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伪像:彗星尾征和振铃伪像
到今天,还有在很多的文章和教科书中都将“彗星尾征”和“振铃伪像”混淆了。早期的教科书征确实吧两者当做一种情况来分析,不过后来的实验研究表明,两者在形成的机制上有很大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理清一下。
即使对于经典教科书中关于“彗星尾征”的形成机制的解释,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彗星尾征”是指在小的强回声后方出现的逐渐减弱的平行的强回声,由于信号逐渐减弱,整体上呈现“V”形。
图1 甲状腺胶质囊肿内部胶态晶体后方的“彗星尾征”.(有奖问答(9)答案:胶态晶体)
教科书上关于“彗星尾征”的形成机制描述认为:“彗星尾征”是由于小的晶体或其他强回声结构内部出现的多重反射的结果。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不过,关于形成内部多重反射的相邻界面的解释都非常牵强:教科书上一般都讲是强回声与邻近的结构(比如管壁)之间形成的多重反射。我认为这种描述是不确切的,比如图一中的强回声周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其他的强回声界面。
我认为,这些强回声结构在形态可能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超声波实际上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结构的内部发生了多重反射,而无需邻近的其他结构参与。那么,这些能够产生 “彗星尾征”的强回声结构可能会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呢?
可以想象猜测一下,它们应该具有比较规则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垂直进入这两个面的超声波才能够在内部发生多重反射。(图1)
图1 至少有两个平行面的结构才有可能在内部形成多重反射。
那么,事实上是这样吗?我们可以考证一下。
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形成“彗星尾征”的强回声有胆固醇结晶和上文图一中的胶态晶体。利用谷歌搜索可以轻松搜索到胆固醇结晶和胶态晶体的空间结构。
图2,图3 胆固醇晶体的结构,呈现为极其规则的平行四边体。
图4 某种胶态晶体的电子显微所见,呈现规则的层状排列。
同样,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他不会形成“彗星尾征”的一些小的强回声结构的微观形态,可以发现它们都不具有两个平行的面。比如:尿酸盐晶体和砂粒体。
图5 尿酸盐晶体的结构呈现为针状。
图6 甲状腺乳头状癌内的砂粒体呈现为同心圆的的结构。
当然,相邻较近的两个强回声界面也可以形成彗星尾征,这些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如肝前游离气体产生的“彗星尾”征,是由于气体与壁胸膜间的多重反射而形成。
图2 肝前游离气体产生的“彗星尾”征,后方逐渐衰减且边缘不干净。
振铃伪像的形成机制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它实际上是一种共振现象。
图7 胃肠道内的气泡形成的振铃伪像
1985年Avruch L, Cooperberg PL.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当数个气泡(通常是四个)紧贴在一起构成四面体时,其内包裹的液体面会形成一个喇叭口样,当入射超声进入喇叭口内时,在喇叭口内的特定部位就会发生共振,这就是所谓的“喇叭口放大效应”。这时这一结构就会作为一个新的声发射器不断产生连续超声波,这种信号返回探头,就会表现为条带状的强回声,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不会衰减。
图8 振铃伪像产生示意图。
“振铃伪像”的一个实用的具体例子是肺间质水肿是超声检查显示的所谓“B线”(图10)。水肿的间质在近胸膜处形成被肺气包绕的喇叭口(图9)。“喇叭口放大效应”就会产生明显的无衰减的条带样强回声,可以作为肺间质病变的诊断依据。
图9 间质水肿时的胸膜处的“喇叭口”示意图
图10 肺间质水肿时的 B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