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八十六首《秋闺思二首》(张仲素)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秋闺思二首

【中唐·张仲素·七言绝句

其一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其二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拼音版

其一
bì chuāng xié yuè ǎi shēn huī,chóu tīng hán jiāng lèi shī yī。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mèng lǐ fēn míng jiàn guān sài,bù zhī hé lù xiàng jīn wēi。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其二
qiū tiān yī yè jìng wú yún,duàn xù hóng shēng dào xiǎo wén。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yù jì zhēng yī wèn xiāo xī,jū yán chéng wài yòu yí jūn。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作品介绍]

《秋闺思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张仲素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都是抒发思妇情怀的。第一首诗,诗人以深情而洗练的笔墨,表现了闺中思妇的幽怨;第二首诗,诗人用委婉的笔法,写出了思妇的忧虑和怨嗟。两首诗都写得回环曲折,深婉动人。

[注释]

⑴碧窗:绿色的纱窗。“碧纱窗”的省称。唐李白《寄远》诗之八:“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斜月:一作“斜日”。
⑵寒螀(jiāng):寒蝉。螀,蝉类。汉王充《论衡·变动》:“是故夏末蜻蛚鸣,寒螀啼,感阴气也。”《尔雅·释虫》“蜺寒蜩” 晋郭璞注:“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
⑶关塞: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⑷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贞观年间,以铁勒卜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南朝陈沈炯《赋得边马有归心》:“连镳度蒲海,束舌下金微。”
⑸秋天:秋日的天空。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于唐虞,言义高于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⑹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唐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⑺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
⑻居延城:即居延塞,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移军:军队调动。唐韩愈《顺宗实录四》:“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

  [译文]

其一
夜晚斜月笼罩碧窗光色正凄迷,听着寒蝉悲鸣心里发愁泪沾衣。
梦里清晰见到亲人戍守的边塞,醒来时却不知哪条路通向金微。
其二
秋天的夜空一片寂静不见浮云,断断续续的大雁声天亮尚可闻。
想要给亲人寄征衣向人问消息,听说居延城外又开始调动大军。

  [作者介绍]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语言上十分清婉爽洁,悠远飘逸,少有庸作;题材上以写征人思妇的居多,也有描写宫乐春旅的作品。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全唐诗》录其诗三十九首。
赏析

壹/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这组诗就是这类作品。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诗中的主人公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立刻想到:快,去找金微山。金微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不知寄到哪儿去。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今新疆),不曾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从风格方面来看,盛唐气象,往往贵在雄浑,一气呵成。而中晚唐作品则讲究用意用笔的曲折,以耐人寻味见长。像这二首中,“梦里”句是一折,“不知”,又是一折,如此回环曲折,方将思妇的心情极细致地表达出来。“居延城外”句亦是曲折的写法,如此一转,便加深了主题,丰富了内涵。

名家点评

胡应麟《诗薮》:张仲素《秋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皆方龙标不甚远。
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道破深意,温柔敦厚,不怨不怒,深得风人之体。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敖英曰:王少伯《闺怨》、张潮《江南行》、王驾《古意》、张仲素《秋闺思》,皆温柔敦厚,不怨不怒,深得风人之体。
邢昉《《唐风定》:晚唐绝句愈工愈浅。近此独空,淡有远神。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诗缱绻有情,含思婉至。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二诗咏秋闺忆远,皆以曲折之笔写之。第一首静夜怀人,形诸梦寐,常语也。诗乃言关塞历历,已见梦中,迨欲身赴郎边,出门茫茫,何处是金微之路,则入梦徒然耳。第二首言欲寄相思。但凭尺素,亦常语也。诗乃言秋夜闻雁声,感雁足寄书之事,方欲裁笺,而消息传来,本住居延,又移军他去,寄书不达,情益难堪矣。唐人集中多咏征夫思妇,宋以后颇稀,殆意境为前人说尽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两诗首二句皆写秋,三四句皆写闺情。
其一
杨慎《升庵诗话》:即《卷耳》诗后章之意也。
凌宏宪《唐诗广选》:胡元瑞曰:此诗与下首结语,皆去龙标不远。
黄叔灿《唐诗笺注》:言有梦尚不得到,用意更深一层。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翻用“梦中不识路”句,愈形金微之远(末二句下)。
吴瑞荣《唐诗笺要》:晚唐绝句,愈工愈浅近,此诗独空澹有远神。
其二
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唐汝询曰:秋色感人而音息终不能达者,以屯戍之无定也。
黄叔灿《唐诗笺注》:戍无定所,消息难凭,感北雁之南征,悲寒衣之莫寄,秋天夜水,闺思情长。有风人之旨,亦太白、少伯之遗。
吴瑞荣《唐诗笺要》:盛唐风骨。“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异曲同情。委曲苦衷,读之如见王少伯,后惟绘之得其遗响。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诗有一字诀,曰厚。偶咏唐人“梦里分明向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欲寄征鸿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便觉深曲存味。今人只说到梦见关塞,托征鸿问消息便了,所以为公共之言,而寡薄不成文也。
佚名

赏析

贰/

张仲素

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闺思》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已是黄昏时分了。斜阳掩映碧窗,光色是那么的深暗幽微,仿佛不是透出亮色,而是着意渲染着凄冷寂寞的氛围感。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寒蝉凄凄切切地响起,此刻听来声声都是愁了。试想,秋日薄暮,且又秋虫悲鸣,独居室内的女主人公如何承受得住?难免要泪水簌簌湿衣袖了。“碧窗斜日霭深晖,愁听寒螿泪湿衣。”“寒螿”点“秋”,“碧窗”点“闺”。初看,是颇有情致的悲秋之思。倘结合三、四句中的“关塞”、“金微”诸意象再看,便知是感念征夫的深闺之思了。从黄昏写起,是暗示整整一天都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中。只是到了黄昏更为强烈和敏感,触景皆愁“泪湿衣”,无时不哀伤了。

如此痛苦却又无可排遣,退一步想,好在夜晚来临,日思不得,夜梦总会带来些许抚慰的。果然,日思之切遂导致夜梦之真:“梦里分明见关塞”,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这不就是丈夫戍边的关塞么?一瞬间,久久郁积的痛苦都变为无法抑制的欢乐和冲动。可惊喜之余,记得丈夫说驻守在金微,她急切切地走着,寻觅着,可到头来终是茫然:“不知何路向金微。”金微,即今阿尔泰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当时边塞要地。她到底是彷徨绝望地困于梦境呢,还是惊醒过来,愈加空虚悲惊呢?诗歌却戞然而止,将这一切诉诸读者的想象。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女主人公的梦是白做了,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可怜的安慰,反倒增添了烦恼和遗憾。

首句的“碧窗斜日”一作“碧窗斜月”,或以为后者为佳,遂将全诗理解为倒装结构,以为一、二句是前置了的梦醒之境。这样虽讲得通,层次却浅了。张仲素写闺思,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和盘端出,玲珑剔透,而是曲曲折折写出,艺术表现更为精细和讲究。此诗即是典型一例。初写黄昏之悲点示白日绵长的思念,这是第一层;日思不得,又求助之夜梦,这又转折,进了一层;似遂所愿,却不知去丈夫身边的道路,即此相思在梦中也是难以了却的,这是神来之笔,是前人未能写出的更深一层次的境界。以此说来,我觉得还是“碧窗斜日”为佳。

佚名
赏析

叁/

张仲素

秋天一夜净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和前首一样,此诗也是用曲折之笔来抒写闺中思妇难以排遣的相思情怀的。只不过前者是从白日写到黑夜,后者却是从黑夜写到白日。

“秋天一夜净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一、二句写思妇彻夜失眠。对于心绪娴静平和者说来,秋高气爽,夜空净朗,只会增添赏玩的雅兴。但结合诗题及第三句,便知这位思妇此刻却只有空虚寂寥的感觉和印象。辗转反侧难入眠,只能眼巴巴望着窗外夜空出神。倘有云彩,还可遮蔽那照在关塞又照在闺中的明月,减轻相思之念;还可以在云彩的拟物想象中转移心思,进入暂时忘情的地步。谁知却是“秋天一夜净无云”,只有在寂寞难耐的相思中熬渡了。一直到黎明,没有鸡啼或远远近近的高声说话来打断或冲淡她的思念,而是断断续续的自北而南的大雁之声更搅愁肠。北雁南归,戍北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古人以雁捎书,而此刻却没有只字来抚慰她这彻夜的失眠。

雁过知秋寒。思妇的深情只能化为遥遥的体贴,她准备寄去征衣,也算是自己的情意到了丈夫身边。谁知“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消息传来,丈夫所在部队本驻居延城(在今甘肃额济纳旗东南),可现在又转移驻地,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这对女主人公的打击是不难想见的。夜晚苦熬,好容易待到白天,可以捎衣寄信了,对方却不知去处。不仅物件难以送达,书信难以传递,就是思念,一时也没有个具体着落了。诗人拐弯抹角地扫描思妇心情意绪,层层卷起波澜,曲折之笔,于此可见。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唐人集中多咏征夫思夫,宋以后顿稀,殆意境为前人说尽也。”张仲素的诗便是确凿的例子。

佚名

赏析

肆/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这是唐朝时期的诗人张仲素题下的一首闺怨诗。诗人刻画细腻、风格委婉细致,极尽哀婉,十分动人,尤其是在闺怨诗的创作上,诗人的造诣是很高的,也取得了颇高的成就,创作出了很多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闺怨诗。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基本上基调都显得很低沉悲伤,耐人寻味。而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有关。在盛唐时期,虽然朝廷也是对外征战不断,但整体基调是雄浑开阔的,高亢激昂的,格调慷慨积极。

而到了中唐时期,当时边关一带战乱不断,形势严峻,因为长期的艰苦作战,将士们与百姓都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见识到了杀戮的残酷,很多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战争与杀戮的反对态度,这也是因为很多诗人都是忧国忧民且悲天悯人的,比如当时的大诗人杜甫、诗仙李白,都有过这样的作品,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穷兵黩武,造成边关久战不歇,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当然,也有很多的诗人着重描述当时思妇们的幽怨与悲苦,通过描写思妇们心中的怀念、担忧与哀伤之情,进一步反映出了战争所带来的惨烈后果。战争所带来的是杀戮,也是妻离子散与家庭的悲剧。一方面,无数的征战将士离开家乡,他们要承受深沉的思乡怀亲之情,也要忍耐边关之地恶劣的生活环境与艰苦的作战生活,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另一方面,战争会让无数家庭分崩离析,思妇苦不堪言,既深深地思念且担忧着远在边关的丈夫,当丈夫埋骨边关的时候,面对噩耗,她们也必须承受着沉痛与悲愁。

“秋天一夜静无云”当中,诗人首先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其实这是诗人很常见的写法,在诗人的众多闺怨诗当中,开篇基本上都是写景,通过刻画自然环境来烘托凄凉清冷的氛围,奠定全诗哀婉悲伤的情感基调。“秋天一夜”点明时间与季节,正是萧瑟的秋天夜晚,“静无云”描写的是这名思妇所见到的画面,暗示了这名女子因为愁苦的心绪一夜未眠。在萧瑟清冷的深秋夜晚,她独自一人难以入眠,只能抬头看着夜空,夜空当中一片沉寂,万里如云,渲染了当时清旷且孤寂的氛围。

“断续鸿声到晓闻”当中,“到晓”暗示了这名女子的一夜未眠,因为思念与担忧,因为愁苦与哀伤,她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一直熬到了天亮。除此之外,该句当中,诗人运用了“孤雁”这一意象,“孤雁”在古诗词当中是很常见且普遍的意象,大雁是传递书信的信使,被赋予了思念与感伤的含义。这名女子一夜未眠,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她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孤雁声音,声音凄厉无比。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两句承接上句,当女子听到哀戚的孤雁叫声时,她所想到的是将征衣寄送给远在边关的丈夫,她原本想将征衣寄到边关的居延城,可是随即她又想到,如今的边关一带很不安宁,听说居延城又要移军了。将士们移军,那就不知道又要移到什么地方去了,想要寄送征衣却连寄望哪里都不知道。这让一夜未眠的思妇越发的愁苦悲伤起来。而这种情形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边关一带战乱不断,将士们环境恶劣,时时移军,而远在万里之外的思妇们,同样也是担忧不已。全诗语言委婉含蓄,极尽哀愁。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