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习俗之过春节(四)
卖风车的
风车是春节期间老北京庙会上卖的一种手工制作的玩具。老北京的风车又叫“吉祥轮”。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传说,但在传说的故事中都有“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的寓意。北京的风车色彩十分艳丽,红、黄、蓝、绿,耀眼得很,风一吹发出啪啦啪啦清脆悦耳的声音。
风车是用高粱秆骨架、黏土做成的泥鼓和风轮组装而成的。第一步是用高粱秆做骨架——把高粱秆折成 “甲”字形、“申”字形等形状的架子,然后打孔,用竹扦把各个部件插装成一个整体固定住;第二步做泥鼓——用黏土揉成条形弯成圆圈,自然风干后,在其一面蒙上牛皮纸用胶粘牢,这样就成了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小鼓;之后用彩纸做风扇叶,一条一条地粘在用竹条弯成的轮形上;最后把风轮和小鼓插装在框架子上,再用皮筋扭几圈,中间别一根小竹棍,风吹风轮,带动小竹棍敲打鼓面嗒嗒作响,清脆小鼓声可以传得很远。
春节逛厂甸的人一般都要给孩子买个风车,回到家把风车朝西北方向绑在树枝或屋檐上,西北风一吹,哗啦哗啦响起来。这是老北京过年的声音记忆,风车响起春节的味道就来了。曾有人把过春节时的鞭炮和风车联系起来,写成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上联写“炮竹声声除旧岁”,下联陪“风车阵阵迎吉祥”。
卖风筝的
风筝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周时期就已出现,距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到南北朝时,人们利用风筝传递信息,隋唐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人们已经把放风筝当成室外的娱乐健身活动了,北宋《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情景。公元十世纪风筝传到了韩国、日本,十四世纪传到了欧洲,可以说风筝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据说西方发明飞行器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中国风筝的启发。
风筝最早叫纸鸢,后来人们在纸鸢上加上竹子做的笛哨,风吹竹哨发出筝鸣声,故而改名为“风筝”,意为会发声的纸鸢。
由于文人墨客对风筝的喜爱,风筝在扎制、裱糊、绘制上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相传曹雪芹就有制作风筝的癖好,所谓“曹家样”至今仍有流传。风筝上的装饰画以吉祥祝福寓意的图案为主,把燕子、蝴蝶、蝙蝠、蜻蜓等加以变化、变形,成为图案式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审美情感,游戏中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就四个字“扎、糊、绘、放”。制作风筝,要先用竹批儿扎制骨架,用纸或绢裱糊,然后在上面绘制人们喜爱的吉祥图案,纸要选用有韧性、结实的纸材,像高丽纸就很适用。放风筝以春天为最佳季节,北京春天多风,又很和煦,因此春节厂甸庙会卖风筝的摊位就特别多。卖风筝的小贩把风筝拴在木架子上供人们选购,风筝的样式繁众,以沙燕最多,还有蜻蜓、蝴蝶、老鹰、黑锅底、刘海戏金蝉、蜈蚣等。
燕京自古就有“春明放纸鸢”的习俗,我们小时都对放风筝有着极大的兴趣。我家院子大,放风筝前先攘一把土辨明风向,风筝要迎着风才能放飞,有时风小就用长长的竹竿把线挑得高高的,要超过房子的高度才能抖起来。风筝飞得越高,就飞得越稳,我想大概是因为高处气流稳定的原因。风筝收回时最容易剐在树枝上,或一头栽下去,这些险情我在放风筝时都经历过。(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