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八十六首《秋闺思二首》(张仲素)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秋闺思二首
【中唐·张仲素·七言绝句】
拼音版
[作品介绍]
《秋闺思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张仲素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都是抒发思妇情怀的。第一首诗,诗人以深情而洗练的笔墨,表现了闺中思妇的幽怨;第二首诗,诗人用委婉的笔法,写出了思妇的忧虑和怨嗟。两首诗都写得回环曲折,深婉动人。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张仲素
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闺思》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已是黄昏时分了。斜阳掩映碧窗,光色是那么的深暗幽微,仿佛不是透出亮色,而是着意渲染着凄冷寂寞的氛围感。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寒蝉凄凄切切地响起,此刻听来声声都是愁了。试想,秋日薄暮,且又秋虫悲鸣,独居室内的女主人公如何承受得住?难免要泪水簌簌湿衣袖了。“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螿泪湿衣。”“寒螿”点“秋”,“碧窗”点“闺”。初看,是颇有情致的悲秋之思。倘结合三、四句中的“关塞”、“金微”诸意象再看,便知是感念征夫的深闺之思了。从黄昏写起,是暗示整整一天都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中。只是到了黄昏更为强烈和敏感,触景皆愁“泪湿衣”,无时不哀伤了。
如此痛苦却又无可排遣,退一步想,好在夜晚来临,日思不得,夜梦总会带来些许抚慰的。果然,日思之切遂导致夜梦之真:“梦里分明见关塞”,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这不就是丈夫戍边的关塞么?一瞬间,久久郁积的痛苦都变为无法抑制的欢乐和冲动。可惊喜之余,记得丈夫说驻守在金微,她急切切地走着,寻觅着,可到头来终是茫然:“不知何路向金微。”金微,即今阿尔泰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当时边塞要地。她到底是彷徨绝望地困于梦境呢,还是惊醒过来,愈加空虚悲惊呢?诗歌却戞然而止,将这一切诉诸读者的想象。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女主人公的梦是白做了,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可怜的安慰,反倒增添了烦恼和遗憾。
首句的“碧窗斜日”一作“碧窗斜月”,或以为后者为佳,遂将全诗理解为倒装结构,以为一、二句是前置了的梦醒之境。这样虽讲得通,层次却浅了。张仲素写闺思,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和盘端出,玲珑剔透,而是曲曲折折写出,艺术表现更为精细和讲究。此诗即是典型一例。初写黄昏之悲点示白日绵长的思念,这是第一层;日思不得,又求助之夜梦,这又转折,进了一层;似遂所愿,却不知去丈夫身边的道路,即此相思在梦中也是难以了却的,这是神来之笔,是前人未能写出的更深一层次的境界。以此说来,我觉得还是“碧窗斜日”为佳。
张仲素
秋天一夜净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和前首一样,此诗也是用曲折之笔来抒写闺中思妇难以排遣的相思情怀的。只不过前者是从白日写到黑夜,后者却是从黑夜写到白日。
“秋天一夜净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一、二句写思妇彻夜失眠。对于心绪娴静平和者说来,秋高气爽,夜空净朗,只会增添赏玩的雅兴。但结合诗题及第三句,便知这位思妇此刻却只有空虚寂寥的感觉和印象。辗转反侧难入眠,只能眼巴巴望着窗外夜空出神。倘有云彩,还可遮蔽那照在关塞又照在闺中的明月,减轻相思之念;还可以在云彩的拟物想象中转移心思,进入暂时忘情的地步。谁知却是“秋天一夜净无云”,只有在寂寞难耐的相思中熬渡了。一直到黎明,没有鸡啼或远远近近的高声说话来打断或冲淡她的思念,而是断断续续的自北而南的大雁之声更搅愁肠。北雁南归,戍北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古人以雁捎书,而此刻却没有只字来抚慰她这彻夜的失眠。
雁过知秋寒。思妇的深情只能化为遥遥的体贴,她准备寄去征衣,也算是自己的情意到了丈夫身边。谁知“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消息传来,丈夫所在部队本驻居延城(在今甘肃额济纳旗东南),可现在又转移驻地,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这对女主人公的打击是不难想见的。夜晚苦熬,好容易待到白天,可以捎衣寄信了,对方却不知去处。不仅物件难以送达,书信难以传递,就是思念,一时也没有个具体着落了。诗人拐弯抹角地扫描思妇心情意绪,层层卷起波澜,曲折之笔,于此可见。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唐人集中多咏征夫思夫,宋以后顿稀,殆意境为前人说尽也。”张仲素的诗便是确凿的例子。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这是唐朝时期的诗人张仲素题下的一首闺怨诗。诗人刻画细腻、风格委婉细致,极尽哀婉,十分动人,尤其是在闺怨诗的创作上,诗人的造诣是很高的,也取得了颇高的成就,创作出了很多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闺怨诗。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基本上基调都显得很低沉悲伤,耐人寻味。而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在盛唐时期,虽然朝廷也是对外征战不断,但整体基调是雄浑开阔的,高亢激昂的,格调慷慨积极。
而到了中唐时期,当时边关一带战乱不断,形势严峻,因为长期的艰苦作战,将士们与百姓都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见识到了杀戮的残酷,很多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与杀戮的反对态度,这也是因为很多诗人都是忧国忧民且悲天悯人的,比如当时的大诗人杜甫、诗仙李白,都有过这样的作品,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穷兵黩武,造成边关久战不歇,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当然,也有很多的诗人着重描述当时思妇们的幽怨与悲苦,通过描写思妇们心中的怀念、担忧与哀伤之情,进一步反映出了战争所带来的惨烈后果。战争所带来的是杀戮,也是妻离子散与家庭的悲剧。一方面,无数的征战将士离开家乡,他们要承受深沉的思乡怀亲之情,也要忍耐边关之地恶劣的生活环境与艰苦的作战生活,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另一方面,战争会让无数家庭分崩离析,思妇苦不堪言,既深深地思念且担忧着远在边关的丈夫,当丈夫埋骨边关的时候,面对噩耗,她们也必须承受着沉痛与悲愁。
“秋天一夜静无云”当中,诗人首先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其实这是诗人很常见的写法,在诗人的众多闺怨诗当中,开篇基本上都是写景,通过刻画自然环境来烘托凄凉清冷的氛围,奠定全诗哀婉悲伤的情感基调。“秋天一夜”点明时间与季节,正是萧瑟的秋天夜晚,“静无云”描写的是这名思妇所见到的画面,暗示了这名女子因为愁苦的心绪一夜未眠。在萧瑟清冷的深秋夜晚,她独自一人难以入眠,只能抬头看着夜空,夜空当中一片沉寂,万里如云,渲染了当时清旷且孤寂的氛围。
“断续鸿声到晓闻”当中,“到晓”暗示了这名女子的一夜未眠,因为思念与担忧,因为愁苦与哀伤,她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一直熬到了天亮。除此之外,该句当中,诗人运用了“孤雁”这一意象,“孤雁”在古诗词当中是很常见且普遍的意象,大雁是传递书信的信使,被赋予了思念与感伤的含义。这名女子一夜未眠,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她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孤雁声音,声音凄厉无比。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两句承接上句,当女子听到哀戚的孤雁叫声时,她所想到的是将征衣寄送给远在边关的丈夫,她原本想将征衣寄到边关的居延城,可是随即她又想到,如今的边关一带很不安宁,听说居延城又要移军了。将士们移军,那就不知道又要移到什么地方去了,想要寄送征衣却连寄望哪里都不知道。这让一夜未眠的思妇越发的愁苦悲伤起来。而这种情形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边关一带战乱不断,将士们环境恶劣,时时移军,而远在万里之外的思妇们,同样也是担忧不已。全诗语言委婉含蓄,极尽哀愁。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