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反馈中有关期间费用的问题及提示(上)
我们接着说反馈,前面我们说了历史沿革、业务相关、收入、成本、,毛利率,接下来要说到期间费用、资产负债各科目、现金流量表有关问题。与招股书财务部分管理层分析的顺序一样,反馈问题财务部分的问题也是先利润表项目(盈利能力)再资产负债表(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
三费(管理、销售、研发)中的职工薪酬一般都是一起问。问法如下:
报告期列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人员部门构成、人数、级别分布、入职时间分布、基本工资和奖金构成、奖金与绩效匹配关系等相关信息,相关工资与同地区同行业比较情况;
C社:
(1)级别分布即列示各个级别报告期各年各有多少人;
(2)入职时间分布即报告期各年的员工人数分别是哪个年份入职的,比如2020年有100名员工,这100名员工的入职时间分布如何,比如2006年10个,2007年入职20个等等;2019年有90名员工,分别是哪年入职的。通过各年员工入职分布年份,与业绩情况做个匹配分析;
(3)同地区比较。列出公司整体报告期各年平均工资、公司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报告期各年平均工资与所在地比如上海市对应年份的平均工资、上海市某区对应年份的平均工资比较分析;地区统计局会公布平均工资。
(4)同行业比较。列出同行业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各年度平均工资及计算出同行业的平均工资,与发行人对应年度平均工资比较分析;
运输费用。
(1)报告期内主要运输业务提供商的名称及金额、收费标准;
C社:名称有了,就可以用第三方软件查看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收费标准是看定价是否公允;
(2)报告期运输费变动是否与报告期收入规模、销量、发货数量及销售区域相匹配;
(3)说明并披露发行人销售模式、运输费用承担方式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变化,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C社:运费要么自己承担,要么客户承担,自己承担就是合同履约成本,客户承担就是单项履约义务,这是新准则的要求,无论哪种都是最终要进入营业成本,而非销售费用。但反馈目前尚未关注这个点,仍在销售费用列报。模式、核算上只要符合行业惯例。
(4)报告期各期运输费用波动原因;
股份支付费用。
(1)报告期历次增资和股权转让的背景和单价,增资或转让对象在发行人的任职情况,是否涉及供应商或客户入股,分析股份支付费用确认是否完整;
C社:根据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员工、客户、供应商低价入股均需要确认股份支付(详见公号文章【C社】IPO企业股份支付相关问题总结及案例解析),因此本问是问完整性。小提示,如果低价发行对象是在实控人控制的其他公司员工,而非发行人员工,则不构成股份支付。
(2)股份支付授予日及确认依据,论证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对应上年及股权变动当年的市盈率,与相邻增资或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C社:定价一般按照最近的PE入股价,如近期无PE,无对外转让,无市场价格参考,则可按上一年的每股净资产作为计算基础,与认购价的差额确认为股份支付。按照每股净资产或近期PE入股价等测算的公允价对应的发行人市盈率再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比较,通常,由于非上市流动性限制,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会高于拟IPO市盈率。
时间关系,今天先写这么多,未完待续~
~END~
C粉之家是将有志于准则实务、IPO等财会尽调且有毅力坚持学习的财会人士集中到一起,听星主讲解思路、与星主探讨专业,寻求共同进步的精进平台,欢迎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