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优雅地度过一生|鲸选·学习
200+学习计划,6大知识地图,每周播客、漫画更新,一起心灵觉醒
01
对生命的认知
学会面对变化
“人生中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变化了。”
从两性的结合到母亲的十月孕育,再到呱呱坠地的一声啼哭,这几乎是每一个生命相似的开端。
那么,是什么使你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个体呢?
这里当然既包含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也包含了后天的环境因素。
生物学教给我们遗传的作用。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带有不同DNA片段的染色体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生命载体的生物基础——我们的身体。无论你是否满意,它都是最初鲜活生命的映照。
你天生对一些东西的偏好或厌恶感知力及语言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等都是来自于遗传系统的强大影响。
有的孩子10个月就学会了走路,有的孩子可能需要1年半。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对特定的声音表现出非常敏感。
有的孩子到3岁都很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语。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及生理的发育,这具寄居思想与灵魂的容器也越发成熟和相对稳定起来。
那么个体是如何理解自身的变化以及外在的生存环境的呢?
这就来到了思维和认知发展的问题,也就回到了心理学的主要范畴。
认知的发展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生命、看待自我与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你或许认为这些都取决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社会规则及道德感的熏陶或者个人眼界的开阔程度。
没错,这些外界环境因素的确对个体性格及三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有一点也不容否认就是先天因素的作用。
这里不得不提到在心理学界曾长期广泛争论的话题:从新生儿成长到儿童阶段,个体身上广泛发生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天性),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习得的经验(教养)?
英国经验主义坚信婴儿从生下来并不具备任何知识和技能,以上的变化都是人类以学习的形式沉淀下来的结果。而先天论则认为人类具有天性,也就是与生俱来的进化产物,塑造了儿童的发展。
认清这个问题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天赋的存在,以及后天的努力是否存在上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一套关于儿童认知的理论。证实了婴儿天生就具有一些本能技能的现象。
如对奶水的吸吮动作,只要母亲引导告知了乳头的位置,婴儿就可以自动地进行吸吮。
皮亚杰把促进个体理解世界的心理结构称为图式。图式是发展变化的基本单元。同时他认为在认知发展中有两个基本过程相互协同作用,以达到最终的变化。这两个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assimilation)—— 修改新的环境信息去适应已有的知识结构。
顺应(accommodation)—— 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修改和重建,以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婴儿最初的吸吮是与生俱来的,但需要适应母亲乳头的大小和形状。之后就会应用同化去适应奶奶嘴的大小和形状,并用顺应过程去修改和重建自己拿奶瓶吸吮的动作和状态。
认知发展就是在一系列同化与顺应过程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生命的活力也就体现在这恒常不变的变化真理中。
从母体分离到儿童期再到青春期,我们每一天发生的变化都是巨大和令人惊喜的。这时“变化”也通常意味着“变得更好”。毕竟这时我们还处在生命抛物线的起始阶段,还在大口吸吮着未知和好奇,不断收获,一路向上。
而到了成年晚期,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复杂,面对衰老,“变化”又似乎意味着“变得更差”。因为我们沿着生命的抛物线开始一路向下。
02
对衰老的觉察
学会成功老化
我们之所以恐惧衰老,首先来自于身体机能的下降,不如年轻时活的自在的焦虑。
不穿秋裤?No way!半月板给你冻碎。
穿露脐装?No way!腹泻不断虚汗累。
通宵聚会?No way!别人唱歌你瞌睡。
......
当然,以上都是调侃。
身体的衰老进程从客观上讲虽然可以延缓但我们无法阻止,所以这些变化自然就被认为是“坏的”。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开始喊老,自称“老阿姨”、“大叔”之类。我认为这除了对自我成熟的期望以外,也不乏一些舆论的渲染。
曾经“贩卖焦虑”的口水文风靡一时,“再不拼就老了”,“35岁自动退休”,“25岁月薪10万”等等。不知觉就把步入老年生活的年龄提前到了35岁。What?
面对这些言论带来的焦虑,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对自我的认同感。
人生是一场很长很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速,向着各自的终点进发,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不是接力也不是百米冲刺,它需要你一个人慢慢消磨时间积累里程。
“这样的苦痛对于人生而言是必要的,正是因为与别人的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存在。" ——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其次,恐惧衰老带来的记忆力及智力的下降。
可研究证明记忆力和智力都不太会随着衰老而减退。这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把智力分为言语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两部分时,后者确实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较大程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信息加工速度减慢。
尽管还没有研究直接证明 “多使用” 可以减少 “丧失” ,但一些研究还是支持了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对快速学习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而且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确实体验到了记忆力的减退,但研究同样表明对于一般性知识和一些年代久远的事件及人物,老化并不会降低这方面的能力。
可见,担心忘记初恋这种事情只要不是大脑受损通常就不会发生。
最后,当对抗过焦虑和恐惧,你会发现衰老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你的每个变化都是生命活力的一种展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美好。年轻时体会不到的心路,领悟不到的真理,分辨不清的人事以及被忽视的生命本质都在徐徐向你呈现。然后你就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变化中优雅地老去。
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另一种美好吗?
03
对死亡的感悟
学会坦然接纳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关于写遗嘱的文章,我突然领悟到遗嘱其实是一种确定自身边界的方式,只有愿意看到终点才能让人生的过程更有力量。
其实死亡焦虑自出生时就深深地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当中了。
当饥饿感来临时,婴儿会用大哭来释放对死亡的焦虑,这时ta还没有边界感,自己就是全能的世界。饿了自动会被填饱,渴了也自动会有水喝。
直到有一天,养育者没有被哭声叫醒,ta深深地陷入到了被饥饿感完全裹挟的时空中。但ta也不会知道如果一直吃不到奶水自己将面临着什么,只是那种虚无的失落让ta无比痛苦。
这种痛苦会被身体一直铭记,直到我们再次邂逅那种相似的虚无的失落。而我们也不会马上就觉察到这是对死亡的恐惧。只是暗自痛苦着,孤独着,又以为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无能而非全能的自己。
每个人也许都体验过这种感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恐惧死亡,这太痛苦了,痛苦地想要逃避。
另外,死亡也意味着永久地失去。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收获与失去中度过的。
收获知识、收获爱情、收获荣誉、收获财富 ...
失去一段关系,失去一个亲人,失去碎片的自我 ...
有些失去是暂时的,有些失去即是永恒。我们对这样的失去是无能为力的,那莫大地失落感和无助感其实就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自我对死亡的焦虑。
没错,面对死亡,我们都是脆弱的。每一次失去的收获都是对你徒劳无功的印证。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是无能的。
虽然,我也想说尽量活的精彩,让自己不枉此生,但似乎这也并不能解决真正面对死亡时内心的巨大虚无和痛苦。但试着去允许和接纳自己的有限和无能为力,也许可以减轻一些对徒劳人生的负罪感,也能更加优雅地看到和坦然地接受死亡——这个人生的终点。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欧文.亚隆《直视骄阳》
希望学习了更多心理学知识的你,也可以优雅地走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