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

         春天的脚步近了——今天23点34分,将迎来“立春”节气。丁酉鸡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春破土而出,青鸟以它的鸣声,告知我们岁月即将相隔。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大自然万物复苏。春争日,问候一声吧:春天,你好!

       立春三候,东风解冻
        
  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立春说“春”,岁之始也
      
 “春”字古作“萅”,象征草木之初生。《公羊传》中写道“春者何,岁之始也”,《尔雅》也有记载“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古人将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即“三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古代,每逢“立春”,皇帝和地方官员都要通过一系列“迎春”礼仪向老百姓“劝耕”,平民百姓也通过“迎春”礼仪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顺遂。立春,意味着每年农事的开始。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释名·释天》中记载:“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因此与“春”相关的词语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现象,如“春风得意”“春意盎然”“阳春白雪”“枯树逢春”等。
    
  春天是恋爱的季节。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勃发,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快乐。《周礼》中就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上巳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圣瓦伦汀节”都是在春季来到。
立春时节
节选自《四季小品-立春时节》/ 朱伟
  天寒到了极点,就立春了。
  立春是春破土而出。从冬至始,那是一种在皑皑白雪、冰冻三尺下不断孕育、冲动着的青青之力。它冲破还封冻着的地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寒月当空,当一切都在厚厚的冬被中熟睡时,反射着月寒的冰面悄然而被龟裂,镌刻着冰冷的大地素肌瞬间就被穿透,于是,当鸡鸣在远方树梢上飘拂的时候,我们就听到了那种神秘的啼啭。
  那是青鸟。按古人的说法,春便是在青鸟啼啭中重回我们身边的。在四季中,青鸟司启,丹鸟司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青取之于蓝,古人们说,它是西王母的使者,从西方飞来,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成的女神。
  青鸟以它的鸣声,告知我们岁月即将相隔,随后,我们推门出屋,发现凛冽的西北风忽然就变成和气娴袅的东北风了,那淡青已经抹到东方天边去了——青是春之标志,青春就由青鸟飞过梅香衔来。等青鸟飞回,杨花雪落覆白萍,夏就该在感伤中来了。 
  有意思的是,青鸟本来自西方,它的啼啭,却引导风移东方,吹醒万物。春对应五行中的木,风生木,木为生气之本;木生酸,酸为五味之始。那是自下而上之风,淡青是从解冻的地面,借着青鸟扇动的翅膀,点染到天边去的。
  在北方,此时冰河才刚被龟裂,鱼儿已经感知到暖意,争相拥挤到了冰面之下,群集而负冰,冰下已摇曳出万鳞缤纷。在南方,河水也还饱含着灰白的寒意,但那浅青已经潜隐进细纹横吹之中。
  此时,春水还瘦,白鸥还未来,蒲影尚深,但水边篱落忽横枝,竹风里忽然就渗入了青新,竹径枯叶间漏出的笋尖唤起濛濛雨丝,便雨风缥缈迷烟村了。
  一旦立春,飞雪已像轻盈的梦蝶,开始传递还乡的暖意。它们翩翩追逐在被雨风洗净的屋瓦上,又款款旋融进被细纹染绿的池心里。在雪蝶飘飞中,结穗的檐冰开始滴溜了,那滴溜被玫瑰红的阳光照成珠线,珠线相连而为水帘,风吹帘动,珠红点点,琳琅满目。
  此时田野尚还袒露着,但已散发出初醒的唇香;岗上的荆丛在不知不觉中繁密成了青紫丛丛,且有了青涩的气息。风拂动那些垂柳的柔枝,柳眼已经含金,短茸已经含风。而在那些高耸的树梢上,栖鸦已经乱了,一片呼哨,天色便变成含情脉脉的了。
  立春之美,没有桃花肉红、萱草绿肥的艳俗,完全是一种淡雅的静静等待着的含蓄美——此时东风已蓄满了霁青色,残雪虽还未消尽,背阴处还留着浅蓝之光,但早梅已经在山坳中疏影横斜,占尽了风情。
  冰销泉眼汩汩,水泉已经晶亮晶亮地在返青的石隙间蜿蜒,流经之处,星星璀璨,草芽实际已经密集在枯茎之下了。迎春花还未结蕾,但风已经吹干了山里的寒湿;蛰虫们还未出土,但一个个细小的孔洞都已经钻通。
  鸢在高处,羽毛正翔风;鹊在枝头,已经窝在筑实的巢内喜噪暖巢了。
  二十四番花信风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我们常说的“气候”,“气”指一年二十四节气;“候”便是气中的日程。一气是十五天,一候是五天,每一气有三候。 
  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节气用语。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 
  所谓花信风,就是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风。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 
  根据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说》云: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到了谷雨前后,就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经过24番花信风之后,节气立夏到,夏季来临。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三候,每候五天,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时期,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一候:迎春
  迎春花,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唐-白居易)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迎春花(宋-刘敞)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
  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
  二候:樱桃
  樱桃花是樱桃树的花,和我们常说的“樱花”不同。从植物学角度讲,它们是接近的两个种属,都是蔷薇科李亚科的植物,樱花属于樱属,樱桃属于李属。
  樱桃花下(唐-李商隐)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夜看樱桃花(唐-皮日休)
  纤枝摇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
  三候:望春
  望春,别名辛夷,即木兰科的白玉兰,也指木笔、紫玉兰,是玉兰科望春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中部地区,现在全国广为栽培。其花蕾及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其花大清香、洁白美丽,是珍贵的观赏树种。
  玉兰(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雪中玉兰花盛开(清-查慎行)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图、文综合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