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方服饰发展——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

/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

you are what you wear

1

巴洛克时期服饰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本意是有瑕疵的珍珠,引申为畸形的、不合常规的事物,在艺术史上却代表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气势雄伟,有动态感,注重光影效果,营造紧张气氛,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巴洛克艺术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在形式上表现出怪异与荒诞、豪华与矫饰的现象。在音乐、雕刻、绘画与服饰上都以华美的色彩和众多的曲线增加世俗感和人情味,一反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关注的目光从人体移到人与自然的联系上。巴洛克艺术改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很快形成17世纪的风尚。巴洛克时期的服饰具有虚华、矫饰的风格,尤其在男装上极尽夸张雕琢之能事。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以荷兰风格为主,在整体上注重肥大松散的造型,服色以暗色调为主体,配白色花边和袖口,以求醒目。男装采用无力的垂领,肥大短裤,水桶形靴,衣领、袖口、上衣和裤的缘边,帽子以及靴的内侧露出很多缎带和花边。后期以法国宫廷风格为主,盛行欧洲。短上衣与裙裤组成套装,袖口露出衬衫,裤腰、下摆及其他连接处饰以缎带,在宽幅褶子的帽上装有羽毛。而女子服装先有重叠裙,后有敞胸服,并饰花边,体现出女性的纤细与优美。

(一)荷兰风时代的服饰

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使便于活动的骑士服装成为一种时髦,促使男装先于女装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荷兰男子服装中的填充物被取消,宽松的造型释放了被束缚的身体。荷兰风格时代注重长发(Long look)、蕾丝(Lace)、皮革(Leather)的使用,故有“3L”时代之称。

  1. 男装。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在实用与节约观念的指导下,男装的填充物被去掉,毫无使用价值的拉夫领被抛弃,荷兰盛行大披在肩上带花边的方形领子,称为拉巴特(Rabat)。这个时期男子的外套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长至膝盖,裤腿包裹着大腿,下着长袜。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长筒靴像水桶,靴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饰,向外翻或口朝上,很富有装饰性。

  2. 女装。女装方面,摆脱了过于人为夸张的特点,丢弃了宽大的裙撑,腰线上移,收腰不太明显,使女子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圆浑。上衣有的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有的完全袒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地箍起来,有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二)法国风时代的服装

17世纪中叶,波旁王朝专制下兴盛起来的法国取代了荷兰作为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尤其是路易十四(1661~1715年)推行重商政策,鼓励对外贸易,积极发展工业,把丽丝、哥白林双面挂毯及其他织物产业作为国家企业加以保护和奖励,形成法国服装产业的基础,调整国家税收,改善交通,扩大殖民地,等等,使法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得到发展。服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量的缎带和大量的花边的应用。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样妩媚。

  1. 男装。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为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褶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2. 女装。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在腰间打褶所以显得膨大。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衩向外翻,和里面的衬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一样。外裙一般颜色较衬裙深,衬裙有大量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最为华丽的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

  3. 装饰与饰物(1)发型:荷兰风格时期,男子盛行披肩长发;到法国风格时期,则盛行假发。与男子假发相呼应的女子发型是高发髻。17世纪末,路易十四的宠妃芳坦鸠发明的一种奇特的女子发型,称作芳坦鸠高发髻,形状有二十多种。(2)面部贴痣:女子在面部贴痣,以增加容貌的魅力成为时尚。(3)手套:手臂裸露使长手套得以流行,长及肘部的手套成为女子重要的随身物品,此外还有皮手筒,用于冬天保暖。

Madame X

2

洛可可时期服饰

洛可可(Rococo)一词源于法语Rocaille,意为石子堆或岩状砌石,即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作为艺术风格,起先是指从中国传入的园林设计中常用贝壳和石头堆砌的人工假山和岩洞等,后指具有贝壳曲线纹样的装饰风格。洛可可风格排除了古典主义严肃的理性和巴洛克喧嚣的恣肆。它不但富有流畅而优雅的曲线美和温和滋润的色光美,充满着清新大胆的自然感,而且还富有生命力,体现着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洛可可在服装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工业革命带动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而得以实现的。工业革命后纺织业快速发展,从而使服装面料有了更多的选择,花样也更加繁多起来,蕾丝(Lace)、花朵(Flowers)、蝴蝶结(Bow)、缎带(Ribbon)、堆褶(Puffed up)等装饰艺术大量运用到女装和男装设计中。这种花样繁多的装饰物在服饰上的大量运用就是洛可可时期典型的服饰特点。其装饰效果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娇柔和男性的细腻、精致。至此,大量装饰物的使用表现出以男性特征为主的巴洛克风格时期到以女性特征为主的洛可可风格时期的转变。

18世纪中后期以后,洛可可女装造型上最醒目的特征是由裙撑托起的向两侧突出膨大的臀部,腰部以下呈长方形;由紧身胸衣将躯干在腰部以上束裹成平挺的圆锥体,正视呈倒三角形,有丰富装饰的肚兜强化了倒三角形的轮廓。这种视觉上像圆弧形穹顶一样的整体造型就是洛可可时期人们相互追捧的夸张的造型。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女装最华丽的代表。其服装特别注重额外的装饰,以无数花边、缎带花结、人造花饰物和烦琐复杂的褶皱装饰缀满全身,内裙和外裙上下都装饰着弯弯曲曲的花边、蕾丝,整个服装上上下下如花似锦,美丽富贵。

(一)男装(向近代男装发展)

洛可可时期的男装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750年前,服装呈女性化繁缛;1750年后,趋向简洁和流畅。

  1. 阿比、贝斯特、克尤罗特三件套样式17世纪形成的男子三件套装到18世纪在款式造型上逐渐向近代的男装发展。18世纪初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者,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了使臀部身外张,在衣摆里面加进马尾衬和硬麻布或鲸须。前门襟仍有一排纽扣,其材料、大小、造型以及纽扣上嵌入的图案变化无穷,最喜用的材料是各种宝石。1715年以后,阿比的用料和色调比以前柔和多了,大量使用浅色的缎子,门襟上的装饰也省略了。由于阿比变得朴素,穿在里面的贝斯特就装饰得豪华起来,用料有织锦、丝绸及毛织物,上面有金线或金缏子的刺绣,衣长一般比阿比短两英寸左右。衬衣袖口装饰有蕾丝或细布做的飞边褶饰,从阿比的袖口露出来。下半身的克尤罗特采用斜丝裁剪,十分紧身,据说紧得连腿部的肌肉都清晰可见,不用系腰带,也不用吊裤带。1715年以后,多用亮色的缎子,长度仍到膝部稍下一点,裤口用三四粒纽扣固定。

  2. 夫拉克(燕尾服、晨礼服的始祖)

    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使许多人进入工厂,工作的要求使他们的服装趋向简洁、实用这带来了男装的变革。上衣去除多余的量,衣摆不外张了,更加实用,这种上衣被称为夫拉克,它最大特点是门襟自腰围线起斜着裁向后下方。有立领或翻领,后开衩;衣身自袖窿起有公主线,不扣纽扣;袖子为两片构成,袖长及手腕,袖口露出衬衫的褶饰,袖克夫消失。但袖克夫的装饰扣保留至今,现代男西服的缝制技术已基本形成。

(二)女装

  1. 洛可可黎明期(1715~1730年)巴洛克向洛可可的过渡期,服装上一方面残留着巴洛克的影子,一方面向纤弱柔和的女性趣味发展,这十五年间出现了一种称为瓦托式罗布的流行服,又称Robe Wolante。服装的领口很大,露出酥胸,背部为密密的箱型普利兹褶,又宽又长的拖裙曳地.

  2. 洛可可鼎盛期(1730~1770年)巴洛克时期消失的裙撑又重新流行起来,名称改为帕尼埃(Pannier)。到1740年以后逐渐变成前后扁平而左右加宽的椭圆形。帕尼埃外面先罩一条衬裙,再穿一件罗布,罗布一般前开衩,上面露出倒三角形的胸衣,下面呈A形张开,露出衬裙。全身装饰了各种各样蝴蝶结、花边等,被称为“行走的花园”(图3-32)。和裙撑配套的仍旧是紧身胸衣,称为苛尔巴莱耐(CorpsBaleine),衬入衣身内。乳房上部横嵌一根,背后则是竖嵌一排,使背部挺直。胸衣在背后系扎,勒紧腰部,以使胸部显得丰满。

  3. 洛可可衰落期(1770~1790年)这时服装上出现了许多转变和改良,自1770年后,洛可可风格逐渐削减,新古典主义兴起,服装出现转换。出现了波兰式罗布,由双层呢和两根腰线组成,使着衣者显得颀长。裙子在后面分成两片向上提起,形成三个膨起的圆和下边的弧线,提起的细绳安装在腰后的扣子上,经裙摆向上束起,也有用带环来处理的。1780年,开始使用臀垫(Busk),又称“巴黎臀”。这种臀垫,目的是让女性的后臀部显得突出。

/Madame X/

排版丨Ava

文字丨QH

配图丨MadameX

We all find the rhyth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