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念】淋溶作用

1.定义

淋溶作用是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现象。

2.影响

(1)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

(2)被淋溶的土壤上层,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形成淋溶层。其中以灰化土的灰白色淋溶层最为明显。被淋洗的物质,除一部分流出土体外,其余则淀积于土壤剖面中。这样,在淋溶层之下形成淀积层。

(3)淋溶作用还会造成某些土壤物质随地下水等从土壤剖面中完全流失。

3.分布

湿润气候地区淋溶作用较强,而在干旱、半干旱区淋溶作用微弱或无淋溶。较高地形部位淋溶作用较强,地形低洼处淋溶作用弱或无淋溶。

试题链接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左图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右图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I B.甲与II 

C.乙与II D.丙与I 

【答案】1.A   2.D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地形与降水能影响有机质的积累,不是有机质的来源,BC不对;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主要来源,D不对。 

2.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地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次之,干旱层最薄,因此图中丙的淋溶层层居中,属于半干旱地区的,对应的植被为草原。草原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对应右图中的I,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