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泛舟】俞思义︱死=生?—— 又是重意会的例子
文/俞思义
死和生是相反的两个概念。可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两者结构相同,简直像是同义。比如“救死扶伤”是救活生命,而“救生”(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更是救护生命。这里“救死”与“救生”意思相同。《现代汉语词典》对“救”的解释是: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如“救命、营救、挽救”;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如救亡、救灾、救荒。按上述解释,“救死”可解释为援助使免于死亡,而“救生”却需要另作解释,可解释为“救之使生”。语言的形式结构相同却要有不同的解释才行。而且“生前”和“死前”、“生后”和“死后”意思相同。从结构上看,简直是生等同于死。
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屡见不鲜。“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小心掉地下”与“小心不要掉地下”、“掉在地上的食物”和“掉在地下的食物”、“好热闹”和“好不热闹”、“除非才”和“除非不”、”“真是了得”和“真是了不得”、“解放前”和“未解放前”、“在他离开以前”和“在他没离开以前”、“在她说话之前”和“在她没说话之前”等意思都一样。“非……不可”和“非要”意思并不相反,都是“要去”,只不过“非去不可”意思是“必须去”,“非要去”意思是“偏要去”。“甲战胜了”与“甲战败了”意思相反,可是带了宾语,则“甲战胜了乙”与“甲战败了乙”意思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汉语重视意会而不重视形态与结构有关。很多语句往往约定俗成。
再比如动宾关系,“晒被子”,被子的确是晒的宾语。那么“晒太阳”呢?于是有人解释:这里的晒是使动用法,是让太阳晒的意思。类似情况很多:烤火、看医生等似乎都可以解释为使动用法。可是救火(意思是灭火)、考大学(为进入大学参加考试)、考研究生(为成为研究生而参加考试)、等门(等的是人)、守夜(为某一事而不睡觉)、吃大户(到大户人家去吃)等根本没有动宾关系,也不可能照字面或者凭结构来进行解释。
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他受了三天三夜的罪”,实际上是说“他受罪,受了三天三夜”,“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缩写,“非”不是“遗”的定语,不能解释为“不是遗产”。
再如,“拉萨通铁路了”和“铁路通拉萨了”,结构不同意思一样。“马刀”是骑马用的刀,而“牛刀”却是宰牛的刀,结构相同,而意思迥异。类似情况不胜枚举。
汉语的这种特殊情况,绝不能用西方语法普通的结构分析。如果一定要进行结构分析,不妨采用乔姆斯基所说的深层结构分析法。一个说出或写出来的语句,只是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而这语句实际含义所构成的形式,就是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比如“考大学”这是表层结构,看起来好像“大学”是“考”的宾语,这样的分析不符合汉语的原意。其实是“为了进入大学而参加考试”,这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语句结构,就是深层结构。再如,“打扫卫生”就是打扫得很卫生,“恢复疲劳”是从疲劳中恢复, “吃食堂”,就是吃于食堂,“吃火锅”则是借代用法,是以火锅代替火锅中的食物,“剃头”剃的是头发,“跑材料”乃是为材料而奔跑。“欢迎光临”,更是兼语省略式,就是欢迎客人光临。
重意会不重形式结构,正是汉语的特点。
俞思义,1933年生,在中学教学语文21年,在高等院校教学普通逻辑等21年。从南京晓庄学院退休。
我的昵称是集义所生。六岁时读私塾,先生为我起了“集生”为“字”。这个“字”源于《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所说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浩然之气必须积善,做任何事都要合乎义才能生成,而不只是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取得的。我用“集义所生”作为昵称,也是一种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