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对“文死谏”与“武死战”的反思
文/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是我相当喜欢的一回。这一回里,贾宝玉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那些“忠臣良将”的看法。他觉得那些所谓的“忠臣良将”的所作所为,都不是真的为国为民,而是沽名钓誉。
贾宝玉的观点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贾宝玉的表述十分奇怪。但是仔细想想,贾宝玉的观点其实很有道理。贾宝玉是觉得,那些人太冲动,有些意气用事,死得不值得。
贾宝玉觉得,因为皇帝昏庸无道,所以大臣没办法,只好拼死进谏。但是大臣的死却不能真正让皇帝清醒过来,改变自己的错误决定,只会让皇帝落个千古骂名。那些大臣是可以流芳千古,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可是,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啊,他们的做法并没有真正利国利民。甚至,有时候,大臣进谏的内容和国计民生无关。
比如明嘉靖朝著名的“议礼派”和“守礼派”之间的争论,在现如今很多人看来就毫无意义。这件事的起因是明武宗朱厚照英年早逝,又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弟弟。大臣没办法,只好伪造皇帝遗诏,让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进京称帝。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按照礼制,朱厚熜就不能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父亲。因为按照宗法制度,原本朱厚熜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现在他当了皇帝了,就必须尊重宗法制度。可是朱厚熜不愿意让已经去世的父亲断根,就坚决不同意。就这样,他和那些严格遵守礼仪规范的大臣就产生了矛盾。结果,皇帝还是依靠手中的皇权取得了胜利,还严肃地处罚了那些和自己叫板的大臣,其中还包括大才子杨慎。
按照当时人的观念,按照儒家宗法制度,这场争论很有必要。但是,请问,这场争论和民生有关吗?那些大臣在这件事上赢了,能够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吗?他们真的有必要为了这件事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同时连累自己的亲友吗?更何况,他们还失败了。他们失败的结果就是,朝廷少了许多正直的大臣,皇帝在取得了胜利之后变得更加不可一世,更加任性荒唐。嘉靖皇帝就是一个在现代人看来,很不伦不类的皇帝。
而且,那些因为直言进谏而送命的大臣还会对官场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虽然儒家崇尚“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但是毕竟很多人都是贪生怕死的,也不是所有当官的人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一旦被皇帝所杀,就会打击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面貌。他们为了保命,就会变得唯唯诺诺,选择明哲保身,甚至是苟且偷生。毕竟,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普通人并没有这样的勇气。曹雪芹看透了历史,也看透了人性,因此对“文死谏”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历史上最著名的因为直言进谏而死的大臣恐怕就是比干了。《论语·微子第十八》里就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这样的话语。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就对他们三个人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朱熹认为“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诚恻怛之意,故不咈乎爱之理,而有已全其心之德也”。而贾宝玉的论述明显就是在和朱熹唱反调了。贾宝玉其实并不觉得《四书》不好,但是贾宝玉觉得朱熹等人对《四书》的解释不对。而且,贾宝玉也的确缺少那种为了正义而牺牲的大丈夫精神。
至于“武死战”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就更多了。岳飞、杨业等人都是这样的人。不过,贾宝玉讽刺的恐怕不是岳飞等真正为国为民的武将,而是那些仗着血气之勇,在战场上猛拼一死的武将。
明朝末年,清兵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同时对大明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大明王朝也派出了不少武将去抵抗清兵,去围剿农民起义军。但是,最终明朝还是灭亡了。而明朝的灭亡一方面是因为清兵和农民起义军双线进攻,那些武将难以抵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明朝军队腐败,将领无能,士兵贪财。而且,明朝早就腐朽不堪,确实也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在曹雪芹看来,改朝换代,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可以持久,就像是《三国演义》里写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就是云谲波诡,反复无常的。那些武将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拯救一个早已日薄西山的王朝。一个王朝,走到了“末世”,是一定会灭亡的,这种灭亡是历史趋势,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是人力所不能挽救的。岳飞即使不被赵构所杀,也不一定能够拯救北宋。
所以,我觉得曹雪芹是借贾宝玉之口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真知灼见。同时,也表达曹雪芹自己对历史的一种迷茫态度,以及严肃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