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高级情商,叫“给人台阶下”
有这样一句话:“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自信和格局。”
四处逢源的人之所以能拥有好的人缘,不是因为他们能力有多强,即便你天纵奇才,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
高情商的人,懂得换位思考,会在别人陷入尴尬、难堪的境地中,为其化解,给人找台阶下。
01
得理也饶人,才是大气
《菜根谭》有言:“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批评别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其承受能力。否则的话,非但不会让人虚心接受,还有可能失了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方式和态度,便是一个人修养和情商的表现。
理直气“缓”远比理直气“壮”更有说服力,此处无声胜有声!看似“窝囊”,其实是人格的高尚!
当初杂志《天地》刚成立的时候,苏秦曾向张爱玲约稿,一开始张爱玲满口答应。可到了最后交稿的时候,张爱玲却没将稿件寄过来。
当苏秦打电话询问情况之时,张爱玲说忘记了,并冷漠地挂断了电话。
苏青放下电话之后,不予理会,马上招人补缺,几经周折之后,才出版了杂志。杂志社工作人员知晓这件事,都非常气愤,建议她将此事公之于众。
可苏青却说为张爱玲开脱,后来苏青非但没有恼怒张爱玲,还是不断地向她约稿。
自此之后,张爱玲就没爽约过,两人反而成为了至交好友,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来,此事是张爱玲“无理”的,但即便如此苏青非但没有得理不饶人,反而站在张爱玲的角度上为其着想。
很多时候,“得理不饶人”虽然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但这却是下一场战争的前奏,因为战败的一方肯定不服气,为了面子和利益自然也要讨回场子来,如此下来,争端不止,斗个两败俱伤才肯罢休。
何必呢?
凡事行别人一个方便,退让一步,往往比一味强势,更能赢得人心,更显大气。
02
分清场合,把握分寸
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矩”,即规矩,也可以当作分寸来解释。
做人可以不够聪明,但一定要讲分寸,做事可以不麻利,但要注意分寸。
咸丰十一年,从安庆来了个湘军名将名叫鲍超,一为商讨军务,二为给曾国藩贺寿。
鲍超善战,却是个粗人,少不了抢夺钱财,也是一个富人。
其他部下都不敢给曾国藩送礼,他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带来了十六包礼物,其中许多都是珍贵的珠宝古玩之类。
曾国藩拦之而笑,从中只挑了一件收下了,其他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
收了一件什么呢?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顶小帽。
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鲍春霆来,带礼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多珍贵之件,将受小帽一顶,余则全璧耳。”
鲍超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毕竟人家也收了礼,领了人情,也让自己面子上过了去,只好作罢带着礼物回去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在这件小事上给了别人十足的台阶下,既领了人情,又未失分寸。
成熟的人,都讲究一个“度”,过则有损,懂得把握分寸。
没有什么人能够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们做事要懂得进退有度,既懂得顺势而为,也懂得急流勇退。
人,只有把握了分寸,才能掌管自己做事的尺度,才能在分寸之间达到人生的高度。
03
换位思考,赢得人心
换位思考,不是说一味委屈自己,而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倾向于更善良的做法。
很多时候,诸多问题看似麻烦且难解,一旦我们懂得了换位思考,为他人设身处地考虑,那么便更轻易得到别人的信任,赢得人心。
作家冯骥才在美国访问时,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到公寓去看他。
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一样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拼命蹦跳。
如果直截了当地喊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也显得自己不够热情。
于是,冯骥才便说了一句幽默的话:“请你孩子回到地球上来吧!”
那位朋友立马会意说:"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冯骥才既为了朋友保留了颜面,又不失风趣。
每个人都有自尊,都值得被人所尊重。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得以的苦衷,我们或许无法赞同,但可以选择理解,给人台阶下,不让别人难堪。
毕竟,真正成熟的人,不会一直盯着别人,时不时嘲讽别人,他们都能够让别人舒服,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慢慢地,会失去别人的人心。
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人生才会变得轻松、简单、幸福。
博大的胸襟,从来不是得理不饶人,而是得理饶人,理直气缓,留人一线,日后好相见。
顶级的人格魅力,是让人舒服,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将心比心。
真正的高情商,是懂得尊重,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令人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