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包
痰 包
[概述]
概念 痰包系指生于舌下.结肿状如包囊,内有稠粘黄白色液如痰样,质软光滑,
故称痰包或舌下痰包。因痰包肿胀将舌推起,形如匏瓜(葫芦瓜)故又别名匏舌。本病
相当于舌下粘液腺囊肿。
痰包多因脾虚湿困.痰浊内停,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而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少年及儿童为多见。本病往往易于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
本。”《灵枢.经脉》篇说:。足太阴连舌本,散舌下。”因此痰包虽病变在舌,但关系密切的
脏腑为脾。
饮食劳倦伤脾,脾虚运化失健,津液停聚,痰浊内生,阻滞脉络,复遇热邪外犯,
火挟痰湿,循经流注舌下,逐渐结聚而成包块。因此,脾虚湿困,痰浊内停,是痰包产
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诊断] .
症状。舌下部有膨胀感,或有轻微胀痛,肿突如球状,妨碍饮食,语言不便.一般
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检查:舌下部,多在一侧舌下区肿突,呈囊状,囊壁菲薄,透过肌膜见淡黄色,肿
物常将舌推起,有时甚至扩展到颌下区。触诊时肿物柔软,光滑.有波动感,一般无压
痛。
[鉴别诊断] 痰包应与舌下血瘤相鉴别。舌下血瘤亦位于舌下,柔软光滑,其色深
红、与血脉相通,有压缩性,低头时肿物胀大.上仰时缩细,穿刺可抽出血液。与痰包
呈黄白色,破溃流出黄白色粘液,有明显不同。
[辨证论治] .
一、辨证
证候:痰包初起,多发于舌下一侧,渐渐增大,可发展至整个舌下部,肿突如球,
柔软光滑,呈淡黄色,一般不疼痛.若肿胀较甚,则有压胀感,可妨碍言语,饮食。痰包
若因外伤破裂,流出黄白粘稠蛋清样物,肿物可暂时缩小或消失,数天后慢慢长大如故。
全身可见胃纳欠佳,或痰多咳嗽,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如热困脾胃,则火毒壅盛,
痰包则呈淡红色,肿胀较硬,感觉不适或有疼痛,舌质偏红,苔微黄,口苦.脉数有力。
病机分析: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故痰包病变生于舌下;因舌底肌膜菲薄,呈
半透明状态,而痰包内容物又是黄白蛋清样物,故痰包表面呈黄白色,质软光滑;因痰
包胀大如球,把舌上抬,影响舌体转动,故可妨碍饮食及语言;因痰包为痰饮乘火流行.
凝注于舌下,聚积之物如粘痰样液,故肿物穿破后,流粘稠蛋清样液;病者可见胃纳呆.
或痰多,咳嗽,舌淡,苔白腻,脉弦滑等证,为脾虚湿困,痰浊内停之侯。
二,治疗 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脾脏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火
与痰湿凝结于舌,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聚而成匏。故治疗上针对脾虚,痰浊而制
订治疗措施。
(一)内治法 .
治则:燥湿化痰,清热散结。. 、
方药: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二陈汤为化痰行气利水之剂,以消除凝结之痰
湿;薄荷清散,黄连、黄芩清热解毒,共用有化痰散结,清热除湿之功。如胃纳差,可
配入麦芽、神曲以消食和胃。如痰包淡红色,肿胀较硬,可配入泽泻,车前子、胆草,
以清利湿浊热邪。如舌下痰包肿大如核.已愈又复发者,可服清热如圣散。方中用花粉,
山栀、连翘、牛蒡子、甘草、清热解毒消肿,荆芥、薄荷、柴胡清散以消结,枳壳行气
散结。全方共用有清热消肿.散邪消结的作用。若痰包反复发作,时间较久,口淡不和,
胸脘满闷,脉缓弱的脾气虚弱之证,可选用参芩白术散,以补益脾胃,行气渗湿。如溃
后染毒,痰包红肿疼痛,可用清热泻脾散,方中山栀、石膏、黄连、黄芩清泻肺脾之热
毒,生地凉血养阴,赤苓、灯心利水渗湿.诸药合用以清热泻火解毒.运脾利湿,而使
之痊愈。
(二)外治法 用消毒剪刀,在肿物中部剪破,挤出粘液拭净,去掉囊皮,缝好后搽
入冰硼散、珠黄散或珍珠散。每日搽3次,搽7-10天。以上三方、均有清热解毒,祛
腐生新的作用,搽之可促进敛口,防止复发。如染毒溃烂,可涂圣功丹,以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痰包术后可用银花、甘草煎水噙漱。
[转归及预后]
痰包处理及时,消毒严格,如无感染,一般很快痊愈,但该病是痰浊聚积,如生活
不注意,往往容易复发。
[预防及护理] .
护理上要注意口腔清洁,特别在痰包溃破后及手术剪去囊皮后,要经常噙漱,食具及
用具要消毒严格,以防感染;术后进食流质,应尽量避免使舌头转动.暂时减少说话;
预防上不宜食辛辣炙煿之物品,戒烟酒,以防止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