就容易彼此之间产生隔阂。朋友要像酒一样,越陈越有味道,这样才是赢得他人支持和信任的核心之所在。
从反面解读也可以。所谓的“不多心”,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
就像司马懿应对曹真、曹休一样。你得始终给大众这样一种感觉:是别人在怀疑我,是别人在整我!而我甘之如饴!
有一件事你要明白,集团大佬能把一个人提携为白领,并且让他成为你的同事,一定对他知之甚详。启用他,必然有某种目的。这种目的可能是光明的,也可能是阴损的。
你的“多心”只能让集团大佬感觉你不好摆弄,不好操控,不好驯服。
相反,你若对一切奸诈狡猾的平级在公开场合都抛以“真诚”,茫然无措的反而是对方。
试想你如果是集团大佬,一个下属总在你面前“恶意的”、“多心的”评价同事,另一个却总“真诚友善”、“发自肺腑”的夸赞同事,你会喜欢谁?!
实在不明白,就去看看《史记》,公孙弘对付汲黯的套路。
面对对手的犀利攻讦,公孙弘恰恰以自己的“不多心”,征服了汉武帝的内心。
相形之下,正直敢言的“汲黯”已经被反衬成小人。(详见下文)
同事跟领导说你坏话,给你造谣,怎么解局?你得用这三招!)

4

用人四不
用人不责人,管事不多事,讲话不多话,严格不严厉
1、用人不责人。这里的“责”,指的是求全责备。古语说:“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历朝历代残酷的政治斗争证明,对属下求全责备,要求他们在人品上无可挑剔,要求他们在性格上毫无瑕疵,要求他们在立场上忠诚无比,大多数是痴人说梦、缘木求鱼!
你这种求全责备,只会逼迫下属更加装X。
聪明的领导人,懂得把握三种力量来驾驭下属:
一是确保自己调集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永远比下属多。(此谓之“”)
二是确保自己的手段和计谋比下属高明。(此谓之“”)
三是确保自己设计的规章制度可以劝善罚恶、废庸立贤。(此谓之“”)
现在的某些领导,不是想着在势、术、法三个字上下功夫,而是这样订立标准:谁跟我阿谀奉承我就用谁,谁跟我卑躬屈膝我就用谁,谁跟我甘辞厚礼我就用谁,谁跟我沾亲带故我就用谁!
如此一来,你便团结了一帮市侩、禄蠢、犬儒、草包!
你的团队能打过谁呢?!
而将来一旦临难,他们又纷纷弃主而逃,改换门庭,你又落下什么了?!
所以领导选才,一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为基准,而要以自己整个团队的政治需要为基准!
不能天天这个我看着不行,那个我不喜欢,重要的是要有识人之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的本领,而非用一些服服帖帖而毫无作为、毫无事业心的心腹员工,是人才一般都有一点自己的个性,用不用的好要看领导人能不能看得见(特长)、容得下(脾气)、才能用的上(创造价值)。领导人在用人方面,要时刻问自己对的问题,不要问自己喜欢不喜欢,而应该时刻问自己需要不需要。

三国时期的曹操,他手下有十二类人才。各自都有极大的性格缺陷和价值观问题。然而,曹操就是凭借着知人善任的本事把他们每个人都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又不断通过势、术、法策动和要求他们,从而实现了自己集团的利益最大化。

详见下文:

没有无用的员工,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看曹操怎么用人!
2、管事不多事。领导人管事不多事,对于人才管理者不能不管,也不能什么都管,管的目的是驾驭全局,不管的目的是不要过多的干扰下属的工作,更不要为下属的任务设置人为的障碍。
三国时的哲学家刘邵在他写的《人物志》中说:“下属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领导则是以无味调和五味。下属们以自己能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领导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领导以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为有才能。下属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领导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管好四件事就够了:
一是暗中查找员工的错误和把柄,以便关键时刻挟制其进退;
二是正确利用赏罚;
三是根据属下的言论和方案来责求他干出业绩;
四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这都是务本之策。舍弃这些去管别的,只能越管越糟。
3、讲话不多话。古语说:“虚静无事,以暗见疵。”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领导人说话是一种艺术,不懂时,不要乱说;懂得时,不要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不要说。作为领导人,更应该多听听下属的声音,群众的声音,甚至其他利益集团的声音!倾听不但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信息收集的主要来源,有助于领导人理性客观的决策。
4、严格不严厉。严格是员工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做事,严厉则是对下属过于苛刻的一种态度,我经常讲作为领导人一定是做事要认真,做人不计较,有这样的胸怀,领导人才能得人心、行仁政,得正果。
圣贤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只有宽严相济、恩威并重,才能让属下对你又敬又怕,从而真正的心悦诚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