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紫砂泥料分类大全——红泥篇
上次说到紫砂壶紫泥的分类,今天我们来继续讲一下红泥都有哪些种类~~
红泥分类
1.红皮龙
红皮龙又称野山红泥。分布在黄石层下方,矿料红褐色,烧成后变为红色。红皮龙相对石英含量较高,云母杂质多,透气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使用越久越红润。
难度:成品烧制时容易出现跳砂、变形、窑裂;收缩率大,较大的器型难烧成,成品率也低。
特点:周身密布颗粒,有一种粗犷的风格;红润又具有砂感,器身明显呈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流畅,质朴拙雅。
冲茗特性:热淋变色率高,养后愈显红润,易现包浆之美;亲茶性高,香飘气扬,甘韵悠长,为茗壶收藏家的最爱。
2.大红袍
大红袍红艳夺目,气质高雅、寓意鸿运当头,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
泥性:低张力,收缩比几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丽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泥料之一。
难度: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
特点:质感绵密、紧实细緻,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
冲茗特性:使用须先温壶,亲茶性高;泡茗浑厚醇和,柔顺富有口感,被誉为茶客杀手。
3.降坡泥
原矿产于黄龙山二龙桥矿段,正位于“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因採矿而使道路低陷,遂被宜兴陶人呼之降坡泥。
此泥炼制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简直与明清佳泥毫无二样。
泥性: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时略酥,制作时带有泥沙性,烧成温度范围一般。
难度:收缩和变形极大,不易制作,只适合做小品。
特点:原矿因含缎泥、红泥、紫泥等诸多共生矿,陶之后,于深沉之“橙红色”底上,满布五彩斑斓的粗细、深浅之红、黄星斑点。
冲茗特性:以之冲茗茶汤“温顺醇和”、“回甘强劲”,泡养后“包浆”明显,古朴气质迎面扑来。
3.朱泥
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以之冲茗之茶汤明亮活泼、快意果决、易展扬香而聚甘柔甜。
其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穀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
泥性:原矿深埋于嫩泥矿层底部,外观呈咖啡黑色,炼制目数多未140~180。
难度:此泥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也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30%~40%,支撑度差,成品率仅7成,因此多为小品壶。
特点:热淋变色率较大,愈用愈红;泡养一段时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其氧化铁含量较其他泥高。
3.红泥
红泥矿氧化铁含量较高,优者光洁明亮,橙中略见红光,劣者杂乱阴霾,俗不可耐;红泥原矿坚硬似石,呈澹草绿色调,窑温略低,较适制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
泥性:烧成温度偏低,收缩比稍大,干、湿度控制较难,石英、云母含量较丰。
难度:窑温敏感,窑温不足,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稍高,则收缩大、变型、塌陷、铁质溶点较易产生;烧足,呈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特点:热淋变色率较大,愈用愈红;泡养一段时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呈现“包浆”之美。
冲茗特性:逼热高,迅速果决毫无矫饰;泡茶老手之最爱;茶汤明快大方。
百味不是专讲紫砂壶哦~~茶类和器皿类都会慢慢科普到,比如紫砂小科普,瓷器小科普,修复小科普等等。请各位茶友保存好定期来看自己喜欢的内容。下一章百味将继续解析紫砂壶泥料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