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综合运用?——倒计时打卡第10天

再过1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1天

科普文,综合运用? 

——倒计时打卡第10天

【文本阅读】

- - - - - - - - - -

大自然的“好声音”

陈华文

呼啸而过的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打桩声,工厂轰轰的机器声、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当我们渐渐习惯这样的喧嚣时,《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提醒我们:去广袤的大自然寻找寂静,在寂静中倾听大自然的“好声音”。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是一本自然科普书。按理说,这类书是“冷门”,但该书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名登各类榜单。“寂静”的魅力在哪里?笔者认为,不仅因为本书叙事生动,更因为它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何以“静以修身”。

本书第一作者戈登·汉普顿是位声音学家。他在书中忆述:1980年,当时27岁的他有一次躺在玉米地里,“听到一阵阵蟋蟀的唧哩声,就像多重合奏的美妙大合唱,空气里带着潮湿的味道,显示暴风雨即将来临。雨落下之前,雷声先在这片大草原上响起,轰隆隆地自远方翻滚而来,回响不绝:磅礴、深沉、原始,灵魂为之震撼。”他感慨:这么好听的声音,为什么以前没有用心倾听?

一次与大自然“好声音”的偶遇,改变了汉普顿的志向。为了捕捉大自然的“好声音”,他成了一名专业的声音记录师。20多年的录音工作让他更加认识到:即使是人类最美的歌声,也比不上自然界原生态的声音。

但是,大自然的“好声音”只存在于寂静之中;没有“寂静”,便没有天籁。

书中写道,200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天,作者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霍河雨林,在距游客中心约3英里的地方,把一块红颜色的小石头放在一根圆木上,并将这方寸之地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他用这样的行动宣告:保护大自然的寂静,从保护“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开始。

汉普顿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定期监测噪音的入侵,记录噪音入侵的时间、程度及来源,并通过电子邮件联络噪音的制造者,向对方解释保护大自然寂静的重要性,请对方自我约束。随信附上一张CD,里面录有噪音入侵前的自然状态,和噪音入侵后的状态。

在汉普顿持续不懈的努力下,维护大自然的寂静的行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并将寂静纳入环境评价指标。

胜利不是汉普顿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在他之前,“环保之母”雷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同样提出了噪音对环境的破坏。百年前,诺贝尔奖得主、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也不无担忧地说:“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当时的世界,机器正加足马力运转,人口正迅速增长,科赫的警告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00多年来,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声音”,始终缺乏倾听的雅兴。

寂静的大自然是生机勃勃的,静心的人才懂得寂静的珍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静对安顿人心的深刻意义的阐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名句广为流传。

阅读本书,会让你浮想联翩:大自然中的噪音需要治理,社会生活中的“噪音”何尝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噪音包括大话、空话、套话、谎话,如果让这样的“噪音”成为社会的习惯语境,求真务实便会变得日益稀缺。社会生活中的噪音还包括,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深入,很多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我国,其中有积极、进步的,也有刺耳的“噪音”,会侵损社会肌体的健康。治理大自然中的噪音迫不及待,治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噪音同样迫不及待。

大自然需要寂静,当下的人民需要静心去感受久违的宁静与安静。善于在安静中思考的人,更倾向于在无言中默默奋进。这种生命状态,往往潜藏着更强大的力量,一如寂静的大自然,生命勃发得更为旺盛。

围绕寂静与大自然的“好声音”,本书进行了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却在无意间给予读者多维度的思考。或许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美)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著  陈雅云译。

【考前打卡】

- - - - - - - - - -

1. 请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书写一则广告词(不少于40字),一句广告语(10字以内)。

答案:

广告词:在这个世界上,你能寻觅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吗?请阅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它会告诉我们答案。广告语:用尺子量出“寂静”

2. 根据本文的内容,说说介绍一本国外的书籍,一般应该包含哪些主要信息?

答案:

包含作者(国籍、地位)、译者,文章主要内容、写作主要方法,以及阅读本书的作用、意义。

【文本解析】

- - - - - - - - - -

这是一篇“书评”,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读后感。

如果让你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一书写一篇广告,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那么,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几个概念:作者是美国的声音学家戈登·汉普顿,译者是陈雅云,书主要内容是对“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的科学普及史,主要方法是引述了详尽的史料和众多当代研究成果,展开了详尽的论证,它是一剂清醒剂,帮助我们认识到了问题所在。

再选择几个片段细读,你会有新的发现。

看:作者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的霍河雨林,在距游客中心约3英里的地方,把一块红颜色的小石头放在一根圆木上,并将这方寸之地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如果删去了“独自一人”、“一块”、“一根”等词语会有怎样的阅读效果呢?

语言虽然简洁了,但是与“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的含义之间,明显缺少了丝丝缕缕的密切呼应。作者用词的匠心显现在字里行间。

再看:围绕寂静与大自然的“好声音”,本书进行了生态层面的科学描述,却在无意间给予读者多维度的思考。或许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句中“生态层面”、“多维度”、“魅力”等概念,作何解读?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那么声音的“生态层面”就是“声音”这种物质存在的状态,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多维度”、“魅力”应该怎样解读呢?你试试。

读了这样的“书评”,你有否产生去读一读《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的欲望呢?如果有,那么说明这篇“书评”达到了它写作的目的;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读懂这篇“书评”。

我这样的假设与推断你同意吗?

(0)

相关推荐

  • 保护生态,就是保全人类自己 | 书单

    针对新冠肺炎,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近日在文章中说:21世纪头20年,世界发生三次大的流行病,两次在中国,从深层角度来看,当政者和民众都该反思,吸取血的教训. 事实上,从地球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出现 ...

  • 读书岛札记21:喧嚣与静谧

    国庆长假,到处是喧嚣的人群,尤其在杭州这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于是,就有不少朋友逆流而动,在喧嚣的日子里寻求静谧之处,而图书馆就是这样的好地方.昨天下午,浙江图书馆"读书岛"第21期活 ...

  • 科普文,说说服务器RAID卡的常识,就那点事

    先说,RAID! 简单的说,就是把多块独立的硬盘,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逻辑硬盘. 目的? 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当然,根据应用需求,也是有分类的! 在实际应用中, ...

  • 论述文,逻辑关系?——倒计时打卡第7天

    再过4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4天 论述文,逻辑关系 ...

  • 论述文,阅读运用?——倒计时打卡第8天

    再过3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3天 论述文,阅读运用 ...

  • 科普文,windows10扬声器显示未插入,怎么办?

    科普文,windows10扬声器显示未插入,怎么办?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怎么办? 第一步,在Windows设置中,找到控制面板! 第二步,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硬件和声音,如图所示. 第三步,选 ...

  • 施肥科普文,养花的花友们都需要了解一下,从此施肥无需操心

    喜欢在家养花种草的朋友都知道,养活花草,浇好水就行,但要养好,就离不开施肥,特别是一些盆栽花卉和绿植.肥施得好,才能在长叶的时候长叶,开花的时候开花,挂果的时候挂果.不同的季节施肥的种类不同,但很多花 ...

  • 中医调治高血压,这篇科普文你应该看

    我们都知道西医治疗高血压,只能降低血压,却不能改善体质从而真正治愈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大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不管是单独应用中药还是与降压化药联合用药,中药均能表达出良好 ...

  • “局部气候调查组” 科普文:艾滋病交响诗

    来自 "局部气候调查组" 的作品,用生动的方式把科普文章传递给大众. 多知道一些知识对你没有坏处. 序章:0 号病人 第一章:起源 第二章:病毒 第三章:传播 第四章:治疗 附件 ...

  • 中医调治高血压, 这篇科普文你应该看

    我们都知道西医治疗高血压,只能降低血压,却不能改善体质从而真正治愈高血压.中医治疗高血压有着较大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不管是单独应用中药还是与降压化药联合用药,中药均能表达出良好 ...

  • 安全PB?你还缺一篇最牛跑步损伤科普文

    2021年4月10日,一场因年初疫情反复.春节放假等原因,延期3个多月的重量级运动损伤科普讲座终于落地. 元大都马拉松冠军俱乐部邀请我国著名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运动损伤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