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丰镇一中
古老的南阁,三百年前步出小城的门,甲午修建,上书肇豊。顺着官道,过三元桥达古营盘,那里有云城总兵派驻的兵。老爷关羽庙前的青石路,拦腰截断,盖了民居宅院。从此南阁象耄耋老人,无人穿越她的门洞。孤寂地耸立于荒郊野冢。
七十一年前的立春,一个叫贺龙的壮汉,带着灰戎装的兵,驻扎在饮马河畔的县衙门。架着眼镜的一群人,搬倒了南庙泥塑,掛脾绥蒙中学,招男女青年读书用功。从那时起南阁又返老还童。
七个月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一瞬。灰军装的部队撤出小城。古老的建筑低头不语,无言可声。一晃又是一春,鸟枪换炮,灰军服的部队二進小城,百娃举旗欢迎解放军。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阁楼上掛起金黄的铜钟。钟声悠扬响彻天空。
东方红,太阳升,南阁沐浴在阳光中。一群群膘壮的男姓,一伙伙俏俊的女生,在南阁前起舞,欢歌幸福的人生。阁是那个阁,荒郊己变成操场,空气中飘荡着朗朗书声。
威严的大门,代替了狹小的山门。幽静的寺院,殿堂,已荡然无存。那寄托我们希望的参大树,换成了四青挺拔的松柏常春。可我们的心仍在宽敝的大雄宝殿里林立的书橱间逗留,我们的念,仍徘徊在东配殿改成的教室中。
上世纪七十年代,丰镇一中的校门开到原耒学校后门的外面,正对大礼堂。这可能是为了展示礼堂宏伟的气势吧。可是進入学校,所看到的教室,宿舍都是后墙,连礼堂的正门也是座北面南,
这座堂煌的大楼,見证了历史的進程。在它的地基里,起重机吊起厚重的石碑记铭。南庙修建碑记和居士幕捐名文。三百年了,谁去讨论,谁去关心。
实验,图书和电教,都集中这座楼中。现代化的设计,展現在高耸入云的银色标杆,冲破电子运行放飞理想和青春。从莲台基上提升,愿新的一代比我们飞的更高,飞的更猛。
新文化的旗手,勇猛冲锋的人。他用犀励的笔,揭示人的劣性:他又以温柔的锋,歌颂世界大同。让莘莘学子向他那样,做文化战线的优秀战士,为人性的善良勇敢冲锋。
改革开放的设计者,民族的英雄。摸着石头过河,寻找更加富裕,美好的路经。不要怕跌倒,爬起来,攀登更高的峰。这是民族的希望,也是你个人的梦境。
这里蕴藏着几代师者的心。传道授业解惑,一代代艰苦传承。崎岖书山勤为径,浩翰学海苦为生。科学实验让你认识世界万物,电脑网络让你飞越环宇,登上月球火星。珍惜吧,珍惜来之不易的青春。珍惜吧,珍惜时代賦于你们的重任。
这座高楼的脚下,是我们当年的百米起跑点。平整的沙土跑道上,我们脱下珍爱的鞋,那是妈妈千针万线纳成的底,寒夜油灯下缝好的帮。赤脚奔跑,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传播着人类的科学结晶,传递着人类文明的圣火。
从一九四六,奔跑到二〇一七。71年的历程,象漫长的马拉松。我们在传递接力,我们在传递爱心。白发的学究寄希望于我们身上。土气的我们把担子,轻放在你们肩上。红色的跑道是你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
通过这道栅栏,可回到我居住的地方。二间低矮的平屋,让我常呆在你们身旁。清晨和你们在操场跑步,寒夜巡回于课桌之行。把青春留在这里,把希望从这里放飞远航。不忏悔,不忧伤。这是我们的职责,这是我们的衷肠。
当年,我们住在低低的一排排陋室,长长的木铺通炕。薄薄的被褥行装,微弱的炉火灯光。夏夜蚊虫在叮咬,冬晨在被窝穿衣裳。艰苦i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困难增强了我们的力量。从这里我们起航,飞出了家乡,飞去更远的地方。和红红的高楼怎可比量。
幽静美丽的长廓,掛满了励志的咏觞。那些贡献巨大的名人,那一位不经过苦难苍桑。坚定地走,向着目标前方。清华,北大,牛津都是你们的去向。
是华气香书,还是书香气华。书中自有香醇在,熟读诗书气自华。知识使你自信自立,知识使你善事如流。知识使你心胸广阔,知识使你料事如神。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珍惜流逝的读书时光。
唯一遗存的70年代建筑,汽车库。
作者:杨连,丰镇一中退休教师,丰川诗社会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