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老师心得长信,圆师父破壁新进
轩源把小珠中秋日的学拳笔记转发给南安彦老师。彦老师颇有感触,两天后发给小珠一段话:
“小珠你好,我很感兴趣地细读你的练拳体会及经过,描述得这般细致实属不易,说明你的体会很深,写出练拳的问题和疑惑,很实在。我们许多练习者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包括我本人。”
“轩源老师紧紧抓着大家对无极的理论到实践这个难点,从不同的角度作解释,让大家从心到身得到体会,确实不容易,我都经历过。这些问题,在轩源老师的理论引导下,才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我归纳起来,都集中在一个'松’字,就是要'松得好’,'松得透’,'松得自然’,'松得恰如其分’。”
“因为松,聚集了能量,是柔化对方的最好办法;是消耗对方精神和物质的最佳利器;是合理利用体能,可持续运动,避免劳损的基本前提。能让人身心安静实现归零,达到无极态,才能粘连对方,有听劲,能懂劲……”
“轩源老师几年前提出的,九大关节要松,最终做到点点松,让我用松在太极推手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以上这几点。这样的效果我也预想不到,深感松的重要和前提。”
“两个月前八极门长辈胡老先生到南安。也不约而同地提到练拳容易练松难,可见他也深知其奥妙。我的体会是'练拳不练松,老来一场空’。”
“我经常提醒我的学生不断反省自己,内视自身九大关节,包括指趾末梢在练拳架和推手时,在各种各样的状态下,是否真松?松到位没有?如果松不到位必然顶,就会体力大者占优势,是真正的太极拳者最忌的。”
“因为松,才有轻、柔、圆、静、匀、活、空、虚、无、自然。弄懂这种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构成太极练习者的重要必修课。现实中推手出现的斗抗顶,化不开,无不一个与不松有关系。最近许多练其他各式的太极发烧友,来讨教怎样才能松?怎么柔化?有不服气的还叫嚣千斤打四两……理念转不过弯,他们也只能雾里看花了。”
小珠细读后回复:“谢谢彦老师的心得体会,练拳需要这样的交流。我通过最近的感受,对您所说的有点理解。于我而言,虽然身体能做到轩源师苦口婆心讲述的状态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抓住方向要紧。您的心得很宝贵,是您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我也听过师父对您的研究精神与勇敢实践很是赞赏,我们要好好向您学习。”
轩源看到小珠的回复说:“回复得好,彦老师是看到你的文章有感而发,他的感受不断深刻,在南安算是凤头龙头的。正因如此,上门讨教者络绎不绝,他感受的压力就大了。”
“彦老师最近打电话给我,说到他那边的情况。据说有正宗的太极高手上门与他这八极拳门人玩推手,占不了便宜,落了个莫名其妙,有点尴尬。因为不是太极门人的人玩太极推手比太极门人的人玩得更松空,以致那个高手'郑重告诫’彦老师不要在外面玩。这里面触及到谁的面子、利益,就不言而喻。”
“彦老师的名声打响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平静的生活了。我也曾表示过担忧,现在从他的感言里,也看到这种情绪了。”
这年的中秋节来得比较早,兴隆小珠连轴转地从八月中旬开学备货,至应节准备,紧接着就是教师节……幸好减肥馆里新请的小妹已可以上岗,才让小珠可腾开身来兼顾。
刚忙完这一轮,圆通来了。
这两年,圆通与他的亲家轮流南来女儿女婿工作的城市,帮忙带小外孙,趁便来金都几天,和兴隆小珠讲讲拳。
兴隆把圆通接到减肥馆,即回商店去。圆通放下行李,喝几口茶,就让小珠打打拳。
小珠打了几式,圆通让停下,说道:“小珠,你打的拳没有合上丹,表现在手、脚没有合丹。”
说着,就几个式子讲解,慢言传教,调出体感:手脚与腰合上,足与丹接,手与丹接。对方过来,自己要保持丹联十方,外形上即涌泉吻地,百会贴天,劳宫外凸,腕、指放松,保持这种中定状态,先合好自己。一接对方,通过接触点,感应对方的腰(丹),将对方合于自己的涌泉,百会继续领起,即送出去,对方即被弹开。
一阴(找地)一阳(找天)合即出。太极拳,一接而已。而能如此,神意的参与是决定性的。
圆通说拳,有很多与轩源的理念相通之处。小珠从轩源的理念中,去理解圆通对调整结构,调整状态的真正用意。不仅仅在浅表层面上,更要往内里一些精微的调整去感受。
在圆通耐心的指导下,小珠一点一点地调整出一个新的,感觉比较整体的空间感、饱满感。之前因为小珠的空间感一直未清晰,接手时一接就手软、犯丢的情况。现在从站立的中定饱满的状态,到弓步的中定饱满状态,感觉前脚掌不能压死压实,接上对方的劲即落到涌泉,这样脚掌不受压力可以变化呼吸。
还要注意前弓过程中百会要时时领起,后背始终贴着后方不离不弃,与前胸的空间恰成前后一对。不能过多,过多则前压,不及则软懈。调整出这个状态,对方使劲按过来,觉前脚不会被压实,后脚能虚起。
坐步时,实脚之胯不能压死,百会、委中领起擎起,尾闾落脚跟,后背贴后方,十方均匀,也是以中定平衡为目标。
具体一个式子就是金鸡独立,要求虽单腿独立但意在八方、饱满稳定。要求上手指天贴天,下手指地贴地。虚脚通过胯点在原点旋动而提膝……这些过程都不影响中定。
手上,要求松肩、松肘。肘永远是向地的。动作是末梢引动,肩不能参与。手梢略引而行,联系到丹,再以丹摧。脚的移动也是为了丹的运行……这样的调整,感觉指梢如在水中划动。
拳架从起势调到十四式,小珠有重新学拳的感觉。之前有很多地方打得含糊不清,经过这次梳理,又明确一些。但这个系统训练,越练越精微,越不敢说自己能明白能掌握多少。
晚上,待兴隆收工过来减肥馆,圆通继续与他说推手。主要讲能量的流动。他强调接到对方的劲。即接手时,先与自己的丹(腰)合好,再通过接触点(不要用力抵,也不要发软丢)与对方的腰合上,将对方的腰合于自己的脚跟上,然后不起意,保持这种零状态,对方一动则随之,能量即反应在脚上,双脚被能量催动着前移后退。
接手,圆通指出前臂不要横隔抵挡,要往前延伸。许多动作的势能,都是合腰、延伸、转腰,并且不断地沟通,不断地合、伸、合、伸……像脉冲那样持续、活性地完成。接触点千万不能加力,也不能一碰就躲:“我的突破就在此:接了,就回归零状态!轩源老师帮我突破了推手的瓶颈,我在鹏城、东丹与我的几位师兄弟推手,他们也说我身上有落空的感觉,很是认可。”
兴隆兴致颇高,且这次圆通身上有一股清透的收发,兴隆说:“师父,您这次来,确实与上次不同了,我加一点点力您都知道,而且很快就返还给我,很脆!”
小珠的状态却不是太好,特别是接手时需要全身心的参与,需要高度的敏锐力和专注力,小珠的心里有近来太多的烦心事,减肥馆的项目经营、凯悦的学习困难和沉闷情绪、爸爸的身体状况、伦母的任性及身体状况……有越来越多不可控的状况发生,兴隆的眉头也渐重锁,小珠那消失许久的焦虑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