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42】石鼓里古民居群:400米老街跨越600年时空

自明朝洪武元年(1368)算起,历经清朝、民国直到今天,一共过去了653年。653年,即使对于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邑揭阳来说,也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更何况从明朝至今,是一段与古城密不可分的时光:在这期间,古城兴建了城隍庙、进贤门等时至今日仍是揭阳独特文化符号的地标性建筑,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名贤先达的光辉故事。现在,这些古建筑、名人事迹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在榕城区中山街道揭阳学宫东侧,则有着这样一条跨越了600多年时空的老街,它就是埔上里街,在约400米距离间古民居群集聚,成为我们探访和研究古城历史文化的实地佐证。
▲ 埔上里街。阿龙 摄
▲ 石鼓里古民居群位置图。阿龙 制图

明初府邸藩相第成就石鼓里美名

石鼓里古民居群又称石鼓里“明清一条街”,是榕城古民居最集中且各具特色的居民街区,有石鼓里、元顺、祜记祠堂、破门楼郑、元长、大门楼内等明清古建筑,是访古寻踪的好去处。
▲ 石鼓里古民居群鸟瞰。阿龙 摄
藩相第是记者探访石鼓里古民居群的第一站,它其实也是石鼓里得名的由来。今年83岁的石鼓里老人组组长李耀宽介绍,早期入潮的揭阳城石鼓里先祖李仲昌,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带领族人从福建莆田(今梅林、石俊二村)迁至今空港经济区渔湖镇和美村,务农为业。至元朝末年,天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李氏第六世祖李勤北上从军,投入朱元璋麾下,经年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明朝开国后,李勤被视为开国辅驾之臣,还有在沙场上护送马皇后的功勋,因此被敕封为藩相,并赐建府邸于金陵(今南京市)南门。后李勤又得御赐揭阳北门土地一块,建府第一座,即今天的石鼓里。李耀宽说:“我们祠堂里的对联都是从祖辈传下来的,历代一字不改,这几副对联就充分说明了石鼓里的由来和传承。”据其介绍,石鼓里门联云“莆田古居传揭岭,和美衍派分榕埠”,即是概括了李氏宗族从福建莆田迁到和美村,再迁至石鼓里的这段历史。
▲ 石鼓里藩相第。阿龙 摄
李勤得赐揭阳北门地块后,聘请名师规划设计,决心在这里建一座较高规格的大屋,以福荫子孙。经过一段时间准备,李勤于洪武初年开始建府。此后,七世祖李近川又因政绩显赫,被敕封藩相,再度扩建故居藩相第。因而石鼓里牌匾写着“父子藩相”,中厅还有一副对联写着“父藩相,子藩相,父子藩相;祖敕封,孙敕封,祖孙敕封”,牌匾与对联昭示着石鼓里先人的荣耀。“藩相第据说从开建到最终建成,历时56年。”李耀宽自豪地说。据介绍,石鼓里占地面积4.73亩(31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4平方米,面阔9间,整个建设结构是潮汕古建筑的“百鸟朝凤”建设布局。鎏金门匾上书写“藩相第”,因其主人属朝廷官员,府第建筑大门两侧可以享受摆放石鼓的待遇,故而世人俗称该第为石鼓里。该处石鼓与其他不同,石鼓与大门柱子、门斗相连,让整个大门坚固无比;大门前有落马石一块,显示府邸的尊贵。踏进大门,原在门楼里有仪门,现已拆除;再进去则是一个灰埕,两边各建有两座房子,天井1个。石鼓里的建筑特点还在于其中厅特别宽敞,共有21条钩缝瓦脊,总宽6.5米,中厅下檐石也比普通的祠堂建筑长得多,共有8.48米。最为珍贵的是大厅、中厅的梁柱,是维修时从暹罗(今泰国)运来的盐柴(楠木),如今坚实的梁柱承载了大屋600多年,依然坚挺如初。石鼓里的后阴与主座相隔有一个大天井,火巷从厝与后阴房间相连,后阴有5个小天井、2个厅面、24间房间。以大门石鼓和姓氏灯笼为标志,藩相第被人们称为“石鼓李”,又因“里”也是闾里街巷的称谓,一度写为“石鼓里”,及至20世纪70年代地名普查时,采用标准地名“石鼓里”。
“石鼓里整个建筑采用的都是传统榫卯结构,除了砖石木头之外,整个大屋没有使用一颗铁钉,这也是它能屹立600多年不倒的原因所在。”李耀宽介绍,石鼓里建成之后,历代后人均有显宦,家族绵延不绝。“可惜现在李氏族人住在这里的仅有10多位老人,家族族谱也在'文革’中散佚,这成为我们传承家族文化,追溯家族历史的一大损失。而且600多年的老宅,仅靠我们族人出钱出力守护,也时时觉得力有不逮,等到我们这批老人逝去,恐怕会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况。”2011年,藩相第被榕城区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清初大宅破门楼郑形成独特非遗文化

相对于藩相第的鲜有人知而言,同样是石鼓里古民居群里重要一环的破门楼郑,现在因榕城“破门楼郑翁仔灯”这项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而广为人知(详见1月13日本系列报道第40篇《赏灯祈福何处往?摩肩接踵破门楼》)。
破门楼郑原名“通奉第”,为清康熙(1662~1722)末年棉洋村(今属揭东区月城镇)郑氏十三世祖郑文信于此开创。郑文信到县城谋生,发财后置买此处居住。后来事业有成,渐渐购置周围地产,统一设计,形成如今的破门楼郑大屋。破门楼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三进两天井建筑格局,整体建筑较为简陋,层高也很低,其门匾书“通德遗徽”,中厅门匾书“荥阳世家”,荥为河南省古称,荥阳郡为中华郑姓发祥地,门匾道出了郑氏源流。
据破门楼郑翁仔灯文化研究会会长、“破门楼郑翁仔灯”非遗项目传承人郑俊喜介绍,因该地块在堪舆之说中属“离”位,五行属火,故中厅不能盖顶,地埕还要埋一带孔八卦石以通火路,故称为破门楼。现在,每年正月十一至元宵夜在这里举行的破门楼郑翁仔灯是榕城区一大特色民俗活动,被誉为潮汕民俗文化中的瑰宝。“破门楼郑翁仔灯”在2007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破门楼郑南侧不远处,还有一处建筑大门楼内,为李姓族人的聚居地,整体建筑呈外封闭、内敞开格局,外大门与围墙连成一体,其规模比一般门楼高大,故俗称“大门楼”。大门楼内为“驷马拖车”长方形建筑,大门楼便位于这组建筑的北巷巷口,门上有楼,门前铺石,壮观坚实。大门楼内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的“拜李将军”仪式也是榕城区一项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2014年1月,埔上里大门楼内和破门楼郑分别被市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埔上里大门楼内。阿龙 摄

清末建筑大夫第、祜记祠堂历经百年风雨

在藩相第比邻,有着一个保存完好的清末建筑,其门匾上书“大夫第”三只大字,这里就是元顺。这处建筑于清道光二年(1811)创建,属三厅二天井结构,规模较大,中厅左右墙保留木制建筑,梁架木雕多为通雕,工艺较为繁缛,后厅留有拱门通后包阿婆房。目前,该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整体格局仍保留清代形制,其内木雕保存完好,石榴、蘑菇、花鸟虫鱼等栩栩如生,在历经200多年风雨之后仍然风姿绰约,是揭阳晚清时期木雕工艺的真实留存。值得一提的是,国画名家林天均就是从元顺走出来的。
▲ 元顺大夫第。阿龙 摄
从元顺往南行进100多米,有着另一处同时期的建筑叫元长,与元顺为同一主人所建的宅第,后来元长给其长子居住,元顺给其次子、三子居住,故用“长”与“顺”以示区别,两处宅第门楼前的灯笼都写着“南安府”字样。元长的建筑特点在于长、深、高三字,长即整座建筑物呈长方形,为三进两天井两火巷加后包格局;深即巷道深且多子孙门;高即后包盖成两层楼,形成一进比一进高的建筑风格。
▲ 元长内。阿龙 摄
据说这两处建筑的主人林泰斌出生于普宁,起初家境一般,以“挑八索”(旧时对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小贩的代称,因其担子两头的筐上一般都各用4根绳索捆绑而得名)为生,擅于回收旧铜废铁等废品。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按废品价收购回来的一个旧铜盆竟然是纯金的,因此掘得了第一桶金。后来,林泰斌举家迁到榕城居住,并开始经营一家名为元华的当铺,该当铺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关张。现在仍居住在元长的林泰斌后人、78岁的林国基老人告诉记者,其祖先虽然举家搬迁到榕城,但在普宁洪阳还有族人留守,在当地也建有祠堂。“元长现在共有房子40多间。由于解放初这里一度作为居委会办公场地、幼儿园等。近年来年久失修,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危房。”林国基老人不无遗憾地说。
在元顺、元长两处建筑之间,有着清同治七年(1868)建成的祜记祠堂。该祠堂是林祜记店主人林炳所建,分三进两天井两火巷及后包建筑格局,凹肚门楼建筑为纯石结构,门楼顶木雕装饰精雕细琢,极具潮汕木雕工艺,门楼背书“其宁惟永”4字,前后两天井及前天井通道均由厚实石料精筑而成,中后两厅立柱为木石混合结构,中间位置各由四根巨大的四角金柱支撑,屋顶底层均以天花铺覆而不露瓦片,木板间雕有小孔供通风透气排湿,同时间有两个相扣的圆形雕花装饰,梁架间漆画和金漆画装饰仍大部分保留完好。整座祠堂用料厚实,工艺精致,建筑考究,极具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更为特别的是全祠堂木料均为楠木,极其珍贵。祠堂后座有一附属建筑门楼石刻“通奉第”三字。通奉第与祠堂主座仅一个天井,是潮汕“四点金”( 四面以房屋围合而成的天井小院)建筑模式,占地1.5亩,共有5厅22间房子。2005年,祜记祠堂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元长厅、元顺内大夫第被榕城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民国小楼近圣里见证世事变迁

在大门楼内的后面,有着一座风格独特的民国建筑,它就是近圣里。这座小楼既是按照潮汕传统民居风格“五间过”(主房连客厅共5间)建设,其照壁、阁楼、天井等又都具有浓郁的东南亚风格,是一处中西结合、风韵独特的民居建筑。
▲ 近圣里小楼。阿龙 摄

据住在这里的主人李兴和介绍,其一家原籍是榕城梅云内畔,近圣里是80多年前其祖父辈“过番”(指早年潮汕先民前往东南亚等地谋生)赚到钱后,回来建置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除了侵略我国,对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是虎视眈眈,各处时局动荡。潮汕外出的华侨但凡手头有点积蓄的,都会考虑回唐山(海外华侨对故乡的习惯称呼)置业,一方面是为了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如果旅居地被日寇侵占或者时局太过不利,还能撤回家乡,能有个安稳的落脚地。”李兴和说,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其祖父带领儿子们回到了家乡揭阳,花钱在埔上里购置了8间平房,推平后建成了有着两层小楼的近圣里。“近圣里这名字是当时本地一位秀才给取的,因为这里毗邻供奉至圣先师的孔庙(今揭阳学宫),从天井里就能望见孔庙的飞檐,这名字就是取与圣人为邻的意思。”近圣里建成之后,李兴和家族的先辈也一分为二,有的继续回到旅居地奋斗,有的则留在这里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李职深还一度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海军战士。近圣里也一度被政府征用为办公用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发还给我们。”

近圣里,这一座小小的建筑里,浓缩了从民国到现在,四五代人的生命历程,见证着近代海内外潮汕人的悲欢离合。它既是对石鼓里古民居群的延续,也是使其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的关联。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表示,石鼓里古民居群的存在,对研究揭阳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民风民俗和建筑艺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石鼓里古民居群的保护与研究,将有利于推进揭阳古城保护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揭阳古城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

来源:揭阳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