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禅宗一一怀疑论者的终极家园

青年问禅师:“什么是禅?”

禅师不答,从衣袖中摸出一只大鸡腿香喷喷的啃了起来。

青年恍然大悟:“大师您是想说打破内心束缚,不着外相是禅吗?”

禅师说:“破个屁,你看我吃鸡腿你不馋吗?”

据说禅宗起源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这个说法源自大乘佛教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和南宋普济禅师编撰的《五灯会元》。尤其以《五灯会元》中的描述最为精彩:

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存疑,不过这种莫逆于心,相视而笑的感觉,很有画面感好不好。所以,孙师傅宁愿相信它是真的。

这个“拈花微笑”的故事不但说明了禅宗的起源历史,还与禅宗的本质与传道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禅宗的要旨正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有首偈颂非常形象的说明了禅宗的这一要旨:“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其实不单单在纸上寻不到禅宗的佛法,在任何外在的事物上都是找不到的。因为它认为真理只与人自己的心有关,外在的事物都是无法被我们客观认知的。而这,正是皮罗派怀疑论(Pyrrhorist Skeptics)的典型特征

怀疑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无法认识心灵之外的世界,我们所能判断的仅仅是事物如何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不能判断事物的真实存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每种意见都存在同样权威的理由来支持或者反对,不管问题时什么,正反方永远势均力敌,这也就是二元觉知带来的必然结果(想要定义一个事物必须以它的相反面进行边界限定),所以怀疑论者对于外部世界的任何知识都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即“悬搁判断”。

怀疑论者的理由是什么呢?

公元前后,继承了皮罗学派思想的埃涅西德姆及其门徒们制定了“十式”来批判独断论者,比如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等,作为真理标准的感官知觉以及作为获得真理的手段的逻辑推理都不可靠。“十式”如下:

1.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感觉方式。动物的构造是不同的,同一种动物如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如在红绿色盲看来,红色和绿色在他们看来与正常人截然不同。

2.各人的身心和所观察的事物及其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3.同一个人的不同感官,以不同方式感知事物时,它们的结果是彼此自相矛盾的。如在一块着色的板上,眼睛看起来时是有隆起的什么东西,但对触觉来讲却不是这样。

4.人的身心在感知事物时,随着时间和身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认识的主体内的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5.人在观察事物时,由于方向和距离的不同而不同,会获得不同的结果。

6.对事物的认识是凭借空气等的中介的,由此必然会对同一对象造成不同的感觉印象。如在强烈阳光下的气味,和没有强烈阳光时的气味是不同的。

7.事物的颜色、温度、大小和运动等,都是处在永恒变动之中的。如透明的玻璃,一旦碎了也就不透明了。

8.一切感觉都是相对的,彼此影响的。

9.人对事物的印象,由于重复与否而导致到深刻与否。

10.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有不同的信仰

据说皮罗将一切都至于怀疑之下,与万事万物都保持着距离,因此总能保持内心的宁净。有记载称他由此在海上遇到暴风雨,全船的人都非常惊慌,但只有皮罗面不改色镇静非常。他说:虽然有暴风雨,但船上的猪还是气定神闲的吃着东西,在保持内心宁静的这件事情上,人类还有很多要向猪学习的地方。

当然,仅仅是形而上的怀疑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办法运用它,甚至起到反作用,把自己陷入不可知论的陷阱里。而禅宗的修行方法却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给出了步骤、做法,还给出了修行的终点所能达到的状态。所以总的来说还是中国人牛掰,外国人都是嘴炮王,我们都是实干家。

禅宗前期“以心印心”的修行方式就不多做介绍了,因为实在是太玄幻,孙师傅也完全搞不懂。后来据说禅宗大德因为徒弟们根器太钝,只能开发出“看话头”、“参公案”的方法来引导大家入门。

其实“看话头”也好,“参公案”也罢,它们的主要作用或者说目的,是为了破除人们已经固定僵化的、习以为常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因为有“我”“我的”,那么必然就有“非我”,“不是我的”,这种对立的思维模式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和痛苦。

而当我们时时刻刻以怀疑的眼光观察、过滤所有看见的,听见的,感受的,思考的等等现象(这就是禅宗的生疑情)时,慢慢的就会产生一种与周围世界的疏离感。而这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在长时间持续的进行的时候,人格和情绪就会开始解体。

人的注意力是单线程的,正常人面对外界刺激会产生条件反射般的趋乐避苦操作,并且表现出各种情绪(喜怒哀乐等)。而践行怀疑论的禅宗修行者会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待各种刺激,这是一种强迫性的自我审视(时时在觉,刻刻在观照),这会有一种强烈的体验:只有这个观察者视角是真实地,其他所有都是虚幻的,都是如梦如幻的存在。

所以,最终将达到以下的成果:

1.情绪解体:在有意的训练下(每一个外来信息刺激,都要“过一下脑子”),负责情绪的大脑右脑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都会被抑制,从开始的刻意为之到之后的自动化进行,任何情绪产生后第一时间就会被观察并随之消除。没有痛苦和快乐,内心只有深深的寂静。

2.人格解体:从显意识到深层潜意识,无论哪个意识层面,“自我”(ego)已经被干掉了,所以已经不存在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自然就没有一个“我”来承受痛苦,也没有什么“我的”东西可以失去。因此会有一种深层次的安全感。

这一点在泰国最有名的法师--佛使尊者的著作《人类手册》中就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载。他是这么写的:

第八章圣者和熄灭烦恼

阿罗汉的心理状态

初三级的圣者,依然会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波动,但是阿罗汉的阶段对任何的事物都不再感兴趣,不再好奇波动了,因为其心境已灭尽了对任何事物的渴求、恐惧了,也就是已彻底熄灭了一切烦恼,而不再贪求、厌恶、恐惧、挂念、猜疑,对某种事物已不再疑,不再好奇,他的心识已自在了,不再有任何事物来欺骗、引诱着而生起那好奇波动。不论是引诱他去迷恋的色、激愤、嫌恶、憎恨或恐惧,一切都没价值了!因为他的潜意识对一切已不再贪爱了,已灭一切的疑了!
......甚至那极为危险的事件,被雷击中了,也不再受其影响,不会再有波动了,因为已不再有贪生怕死的感觉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于色。或世上有什么新发明,如原子弹等,他也不再感兴趣、不再好奇了,因为对他来说一切都已没有意义了!他也不必去知道某种事物会带来些什么,因为他已无所求! 因此,在任何情形下,他的心都不会再波动了,他清净、寂静的心境是人们无法猜想得到的。至于我们这些有着烦恼或结的人,都随时随地的准备着,任随那无限的引诱而波动,这是使我们对事物产生波动好奇的原因。这种感觉在增加着,无止境的支配着我们。令旧的工作尚未完成,就想要做新的事物,永无止境的做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