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感,才能持续满足

延迟满足感程度在不同量级的人是没法有效讨论问题的,因为他们愿意触探停留的深度不一样。 路径依赖的强弱可表征延迟满足感。 三年前和朋友聊天,问他对合作者对人才看重什么,其它点我已经记不住了,唯记住:不装 B。当时楞了一下,随后越发觉得有道理。经常要提醒自己,这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种锻炼。 凡事就怕不认真,不思考。好多问题我应该能知道的,只是之前没有认真看,认真想,想当然(不是没时间)。延迟满足感是一项长期修炼。 延迟满足感经验:涵蓄情绪,让自己静止,不要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走动、晃动, 情绪跳动,思维失去精确控制。 延迟满足感和坚决告别惰性是“优秀”的最重要两块基石。 做产品一定要坚持面对事实仔细辨析小心求证,不绕弯不侥幸不鸵鸟,延迟满足感。 常言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上轮不到拼天赋。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延迟满足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什么是努力?早出晚归,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极大,区别好像不是努力。 有同事问我说:延迟满足感太过也不太好,比如和celebrate wins矛盾,不好把握。我的理解:延迟满足感无关高兴、庆祝、分享等行为。更多是内心的,是不是满足感将内心蒙蔽、智慧迟钝、错过机会。 ——引用自张一鸣微博,目前其微博已被本人清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