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和同可鉴人——《论语》悟读【320】
浩瀚文化洋为中用,
缤纷世界和而不同。
《论语》第十三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苟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悟读】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该楹联挂于乔家大院中堂西南院正院门楼。意思是读书即使没有成名,也会有高雅之谈吐和品德;行善积德不求回报,自然心安梦稳。
本章夫子阐明了“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两个概念,以之作为鉴定君子和小人之主要标准之一。
“君子”与“小人”,有着多种含义。最早是指等级,后来又指品级。君子,君之子也。君,可为国君,亦可为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唯有嫡子,即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君”,君的儿子即“君子”。
“君之子”作为嫡系,比之小宗之人,所受教育程度要好,要求之规格也高,占有之资源也多。如此一来,“君子”的修养越来越高,以至和“小人”差距越来越大。这里说言“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即“品格”;二是审美修养,即“品位”。品位和品格都是“品”,故“君子”与“小人”,就不仅意味着等级之差,也意味着品级之差。
“和而不同”是夫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三层意思:
其一,道德高尚的人,为了“和”之目的,争相亮出各自优秀方法,力图把事做得更好;小人为了一件事混在一块,各自各怀鬼胎,同床异梦。
其二,君子可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观点,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不讲原则,实际上也不求真正之和谐融洽。
其三,和而不同,即对上不盲目附和,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力图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不同意见,与他们和睦相处,相互切磋。同而不和则反之。
自古和同可鉴人。面对复杂之人性,世人需要的是擦亮自己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