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无法驯服一个快乐的野孩子
“ 你永远无法驯服一个快乐的
野 孩 子 ”
本文作者:杜杜
一个人类小女孩,被整座森林养育着。小鸟教她说话,大熊教她觅食,狐狸教她玩耍,她是快乐的野孩子,直到“文明”的人类闯入她的“原始”世界,并强行把她带回“文明”社会。精神学家和他的妻子试图改变她的“原始”,让她适应“文明”。快乐的野孩子不再快乐,给“文明”的家庭制造了一片混乱,直到野孩子重新回到森林,“文明”和“原始”各自归位,互不干扰,“文明”和“原始”相安无事。野孩子自由了,精神学家和妻子自由了。
整本绘本以图画为主,辅以简练的文字,作者Emily Hughes运用大胆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呼应着标题里的“野”。图画向我传递了“混乱”的感觉,但森林中的“混乱”画面,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且恰当,使人联想到正面的词汇:自由、无拘无束。
人类社会画面中的“混乱”,会让人更倾向用负面的词汇来形容:乱七八糟,难以忍受。
这两种混乱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归根结底在于文明与原始的错位,或者说是文明越位了。作者通过图画,表达了对两种不同世界的怜惜,“放对地方,就是对的”。
这样的“野孩子”,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在孩子们喜爱的童书里,到处都能看到野孩子们,他们善于打破规则,乐于制造混乱,喜欢挑战权威。在这些故事里,他们的“野性”跟大人们的“文明”冲撞着,孩子们喜欢这些有“野性”的角色,在故事里与他们产生深深的共鸣,仿佛在和野孩子们一起,打破规则,挑战权威,同时勇敢探索着自由的边界。
《野兽国》里的身穿野狼服的Max,在家里一阵捣乱,挑战妈妈,朝妈妈大吼:我要吃掉你!被关进房间的Max,来到了充满野性的野兽国,感受到了短暂的快乐和绝对自由,最终放弃野兽国,回到了文明且充满规则的家中,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探索到了真正的自由。
还有《大卫不可以》系列里的大卫,还有《奥莉薇》里的小猪奥莉薇。
又例如《大箱子》中的派蒂、米奇和丽莎,三个小朋友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都因为违反了规则,被关进了一个漂亮的大箱子,大箱子里应有尽有,唯独没有自由。“连麻雀都可以叫,野兔都可以跳,海狸想咬树时也能咬,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孩子们的野性和对自由的向往,被大人以爱的名义,关进了大箱子。
谁说他们适应不了世界?童年就是天然的探索期,孩子们拥有整个漫长的童年去探索跟世界的相处之道。
那我们大人呢?
我们在孩子的身上,经常能感受到这样“野性”时刻,我们作为已经被“驯服”的成年人,常常无法接纳孩子们的野性,因为我们忘了自己也曾作为孩子,充满了野性。如果我们能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野性,或者作为养育人,能够适当给予孩子们制造混乱的机会,允许他们自由探索,那么我们作为被“驯服”的成年人,一定也能从中获得智慧,这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成人世界的问题。
我们永远无法驯服一个快乐的野孩子,把探索自由的机会还给野孩子们吧。
END
文| 杜杜
编| 流沙
书语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