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诵 | 方明诵咏李商隐《雨夜寄北》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方明   雷声

撰文/制作:雷声

巴山秋夜。

大雨滂沱。
昏暗的灯光下,游子小心翼翼地展开妻子从遥远的北方故乡寄来的书信,心里漾起一股暖意,一下驱走了深秋雨夜的寒气。
“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妻子殷切地问他:“家里人都时时刻刻盼望你回来呢!”
妻子的信深深地触动了游子的相思。他抚摸着书笺低首沉吟:是啊,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我何尝不想早日归去跟家人团聚呢。但是,为了谋生,我不能不终年在外奔波。作为一个幕僚,我更是官身不由自主,又怎能有准确的归期呢!
丝丝惆怅,涌上心头,而窗外凄凉的秋雨更加助长了游子的相思。他不禁想到,假使现在是在家里,和久别的妻儿对坐窗下,一面剔剪着灯花,一面畅叙离情,那么眼前这种凄清的景象,不是也会染上欢乐的色彩,变成愉快的话题吗?然而,在目前,这却是他不能实现的空想。现实的巴山夜雨,还不能变成想象中的巴山夜雨,因为何时归去还是遥遥无期啊!
想到这里,游子拨亮灯花,展纸,研磨,提笔,写下一首七言绝句《雨夜寄北》,寄给远方的妻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游子就是李商隐,一个生活在晚唐牛李党争夹缝之中的忧郁多情的诗人。
盛世大唐,诗星如云,李商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他自称是李唐王室之后,十岁丧父,靠给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在贫苦中度过了童年。
他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但很少有师长选他的诗教化子孙,很少有人能清晰明了地解读他的诗;
他是诗人,更是情诗高手,一生写有500多首诗,而爱情诗就有100多首传颂至今。每一首情诗都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幽诡凄艳,情浓浓,愁悠悠,让人不忍卒读,被誉为情诗王子。
他是情圣,爱过宋华阳,爱过柳枝姑娘,39岁时,妻子王氏病逝后他终生未娶。晚年,他用一系列的无题诗,独自品味那一樽五味杂陈的爱情鸡尾酒。

唐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参加吏部考试谋官职,未如愿以偿,只好来到离长安五百里的泾州,在幕府担任从事。在这里,李商隐遇到了他的第三位爱人——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成婚后,生活虽清贫,但夫妻琴瑟和谐。“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为了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李商隐婚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离家,夫妻聚少离多。在这天的夜雨中,诗人万般思念化作笔下的浓浓柔情。

《雨夜寄北》是李商隐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夜雨寄内”,的“内”就是内人、妻子。因为李商隐当时旅居巴山,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南江县北,而家在河内,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北部,所以说“寄北”。现传李商隐各种版本的诗集中,则将这首诗的题目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诗人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因此,就把“剪烛西窗”或“西窗话语”用作怀念朋友的典故。实际上这是误用。就诗的内容和语气来看,显然是解作寄给妻子更妥当一些。
《雨夜寄北》是一首朴素无华的小诗。整首诗明白如话,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这在李商隐的诗里是不多见的,他大部分作品以词采“华艳”着称,而《雨夜寄北》这首诗短短四句只是娓娓道来。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是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代信的诗。诗人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归期是何日,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比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这一句是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诗人羁旅之愁,离别之苦,思念之切,跃然纸上。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写实写景,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自己的心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氛: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诗人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三个字,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诗人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在这里,诗人绝不是单单写景写环境,而是借助“巴山夜雨”这个能够寄离人情思的景物,表达对妻子的无限思念,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透过这一句诗,人们仿佛看到,在秋雨绵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雨水,诗人独自倚在窗头凝思,想着此时此刻生活在家中的妻子的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独自咀嚼着孤独。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之夜。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是虚写未来情。在秋雨绵绵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夫妻恩爱之情。当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厢房的窗下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时,忘记了时间而至深夜,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但他们仍有续不完的离情。于是,他们一起剪去烛花,继续言说重逢后的喜悦。这种相见时的喜悦与离别时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感动着读者的心。在这里,诗人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的“共剪”,一个是语态的“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夫妻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原来,这美景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在《雨夜寄北》这首诗中,诗人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一般说来,近体诗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可是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好像刻意地重复着“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而“巴山夜雨”也确实成为全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意象。这一意象在诗里出现两次,但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是在“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是诗人现实中的背景。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巴山,这里代指蜀地,在李商隐时代,还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一如巴山夜雨,池中秋水,淅淅沥沥,在心头漫溢。
行笔至此,那凄苦的秋风秋雨,似乎已浸透纸背,寒入骨髓。然而,诗人此时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而此处的“巴山夜雨”,是在想象中,拉远成一个淡淡的记忆——那迷蒙阴冷的秋夜,仿佛只为烘托西窗下这摇曳的红烛;那巴山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只为此时耳畔的喁喁私语伴奏。同样的巴山夜雨,瞬间变得如此温情脉脉,令人怀念。幸福也许就是这样,它需要对比、需要映照,在与过往不幸或者愁苦的比照中,现时的幸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而幸福在李商隐这里,就是与爱妻共剪西窗烛时,依偎一起遥望巴山夜雨。在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是在“此时”遥望“彼时”的幸福,因为巴山夜雨还没有从现实的背景转化成回忆的背景,他只是在此时想象着、憧憬着自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以那样的方式,幸福地遥望此时。但即使只是一种对幸福的遥望,也已经让诗人沉浸在某种幸福之中了。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也因此被抹上一层诗意的美丽。

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在《雨夜寄北》这首诗中,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想想,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然而,诗人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在艺术特色上,《雨夜寄北》结构非常严密,而且极尽回环曲折之能事。前两句叙述现实,后两句悬想将来。“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何当”一词,紧扣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情。诗人用简朴的语言,抒发着真切的情意,将痛苦与喜悦交织在一起,变幻着时空,千百年来折服了多少读者。

再有,《雨夜寄北》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在首句中两见,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归期”,促丈夫早归;己答“未有期”,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四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客观中的实景,紧承己答;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归后与妻子的谈资,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这首诗有意打破了近体诗要避免字面重复的常规,“期”字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复出现,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人读来只觉其思绪缠绵曲折,而不觉语句重复。

《雨夜寄北》构思新巧,迭宕有致,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诗人绝大部分的诗词所表现出来的词藻华丽、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质朴自然,是诗人即兴写来,语言虽朴实,但却有着无穷的感染力,同样具有“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奠定了李商隐唐诗大家的地位!

(2020年11月22日写于大都锦湖园)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朗诵者简介:

方明,1941年出生,本名叫崔明德,北京人。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播音指导,并任中国播音学研究会会长。1956年10月入中央广播事业感技术人员训练班学习无线电发射专业,1958年4月调至中央控制室录音科任录音员,1960年4月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1961年,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肄业。历任中央台播音部副组长、副主任、主任播音员。曾被推荐为第五届全国青联特邀委员。1985年曾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承担了陈毅、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人治丧期间的主要播音任务,多次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和阅兵实况转播工作。除参加日常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播音及教学工作外还经常参加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及阅兵、重大仪式的播音转播工作。参加播音的许多节目曾获得“亚广联文化基金会奖”、“全国首届录像片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杯”一等奖”、“1992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播音主持作品政府一等奖”等各种奖项。如《流水操》、《清明上河图》、《黎明前的交响》曾获“亚广联文化基金奖”;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