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一盘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那些经典名词-流派篇
1.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2.太康诗风/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左思等为代表。太康诗风的特点是热衷拟古,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除左思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内容,成就较高外,大都有形式主义倾向,内容稍显贫乏,追求华美的词藻,注重艺术形式技巧。陆机、潘岳发展了曹植的“词采华茂”的一面,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3.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诗品》。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4.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永明年间聚集在竟陵王萧子良的鸡山西邸的八位文士,分别是萧衍、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在西邸的诸文士中,“陵八友”的文学成就较为突出、在当时名声也最高。谢眺在“竞陵八友”中文学成就最高,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其擅山水诗,诗具有清新流丽的风格。沈约的诗长于清怨,王融的诗词美英净,萧衍的诗作以言情和禅悟道为主,成就不高。范云诗文兼擅,文思敏捷,萧琛朗悟而有才辨,任昉、陆则以文笔见称于世。“竞陵八友”和周颙等人在创制“永明体”和推动新诗风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5.北地三才(“温邢”“邢魏”)
是指北魏末至北齐时期文才突出的温子昇、邢邵和魏收三位诗文作家。温子昇擅写碑版之文,行文多用排比对偶,雕饰而不浮艳,近于东汉文章的气格。邢邵的诗内涵较深,表现力丰富。魏收颇有文采,工于诗赋,现存诗作多效仿南朝风格。以“北地三才”为代表,这时期北朝涌现出的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都对南朝的诗文进行模仿,尽管他们的整体艺术成就难与南朝相比,但这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
6.白话诗派
唐代以王梵志和寒山为代表的僧人诗派。这是一个游离于主流诗坛的诗歌流派,以僧人为主数众多,以佛教思想讽世劝俗。从诗风上说,承接民歌和佛教白话文体的传统,以口语写作叙述和议论通俗易懂,受众主要在民间。这个诗派在当时和后代都有深刻影响,王维、顾况元稹、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以王梵志为代表的通俗诗派的影响。唐代白话诗派不仅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的佛教文学运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白话通俗文学的演进。
7.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8.边塞诗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9.元白诗派
是中唐时期以元稹、自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以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是对杜甫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他们除在诗歌语言通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外,还通过诗歌咏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新乐府》等,元稹的代表作有《乐府古题》等。
10.“三十六体”
指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华丽浓艳的诗文风格,因三人皆在兄弟中排行十六,故有此称。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不少作品无异于文字游戏。在创作技巧和文风上,他们的骈文则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更为华丽浓艳,其中以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11.苦吟诗人
主要指贾岛、姚合及其追随者,他们的诗作代表了晚唐普遍的创作风尚。苦吟诗人大都将生活情趣转移到吟咏日常感受及亲友唱和上,并且苦吟成癖,以徘徊吟咏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多方面审视自己的贫穷、窘困、闲散,对情与景进行深刻挖掘与雕琢,从而创作出“清新奇僻”的诗。其缺点足诗境狭窄,有句无篇,缺乏博大深广的情怀。
12.“温李”
指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两人的诗在当时齐名,诗风也有近似之处,因而并称“温李”。金人元好问在《黄金行》中写道:“笔头仙语复鬼,只有温李无他人。”就二人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而言,温庭筠不如李商隐,李商隐以其诗歌情调的朦胧幽美、内涵的多义性和风格的凄艳浑融,卓然成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而温庭筠的诗多在艳丽中带有浓厚的世俗乃至市井色彩,鲜明地表现出晚唐风尚。
13.南唐词人
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
14.辛派词人
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15.宋初三体
指以宋初出现的以徐铉、李昉等诗人为代表的白体;以魏野、林逋、寇准等诗人为代表的晚唐体;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体。从白体、晚唐体到西昆体,宋代诗人先后在唐代诗歌中选择白居易、贾岛和李商隐作为学习的典范。它们都是晚唐五代诗风的延续。
16.“白体”诗人
是宋初效法自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宋初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显然,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诗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17.晚唐体
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他们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其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是晚唐体的盟主。
18.诚斋体
指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艺术风貌,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身在客观事物上,他笔下的草木虫鱼乃至山水风云无不具有知觉和情感,无不充满生机和灵性;要素之二是杨万里作诗想象奇特,但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或天矫奇崛的结构,而是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语。代表性作品有《晓行望云山》、《小池》等。
19.江西诗派
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20.江湖诗派
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21.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李即为六君子)
北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在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最欣赏和重视此四人。这四位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但不意味着他们或他们与苏轼可以统称为一个文学流派。实际上四人的造诣各异,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秦观的词专以纤丽婉约见长,只有晁补之的《摸鱼儿》等个别作品中还能看到一些苏轼的豪放词风。
22.豪放词派
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豪放派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该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品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辛词回荡着铁马金戈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骏发踔厉,充满豪情。豪放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23.婉约词派
是我国古代词人的两大流派之一。该派的特点是多以男欢女爱为题材,善于抒写委婉细腻的情思,风格含蓄蕴藉,委婉曲折。晚唐、五代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可谓最早的婉约词派。宋代晏殊、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吴文英等都是婉约词派的著名词人。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工于音律,善于创调,章法多变,题材狭窄,艳情和羁旅之愁几乎占据他《清真词》的全部内容。婉约词派一直延续到晚清,影响很大。
24.格律派
“格律”二字,指创作诗词所依据的格式与规律。古诗之格律,包括声韵、对偶、字数、句法等,凡重视这些格律的一派,即称格律派。然通常所谓格律派,多指宋词中之格律词派而言。词本协律合乐之文学,北宋时作词已渐不协律,至于苏轼,由于才情奔放,往往以诗为词,更不守词中规律,于是词与音乐渐趋分离。为恢复词之音乐性,因而兴起了格律古典词派。宋徽宗曾颁布大晟乐,诏周邦彦提举大晟府。邦彦作词,下字用韵,皆有精密法度,格调音律,最为严整,实为此派先驱。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皆为格律派翘楚。
25.玉茗堂派
明代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一个戏曲流派,因汤显祖斋名而称之为“玉茗堂派”,或以汤显祖是临川人而称之为“临川派”。玉茗堂派剧作家主才情,注重剧作的“曲意”,不拘音律,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之事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无边文采,是他们孜孜以求的重要方面。临川派以汤显祖的创作成就最大,此外还有孟称舜、吴炳等人。
26.台阁体
明初上层官僚间所形成的一种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是台阁重臣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身居朝廷高位,当时社会政治又无太大的动荡,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流连光景,歌咏太平,雅正平和而雍容冲淡,表现出陶醉悠然的满足心态,体现了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
27.唐宋派
明代散文流派。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28.公安派
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29.江左三大家
指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因他们都是江东人而得名,三人文学成就不同,钱谦益和吴伟业文学成就较高,龚鼎孳次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为当时文坛领袖,他力排七子的“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转移当时诗歌创作的风气,是从明诗到清诗转折的一大关键人物,其诗作转益多师,风格接近晚唐和宋诗,技巧成熟。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作诗取法盛唐及元、白诸家,早期作品风格绮丽,后期作品则激荡苍凉,多写明清之际时事和民生疾苦之作。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其诗声词婉丽,有苍凉之音。
30.虞山诗派
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冯班为其代表人物,他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
31.性灵派
是清代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活跃于清中叶,以乾嘉时期大诗人袁枚、赵翼、张问陶等为代表,在文学创作上主张直报“性情”,反对复古模拟风气,强调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在近代和现代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2.桐城派
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以古文自居,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楷模,其理论核心是“义法”说,并强调“义理、考据、词章”合一。所谓“义法”,“义”指文章的思想要以维护儒家道统为旨归,要求内容醇正;“法”指文章的做法,要求脉络严谨贯通,文辞雅洁。方苞的古文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刘大櫆的古文风格雄肆奇诡,近于韩愈。姚鼐的古文富裕韵味、言简义丰,在桐城派中成就最高。桐城派以“义法”为基础,形成具有严密体现的古文理论,切合古代散文发展的格局,因此形成了纵贯清代文坛的一大流派。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为我国文学史所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