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人口控制不住,应继续发展大城市。德国人:难道我们错了
今天看到了一篇任泽平写的一篇文章:《从国际经验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发展趋势》,文章援引国际经验阐明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是控不住的,依旧有增长的空间。并得出结论:“这是国际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市场经济规律。这也就意味着,试图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出路在于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问题。”
任泽平观点代表着当下主流的认知
任泽平的观点代表着当下主流经济学家的论调,实际上也是2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
假设任泽平的观点是正确的,假设继续鼓励人口涌向大城市,建立超级城市 是科学的、正确的,那么德国的“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必然是错误的!
问题是德国去中心化的城镇化模式到底错在哪里?本人实在想不通。
错在区域经济发展平衡?错在大中小城市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错在城乡错在城市交通顺畅、空气清新?还是错在环境优雅、天人合一?错在居民收入差距小?
德国的城市化错在环境优雅?
到底是错还是对,不妨看看现在德国“去中心化”的城市化的模式(来自网络)。
审视德国的“去中心化”城镇化模式,它通过规划和立法的均衡、资源的二次分布、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均衡、行政机构的分散化以及教育分享的多种选择等途径,推动了区域间及城乡间的等值化发展,防止了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在城市病防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至今仍然对社会平衡和正义发挥着正面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德国“去中心化”模式无疑为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家求解“城市病”提供了很好的逻辑经验。
德国的“去中心化”发展模式通过行政资源、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衡分布和区域城乡同质性原则,削弱了主要大城市的“资源中心”地位,促进了地区平衡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病”。
多中心的均衡发展模式是德国的特点
德国城市发展总特征是:单个城市规模小、数量多、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全国,形成均衡发展的城市圈。
德国虽有2000多个城市,最大的城市柏林才有300万人口,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有包括柏林在内的慕尼黑、汉堡三个。而300万人口的柏林比我们绝大多数省会城市都要少。其他都是1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均衡地散布在3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形成了“多中心”的均衡发展的城市化格局。除了柏林、汉堡等少数城市给人稍显拥挤外,绝大多数是环境比较幽静的中小型城市,那里商店、工厂、住宅区分布合理。德国从战后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为经济发达、生态环境宜居地的城镇化格局,不是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人口及资源涌向中心城市的“集中”模式,而是就地城镇化、城乡均衡的“去中心化”发展模式。如德国主要的行政机构、医院、大学和文化设施等公共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非集中在某一两个大城市。
过度发展大城市导致人口分布失衡,西部无法开发
同时,为振兴中小城镇,德国创造各种物质和文化条件,削减城乡和地区差异,满足当地居民合理的工作与生活需要。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每个住宅区的设施规划齐全,市场分布均衡,城乡发展没有质的差异。而这进一步引导了人口的均衡分布。
综上所述,任泽平宣称的“人口不可控”,和试图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站不住脚。.
究其所谓的“国际经验”,不过仅限于美国、日本和韩国三家。即使日本和韩国也在出台政策引导人口流出超级城市。因此,任泽平照搬国际经验,不过是照搬了失败的经验。
过度发展大城市已经带来诸多问题,如果再任由这种错误的思路,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社会将进一步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尾大不掉,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