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征文 ‖秉绿色发展观 走产业振兴路·张彦
五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中原银行杯”文学助力乡村振兴集中采风活动,两天时间里,时刻被济源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速度所震撼着,被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所感动着。
一 沁河滩边挥洒革命热情 致富路上小小花生助力
第一天的采风活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留村是沁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走出了一代代的革命人。走进一楼展览馆,琳琅满目的老兵照片和英勇事迹介绍营造了浓厚的革命氛围。走廊上展示的《留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是完成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而职责清晰、奖罚分明的党员积分制,使党员能够更有动力从群众出发想办法、解难题,形成干群团结的融洽氛围,为产业振兴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花生加工厂参观,印证了我的看法。
留村的产业振兴靠的是花生。
靠“沁河滩优良的沙土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他们种出的花生又脆又甜。在五龙口镇政府“打造沿沁河滩万亩花生地”的号召下,留村平整沙滩地,鼓励花生种植,目前村里的花生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2020年下半年投资了200万元形成花生深加工生产线,2021年初注册了“沁河滩”花生品牌。
留村赵书记说,这个花生生产线占地2000多平方米,预计年产成品可达80万至100万公斤,有破壳机、色选机、油炸花生生产线、炒货机、包装机等全面先进的花生粗精加工设备。笔者现场尝了一口新制作的花生,蒜香味道生香脆可口,麻辣味花生更是麻中带辣,一路同行的文友赞均不绝口,都说这沁河滩品牌的花生味道堪比国家先进企业。
赵书记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延伸花生加工产业链,以入股形式参与花生深加工产业链,共同打造沁河滩花生品牌,壮大村民的经济收入。
实干兴邦!留村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使集体富裕不再是梦想。
二 人人多种一点艾 大岭将变成美好的农村
艾草不能算是稀罕物,点燃艾草熏房,脖子上戴上艾草香包,出月子的女人洗艾澡,都是多少年来农村人的习俗。
艾是菊科蒿属植物,有通经理气、散寒止痛、抗毒消炎的良好功效。端午将至,济源市下冶镇大岭村的野生艾草像一块块绿毯长满山岗,看着它们,不由想起南宋诗人刘黻在《又寄徐径畈吏部》诗中“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的佳句。
位于济源市西南部的大峪镇,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腹地,暖温带季风气候为艾草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为大岭村领导开拓产业振兴路提供了灵感。一个清晰的产业振兴工作布局在大峪镇政府会议室渐成雏形:项目扶贫资金申报,项目落地,推广种植,建立脱贫户利益链接机制,进行网络产品推广。
据大岭村第一书记李明军介绍,这几年村里先后组建了一个集体合作社和三个民营合作社,建了两个艾草加工厂,采购了收割机、全自动提绒机、全自动圈条机、足浴包机等设备。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植+原生加工的产业链,生产产品包括艾草香包、艾草足浴粉、艾绒枕头、艾柱等四十多类两百多种产品,并先后注册了“下冶艾”、“愚公艾”等商标。
驻村第一书记李明军滔滔不绝讲述这里的点滴变化。他说,目前的订单来源分为两种,村里采用统一接单下放和自行接单相结合的模式,艾草年产量达30万公斤,端午节前是收割艾草的季节,也是冬季过后的一个小旺季,订单增多,各个加工厂正在紧锣密鼓赶制艾产品。
在艾草足浴包代加工厂,笔者见到了厂长代立红,代立红今年不到30岁,中专毕业,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以前在城区打零工为生,在2017年村里注册了艾系列品牌后,作为脱贫户的典型,村委帮其投资、贷款、注册网络账号、组织户外销售等,推动了足浴包的生产和销售,很快实现了盈利。
现场看到,目前有5台足浴包在开足马力生产,每秒钟就能加工好一个足浴包。代立红的父亲介绍,冬天旺季的时候,10台足浴包机全开,也不够市场需求。这说明市场空间是很大的。
艾草的基本加工流程是:收割、粉碎、包装、装箱发货。2020年仅足浴包加工厂每周的销售额达3万以上,目前代立红家不仅成功脱贫,还在市区买了一套商品房。
在时代艾叶有限公司的艾柱包装厂,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加工艾柱。艾柱加工分为收割、晾晒、打绒、称重、压实、涂胶、卷取等环节,询问了一位正在卷艾柱的村民,她一边熟练地卷艾柱,一边告知笔者,她1天能够做200多个,能赚到70多元,关键是离家近,十分满意现在的工作。
一旁的成品区摆满了刚刚加工完成的艾草枕头,年轻的销售员热情地介绍使用方法。他说,目前仅艾草枕头的种类目前就有40多种,功能方面有普通的、加热的、充气的,颜色方面有红、黄、蓝等各种花纹和颜色,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村党支部为了鼓励农民增收创业。连续两年给大岭村脱贫创业的带头人——代立红颁发了“创业致富带头人”“产业致富带头人”的证书。
乡村振兴工作,在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更在于农民自己的奋斗精神。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致富意识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从靠天吃饭的老思想中走出来,站在市场竞争的前列,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中原银行乡村考察有感
张彦
旖旎春光满目新,携朋邀友赞歌吟。
承留奋起工业旺,下冶早结艾草姻。
大峪建成牛奶场,轵国民宿引飞禽。
感怀那日开山者,河口村头泪满巾。
作者简介:张彦,女,济源人,济源作协会员,先就职于洛阳某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