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丧的她拒绝了有钱人 | 新的伴侣爱好生活,不是人生解药
文:杨思远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又穷又丧时,她大声拒绝了一个有钱人”| 新伴侣、新爱好、新生活,不是人生的解药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换个环境,生活就会更好么?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某一天,人生好像突然被卡住了。
可能是因为充满战争的婚姻;可能是让人绝望的工作;也可能是自身的某个bug……
每当这时,很多人会本能地想通过换个环境或者干脆换个人,来解决问题。
可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01
面对问题,
我们为什么习惯性地逃向“新欢”
前几天,看了一部伍迪艾伦的电影《遭遇陌生人》。
讲述的是一对老夫妻和女儿遭遇的人生困境,以及他们尝试解决的过程:
70多岁的老父亲,突然感觉青春不再。“英雄”迟暮,这让他感到非常悲伤。
他开始去健身,还试图找一个年轻貌美的应召女郎,来让自己重振雄风。
很滑稽是不是?
老太太也逐渐感觉到,老头对自己爱答不理。
当老头提出了离婚后,无法面对的她,跑去找神叨叨的灵媒问命,并深陷其中。
夫妻俩如此,女儿也差不太多。
嫁给了一个作家,婚姻生活平淡如水,连房租都要靠母亲帮忙。
后来,她开始出去工作,并爱上了自己的老板,绝望的生活似乎终于有了一丝“光亮”。
而此时,她的作家丈夫,在终于写了一部像样的作品后,才思枯竭。
直到有一天,他透过窗户看到了一位性感的女孩。他约她一起吃午餐,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灵感缪斯。
荒谬如斯。
看这部电影时,我总是想起身边的各种人:
有的朋友觉得工作很绝望,就开始广撒网,拼命找新工作;
有的朋友觉得婚姻太无趣了,就下载各种社交App,希望重新找到更合适的人;
有单身的朋友,人到中年突然开始各种相信星盘风水塔罗牌……
新工作、新爱好、新的恋爱对象……我们暂且把这些通通称为“新欢”。
遇到人生困境,很多人会习惯性地以为,逃向“新欢”就能解决问题,“下一个更乖”。
但,真的有用吗?
我一个朋友,总觉得工作中同事都针对她,脏活累活都给她干,还各种甩锅。
天天都想换工作。
我劝她:“你可以等一段时间,再看看”。
她却坚定地说:“不行了,呆不了了,我一定要辞职”。
没过几天,她就辞职去了新公司。可在新公司没呆多久,她就又想换工作了。
为什么呢?
原来,在工作中,她一旦感受到“被人嫌弃”“不够好”“没用”,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她不想体验这些负面情绪。
而每次去到新公司时,她会感到自己“很努力”“充满希望”“可以更好”,这些感受会带来积极自我的暗示,同时也可以重获一种对人生的掌控感。
所以,遇到困难习惯找“新欢”解决,实际上是因为:
“找新欢”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没那么糟糕,生活还有希望。
而希望,是每个人都在追寻的。
02
你选择的“新欢”,
往往都不是真正的解药
电影《遭遇陌生人》中的主角们也和我朋友一样,并没有通过寻找“新欢”解决问题:
70多岁的老头因为应召女郎花钱大手大脚,陷入财务危机;
老太太深陷灵媒,婚姻破裂、借不借钱给女儿等问题,完全听灵媒指示,彻底丧失自我;
爱上老板的女儿,发现老板居然和闺蜜约会了,豪门梦碎;
而以为找到灵感缪斯的作家,依然写不出新东西,不得已剽窃朋友的作品……
“新欢”不但没有成为解药,还带来了各种麻烦。
“新欢”这枚药,为什么不灵呢?
找新工作、找新恋人、找新爱好,看上去是努力解决问题。
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在逃避。
首先,找“新欢”可能是你在满足外界的某些期待。
有个朋友拼命相亲,就为了30岁前结婚。虽然如愿以偿,可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她后来说,那时候真的好傻,明明没那么想结婚,就因为大家都说要在30岁前结婚,她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渴望被认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人生困境,会引发我们的认同焦虑,有时候为了平复这种焦虑,我们会去做一些明明不想,但能快速让我们看起来不一样的事情。
“找新欢”就是最省力的方式。
但也恰恰因为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只是满足了别人的期待,所以它不会持续,也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
就像上面提到的朋友,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和别人一样,30岁火速结了婚,可遗憾的是,离婚也很火速,到头来,她还是要面对自己单身的问题。
其次,找“新欢”其实是在回避自己的无力感。
人生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解决的:比如变老、和相爱的人分离、很努力却只能赶上别人刚起步时的水准……
这些残酷的事实,是会唤醒人自身的渺小感和无力感,唤起潜在的死亡焦虑,影响我们的自尊。
电影中,70多岁的老头宁愿欠债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其实就是因为他不能接受“我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和失控感。
可事实是,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老了。
健身不会让他重返青春,应召女郎也不会让他逆生长,除了“接受老了这个事实”,任何其他的努力,都是对自己的一种逃避。
03
找“新欢”,
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是逃避。
如果出现下面这两种情况,还是非常建议大家换个环境的。
a. 充分沟通后,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否需要换个环境,第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就是要看你是否进行了充分沟通。
比如工作处处让你觉得掣肘,在你决定换个环境前,不如把你的想法和领导说一下。
充分沟通后,你还是觉得理念不合,那么离开或许会更好。
b. 周围的环境,让你感受到自我消耗
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原生家庭就是典型的自我消耗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你常常体验到被剥削、被打击、被压榨等感觉,那这时候,你也可以考虑换个环境。
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换个环境“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自我呢?
以下两种情况,可能需要你慎重考虑。
a. 周围的人都能和谐相处,只有自己是个另类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我们一定要与他人保持一致,而是从“社交自我“的角度来说的。
每个人都有一部分自我是“社交自我“,在这部分自我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自我的感受,还要考虑社会规则、他人感受等。
所以,从”社交自我“的角度来说,环境和社交自我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也就是说,你表现得越开放越平和,环境也会越和谐;反之,如果你表现得越封闭越愤怒,环境也会越糟糕。
如果身边其他人都能和谐相处,只有你很不舒服,可能说明你还没有处理好社交自我,这时候,换个环境也并不能让你的处境变好。
b. 换几次环境,还被同样的问题困扰
就像前面讲到的朋友一样,她换了几次工作,仍然觉得和同事关系不和谐,这也许就不是他人或者环境的问题。
如果换了几次环境,还是被同样的问题困扰,那么也许你该停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
关于自我审视,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找到你的“问题模型”。
我们可以把环境内的关系分为“友好”、“敌意”、“不融合”三种状态:
“友好"代表你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很友善,自己是被接纳的。
“敌意"代表你感受到的周围环境是充满敌意的,自己是紧张、愤怒的。
“不融合"代表你既不讨厌也不喜欢周围的环境,但无法融入,始终觉得很孤单。
看看自己处于哪一种模型里。
比如在”敌意“模型里,我们的感受可能是委屈、难过、愤怒,我们所处的角色其实就是”受害者“角色;
而在”不融合“的模型里,我们可能常常感到孤独,那么我们的角色就是”回避者“的角色。
然后,回想一下,过去曾经体会过这样的情绪吗:
什么时间?什么事件?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如今的环境里,有多少过去的影子?
在当下这个环境里,我真的是一个”受害者“吗?
周围的人,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看看哪些情绪是过去的,哪些情绪是当下的,做一个区分。
之后,可以构思一下,如果不换环境,我可以做什么让自己感觉舒服点?
这样的觉察,可以帮助我们回归当下,把自己和潜意识里的固定模式分离出来,看待当下的困境,也会变得客观一些。
04
写在最后
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这趟列车,是没有“逃票”这个选项的。
不管70多岁的老头是不是找了应召女郎,他都无法逃避人到暮年这个事实;不管作家是不是找到了灵感缪斯,如何写出好作品都是他要完成的功课。
“新欢”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缓解你的不安。但习惯用“新欢”解决问题,本质就是一种逃避。
总是用一种模式,是会上瘾的。
到最后,你会发现,再也无处可逃。
改变,是由内而外的。
换个视角,身边困扰你的人和事,也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让人无法忍受。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