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 隆尧县唐祖陵-唐朝李渊的高祖曾祖墓
【前言】
2020年10月底,应一位在QQ聊天数年的易友多次的诚恳邀请,在经过一定的熟悉过程后,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来到了邢台。到来当天,因为时间尚早,于是就近考察了隆尧县的唐祖陵。
【唐祖陵简介】
唐祖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南6公里魏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始建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南北长2030米,东西长2204米,总面积4.47平方公里,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陵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地上基本被耕地覆盖。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举行了隆重的追封祖先仪式,李渊追封四世祖先,即四代祖李熙为宣简公,三代祖李天赐为懿王,二代祖李虎为景皇帝,一代祖李昞为元皇帝,确立隆尧的李熙和李天赐为李唐始祖。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于今邢台市隆尧县修建祖陵,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建成。宰相魏徵等为唐祖陵的2位皇帝作享太庙乐章。
唐祖陵历经了1300多年沧桑之变,如今封土无存。唐祖陵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四翁仲两边分列。其南,两旁墩立欲吼石狮。再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马左侧站有马夫一人。最南,二石华表东西相对。
注:河北省隆尧县唐祖陵安葬的是李渊的高祖父李熙、曾祖父李天赐。另,李渊的祖父李虎,葬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白沙镇鲁湾村。
01,唐祖陵文物保护碑
图1,陵门旁边立的文物保护碑。
02,唐祖陵简介
图2,唐祖陵的介绍牌坊。
03,入门看唐陵
图3,入门远看陵墓,正逢修整重建,左右的石人石马和华表,都是重新立起来的。
04,向唐陵走去
图4,墓道正对的就是李渊的高祖父:李熙陵墓,又叫建初陵。
05,左边的石马
06,右边的石马
图5-6,左右的石马,都被破坏过,头都失踪了。
07,走向唐陵
图7,正中为李渊的高祖父李熙陵墓,其曾祖父李天赐附葬于左手边。
08,近看李熙陵
图8,陵墓之前早就被平了,现在的墓基是近来重新堆起来的。
09,于李熙陵前看明堂
10,于李熙陵前看左边拼接图
11,于李熙陵前看右边拼接图
12,于李熙陵上看明堂拼接图
13,于李熙陵上看明堂
图13,前面的村庄地势略略高起,是为案山。
14,于李熙陵上看左边
图14,左边的地势比陵前的地平面,略高出几十公分。
15,于李熙陵上看右边
图15,右边的地势比陵前的地平面,略高出几十公分。
16,于李熙陵上看后方
图16,北方的地势,从海拔高度来看,是比陵墓高出约二米左右,从乾方来龙。
17,卫星图看明堂 来水
图17,从卫星图看,大水小水有数条,都从明堂围绕流来,再从左边消去。
18,卫星图看明堂
图18,看记载,唐祖陵是脚踏大陆泽,现代的干旱,泽地早就干涸了,在卫星图还可隐隐看到向上第一条流水,在向前正中有一片低洼地。
19,卫星图看唐祖陵后方
图19,北方地势高,自乾方来龙,以村庄略高地势为案山。
20,卫星图看唐祖陵地势
图20,唐祖陵周围地势是,北-东-西三面略高,南面略低。平原龙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如果以此尺寸来论,也相当于三面环山之局了。
【后语】
唐祖陵地处大平原,是典型的平原龙,平原龙的看法是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如果在地貌没有受过大面积的改造,是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细浅界水线的。看到界水,就能看到龙脉砂手。听说唐祖陵在民国之前,左右各有六七条浅界水,按两水夹一砂的理论分析,就相当于有五六重龙虎砂抱穴,平原有五六重龙虎砂的地,就是大地级别了。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机械出现,所有的平原都被统一机耕过,那些细浅的界水线,早就荡然无存。
现在能看到的信息只是:陵墓坐子山午向,龙从乾方来,数据是有贵格条件的。在实地看,北方,东方,西方的地势都比陵墓前的地面略略高出一些。按平原龙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的理论,这个地形相当于三面环山的格局。而陵前二百米的王尹村,地势略高起,是为案山,因为陵墓至案山没有水路割断,由此推断,这个可能是顺骑龙穴。而案山后向南行,约二千米才尽头到一片低洼地,应该是传说中的大陆泽,也就是说在古代是一片沼泽地,只是现在已经干涸了。顺骑龙要有左右夹耳砂,以防露风,现东西两边地势略高,正好夹护适宜,故顺骑龙的条件是成立的。如果据传的左右各有六七条浅界水的,相当于有五六重砂手抱护,在平原龙来说,就是大贵地了。
如果配合卫星图来看的话,来龙是从内丘县那边来,确实是太行山(北干龙)腰落最大的一条山脉,然后潜入平原,隐隐隆隆至此。而明堂的大水小水,万派千流,皆于向前汇来,另有一番气势,而众水夹有一片片平原就相当于一条条朝山,此是平原龙的看法。
当然,现在我们去看唐祖陵,已经无法看到他的砂手环抱气势,也就无法去全面分析它的风水价值。对于我没能真实看到龙、穴、砂、水的特征,就不想说太多了。所以,这次来唐祖陵考察,只能说是到此一游,风水剖析的价值信息已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