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被罗振宇点赞了!
今天遇到一件很开心的事,我的一篇文章被被罗振宇点赞了!
真正塑造一个人知识并不需要那么多,到一定阶段后,需要让自己停下来,看看手里都掌握了哪些,能不能构建出一个自我出来。
现在网上大V为了显得内容深度,每一篇都想弄一个惊世骇俗的超级理论,既然是超级理论,那说的多了,就不稀缺了。
这个也是网络内容的悖论,需要用惊世骇俗,反常识的理论,显示内容的优越性,同时过多的惊世理论,会冲淡这些理论的价值。
我们不是掌握越多理论越好,而是看那些理论更经得起考验,更加能帮你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一个理论的搜集癖。
我的建议是,停止“哇”的阶段,看到一篇文章,哇,好厉害,哇,好棒,哇,好有深度。
这样表现的次数多了,除了证明你见识少,什么都得不到,一个理论被验证推导出来,可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承载的。
还是要回到理论根源,好好去弄懂几个,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比收藏很多理论有价值。
带着这种心理,就渴望有一个方法,能快速帮我解决读书问题,以此来缓解没有行动导致的焦虑情绪。
后来发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知道读书好,也承认要读书,就是各种原因没有真的去读。
导致了一个畸形的学习情境,普遍在方法论层面努力,却很少真正的去使用这些方法。
就拿读书来说,想解决读书问题,就看了各种读书方法,看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回去之后却没有坚持读书。
一个方法效果还没起来,着急换另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方法。
学了一身武艺,却从未使用过,这个可能就是目前学习面临的问题。
从我的经验来看,先来个一刀切,啥方法都先丢掉,就拿起一本书去看,只要识字就能看完。
然后在观察自己真正的去读书,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总结发现,有4个因素阻碍着你去读书。
它们分别是,看不懂、记不住、没时间、没精力。
这几个情况可以是问题,也可能成为借口,如果是你遇到的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它,如果是你借口,希望能帮你打破借口。
没有理由之后,就只能默默的拿起书去读,知道是借口却不解决,就是说明自己不想读嘛!
这个没啥,承认了反而轻松了。
如果这4个因素,如果你感觉是问题,可能是能力问题,如果感觉是借口,这说明是态度问题。
能力问题我们可以找方法解决,态度问题单指望方法很难解决。
好接下来就一个个来分析,看看这些因素,在你那里属于那种。
这个分析框架有3步:先分真假,再看问题,最后解决。
第一,是真问题,还是假借口。
第二,是可控,还是被强制的。
第三,是偶尔的,还是常态的。
1、没时间
我自己思考有个习惯,想解决问题,一定要靠近问题,不能只拿一个模糊的感受去讨论。
不能空泛的说个没时间就拉倒,只有靠近观察,才知道到底是没时间,还是不想有时间,可以先判断它,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
一句我没空,那就没机会真正解决问题,靠近它看看,是真忙的没时间,还是没有安排好时间。
比如,一个同学每天夜里2点下班,被工作压的抬不起头,这属于外部不可控影响,短期有无法改变,这是真的没时间。
比如,一个宝妈白天做家务,晚上带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忙。仔细看她的一天,还是有可控的时间。
早上送孩子上幼儿园,下午接回家,晚上宝宝睡觉后,这里还是有不少时间,问题就是她是在这些时间里,刷手机睡懒觉,还是真的在忙其它事。
我们不能否定宝妈每天很辛苦,这里说的意思是,你想抽时间的前提下,知道自己很辛苦,依然想学习的前提下,能不能有办法找出时间。
这里你会发现,有些是真没时间,有些是假没时间,在用问题和借口去套就很明显了。
真没时间,就好好做好手里的事;
假没时间,就调整控制自己的时间。
当你深入的去观察自己的时间,你会发现比之前的主观感受要清晰多了,就算最后你没有去行动,起码不会有那么焦虑的情绪了。
你就是没时间,或者是不想有时间,都清清楚楚。
2、 没精力
一般情况,都只是偶尔没时间,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你愿意挤挤总会有时间的。
但是精力这个就复杂一下,有些工作强度高,回到家里都快晕倒了,在压榨自己去学习,就算能做到效果也不好。
想真的解决问题,我们还得靠近去看看,是真没精力,还是偶尔没精力,或者是不想有精力,接着再看是否是可控的。
比如,一个医生晚上夜班,做了6台手术,回家衣服都没脱,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这个是真没精力,啥都不要想好好休息就行。
比如,一天看6部电影,开车3小时去玩,回到家也是衣服没脱,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这个也是没精力,但我们都懂为什么没有。
对比下来,会看到第一个是真没精力,第二个是滥用精力,当然偶尔一次也没啥,如果是常态可能就要调整一下。
是真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遇到不可逆的,就先稳住节奏,以后找机会解决。
是真借口,如果不想解决,就承认自己不想做,不然还是要当问题解决掉。
3、看不懂
当你解决了没时间,没精力的问题,终于拿起一本书来读,可是你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眼睛总想看手机。
努力了20分钟,一页都没看完,然后书本一合,说一句看不懂,然后就躺倒沙发心安理得的玩手机了。
还是老套路,先分真假,再看问题,最后解决。
靠近读书的自己观察一下,是不识字吗?好像不是,是不想读吗?大概率是。
真看不懂的时候,也要观察,是书本太难了吗?
平时都是看网络爽文,突然来一本康德的《实践理性评判》,这要是不难才怪。
当你真正的贴近问的时候,才能看到问题的真相,靠近了发现不能解决,顶多是维持原状,但如果靠近后发现,好像还是可以被解决的,那你不就沾光了吗?
靠近一看,原来是书太难了,那就换一本不就行啦,只要你坚持读,你总有一天能看懂《实践理性评判》着什么急对吧!
正常情况下,早期只要识字,能适应基本的文字获取能力,基本上后期看书都能理解,区别只是个人知识储备的丰富程度而已。
先理解字面意思,能看懂作者在说什么, 慢慢在开始自己的思考审视,这个过程不就是阅读吗?
4、记不住
我做读书会的核心理论,就是“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启发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很难有机会思考,只有在你处理无法理解,或者遇到无法克服的问题的时候,才需要启动大脑思考。
日常没机会思考,不经常思考,思维力又上不去怎么办,只能求助于虚拟情境,就是通过阅读假装自己遇到问题,然后在思维的领域里寻找解决之道。
而且记住也没用呀!现在网络检索这么方便,哪些基础知识随手可以获得,装在脑子里和知道知识在哪了一样。
我们大脑真正的作用,是理解感受思考知识,把笨重的记忆外包出去,大脑专注处理理念和思路,不是更好吗?
现在还在拿记住说事,本身就是很迟缓的学习方式,记住不会跟带来好处, 又不是上学的时候背诵课文,老师给你一个奖励。
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来说,看不懂和记不住是致命的问题,它意味着无法通过应用书中知识。
过去是为了考试记住,但现在出来社会,没有人管你是否记住,而是看你能否用这些知识去处理具体的问题。
即使你熟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并不能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学习知识的真正价值,是在利用假定的问题情境,使用案例模拟理论推导过程,在对知识的使用和反思中获得智力发展。
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记不住不是大问题,只要能真正理解,并且能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忘记了又能怎么样呢?
还有啥说的,写完这篇文章,我也默默的拿起一本书,开始去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