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之作 ——金银平脱
金 银 平 脱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工艺
工匠们将金银熔化,制成箔片,并剪镂成各种花纹;然后,将金银箔片贴于漆器表面,再涂上两三层漆,待干后细加研磨,让漆层下的金银箔片显露出来。这种普遍应用于漆器的装饰制作,形成了“金银平脱”技术。
金银平脱有两种:
一是花纹与漆底在同一平面;
二是花纹高出漆底。
我们在欣赏唐代的漆器作品时,可以看到金银光泽映照在黑色漆面上格外生辉,充分显示出器物的雅致贵重。
历史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出现了锤打金片作为装饰的工艺,由于技术落后,金片只能简单地附着于器物表面,以表现精美华丽。
春秋战国时代,将这种贴饰技术发展为“金银错”,即将金银丝纹样镶嵌入器物表面的刻纹之中,陕西出土的战国铜壶就是运用了这一先进的技术。
汉唐盛世,此工艺达到了鼎盛。尤其是唐代,工匠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普遍应用于漆器的装饰制作,形成了“金银平脱”技术。唐代漆器工艺如同其社会形态一样先进发达,为了炫耀富丽堂皇的生活,贵族使用的漆器上大量运用金银做装饰。工匠们将金银熔化,制成箔片,并剪镂成各种花纹;然后,将金银箔片贴于漆器表面,再涂上两三层漆,待干后研磨,让漆层下的金银箔片显露出来;最后,形成与漆底在一个平面上的装饰纹样。
我们在欣赏唐代的漆器作品时,可以看到金银光泽映照在黑色漆面上格外生辉,充分显示出器物的雅致贵重。
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以铜为胎的金银平脱器始自唐代。
据不完全统计,保存下来并已发表于各类文章或图录的金银平脱器主要是青铜镜,国内外金银平脱镜共有13枚,既上海市博物馆藏1枚、陕西省博物馆藏2枚,中国历史博物馆藏1枚、洛阳博物馆藏2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藏4枚、日本藏2枚、美国纽约哈佛大学藏1枚、波士顿艺术博物馆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