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分析在污水厂工艺管理中的应用(八)
一个污水厂在氨氮指标达标的情况下,也是可能出现各种工艺问题的,比如上周我们说得第17项,就提到了可能出现的高沉降比的问题,这一期公众号会继续围绕这种情况进行详细的向下分解的流程说明。
速查17:曝气池或者二沉池表面有棕色泡沫。
接流程图的第15和16项,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的五分钟的沉降比> 80%,并且曝气池离心分离的固体浓度小于4%,这种情况下,要通过两分钟稀释的沉降比分析表明沉降缓慢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判断是否由于曝气池中过多的丝状细菌生长所致。在前面这两项通过符合后,要注意观察曝气池或二沉池中的表面的棕色泡沫是否有过多堆积的现象。如果出现大量的泡沫堆积,可以表明这是曝气池环境中出现低F / M情况下的生物泡沫。
曝气池上通常观察到浅棕色或者棕褐色泡沫。这种泡沫有时会因为曝气池的池面上的混凝土框架结构造成泡沫不能流动,被困在曝气池的某些区域中,不断的积聚并变暗,受到阳光照射和风干作用,泡沫的表面会慢慢变干,在曝气池的一些区域里形成类似于“漂浮的土壤”的厚厚的泥层部分。
二沉池泡沫:一般情况下在曝气池中产生泡沫后,泡沫会随着出水进入到二沉池中,并在二沉池中漂浮在池体表面,受到二沉池内浮渣挡板的围堵,最终覆盖到整个二沉池表面。下图可以看到,二沉池的出水堰板阻止了泡沫从二沉池表面流出的情况。
速查18:曝气系统中的生物量过多,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
一般来说通过离心分离的正常的活性污泥系统的浓度范围为2-4%(体积比)。在曝气池离心的污泥体积> 4%的曝气池系统内,可能会由于活性污泥浓度高而开始出现缓慢的沉降速度。在日常管理中,这需要管理者对其进行调整,需要逐步增加活性污泥系统的剩余污泥排放量,缓慢的减少曝气池中的生物量(这里一定要强调我们需要慢速调整,任何工艺调整不能以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而是要以中医调理的方式进行)。通过逐步增大的剩余污泥排放,逐步减少曝气池中的生物量,直到达到所需的污泥浓度和沉降比。
在运行中,运行人员要对本厂内的剩余污泥排放量进行确定,这是为了保持曝气池中足够的活性污泥浓度,以保持有充足的微生物量以实现硝化的过程(曝气池出口氨氮<5 mg / L),同时还要控制曝气池内产生过多的活性污泥,避免造成二沉池内的活性污泥的沉降比上升(在二沉池中5分钟的沉降比SV5>80%),导致二沉池出水带泥。
因此在实际的运行中,工艺人员需要精准的控制曝气池内的运行参数,比如合适的微生物量,既要为水中的各项指标能够其充分反应来提供充分的浓度,而且不会造成二沉池沉降比上升造成出水带泥的情况。在曝气池污泥浓度的分析中,一般来说合适的比例,简单的判断是利用离心机离心后的曝气池活性污泥固体物质浓度通常在2%至4%(体积比)之间。当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增加到这个值以上时,需要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以保持合适的污泥浓度。但是如果剩余污泥量排放的太高,则曝气池中微生物浓度的大幅度降低,就会导致将曝气池出口的的氨氮浓度增加,这个可以通过检测很快的判定,也就需要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监管化验。当然在北方地区的污水厂内,冬季运行期间,随着进水有机负荷的增加或者曝气池内水温的降低,就需要工艺管理人员通过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提高污泥浓度,保证充足的微生物的处理。
速查19:曝气池内溶解氧长时间<1 mg / L。
通过速查15、16、17我们一步步延伸下来, 如果曝气池内的五分钟沉降比> 80%,则沉降速率太慢。继续检测曝气池离心检测固体浓度小于4%,两分钟的稀释沉降比测试表明沉降性能差,并且再通过观察曝气池表面没有大量的泡沫堆积。这时就要考虑是否出现的低溶解氧的情况。因为产生丝状细菌的一个较常见的曝气池环境是在低DO浓度。这个是与通常会产生棕色泡沫的低F / M环境不同,低溶解氧环境通常不存在大量的厚实的棕色泡沫在曝气池表面堆积的情况。曝气池处于低溶解氧环境(注意不是低F / M环境)的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是曝气池混合液出口的中的氨氮数值可能大于5mg /L。
为了正确检测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化验人员需要使用溶解氧仪,检测溶解氧浓度并做好日常检测的记录,统计曝气池内溶解氧浓度<1 mg / L出现的时间。因为进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曝气池末端的DO不一定总是保持在2 mg / L以上。但是如果检测到曝气池中溶解氧的浓度保持在1mg/L以下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诱发低溶解氧的丝状菌生长。运行管理人员通过每天检测并记录曝气池DO的数据,会对污水厂的活性污泥的系统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确定是否存在低DO的丝状菌生长环境。
建议污水厂内进行每日的溶解氧变化的曲线和甚至周末和工作日的溶解氧浓度曲线,以获得曝气池在日常运行中的完整的溶解氧分布图,从而更好的管理曝气池内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9、碳源投加的计算
10、污水厂的碳源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