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刘弗陵:不能被磨灭的番号
曾经有这么一位皇帝,静静地躺在历史中默默无闻,但他不得不提,不可不提。
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只是他的作用实在不小。他叫刘弗陵,汉孝昭帝。
当卫太子刘据成为过去时,当汉武帝疾病缠身时,刘彻一时茫然,祖宗的江山该交给谁?
毫无疑问,刘据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却因“巫蛊之祸”而自杀身亡。齐王刘闳和昌邑王刘髆不幸早死,广陵王刘胥和燕王刘旦又实在太二,可供选择的似乎只有幼子刘弗陵。而刘弗陵看似年少却“壮大多知”,武帝在他身上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武帝默默给霍光送去了一幅画,周公负成王图。
后元二年,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年七十岁。
▲汉武帝 【剧照】
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辅政大臣还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
昭帝冲龄践祚,昭帝俯瞰江山,帝国千疮百孔,庙堂波谲云诡。昭帝不仅身负重担,昭帝更要承受没有亲情的孤独。
母亲(钩弋夫人)在自己被立为太子前就被父皇赐死,两个哥哥又实在太二,还好有姐姐盖长公主陪伴。
昭帝首先要面对的是燕王刘旦的垂垂欲动,刘旦不仅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刘旦更是散步流言,当今皇帝根本不是武帝的儿子,天下人应跟我一块去讨伐(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天下宜共伐之)。
辅政大臣也是各怀心思,霍光光杆司令,上官桀、桑弘羊结成联盟,还拉了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加盟。
形势一触即发。趁着霍光休假,上官桀以燕王的名义弹劾霍光,罪名一大串,条条致命。
▲燕王刘旦 【剧照】
昭帝以沉默回应了上官桀等。
要说霍光不知道此事,除非霍光是聋子。霍光像钉子一样钉在了画室门口,死活不能再挪动一步。前方很可能是深渊,挪动一步则意味着粉身碎骨。
昭帝诏召霍光入内。
当霍光免冠顿首像个孩子一样无助的时候,昭帝微微一笑,大将军快快起身,奏书是假的,大将军是忠臣。
大将军调校尉不到十日,燕王怎么可能知道?况且以大将军的实力造反还需要调动校尉吗?
昭帝说的都是实话,昭帝分析的直中要害,而事实是昭帝此时不过十四岁,淡定也就罢了,还这么聪慧。
尚书左右皆惊。
此后,面对所有吐向霍光的口水,昭帝始终只是一句,霍光是忠臣。
上官桀、桑弘羊、刘旦、盖长公主最终因刺杀霍光失败而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全都成了历史。
霍光威震海内。
在霍光和上官桀等的权斗中,昭帝坚定地站在了霍光的一边。昭帝为何不让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以昭帝一眼就能识破奏书真假的英明难道不懂此种权术?
不是昭帝傻,只是帝国实在已经不起折腾。
▲上官桀 【剧照】
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武帝刘彻毕其一生都在开疆拓土。帝国威福万里,但副作用也着实不小。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师旅疲敝。汉武留给儿子的不是盛世,汉武的身后一片废墟。
汉武有亡秦之失,但汉武的英明之处正在于能够及时刹车调整重心。《汉书.西域传》载:“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金戈铁马成为过去,庄稼鱼塘如火如荼。
虽然霍光也集权臣的毛病于一身,大肆任亲,但霍光毕竟严格执行了武帝的意志。《汉书.昭帝纪》载:“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
《汉书.霍光传》载:“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讫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帝国又是一片光芒。
汉帝国在劳师远征产生的副作用下逐渐缓过气来,霍光功不可没。霍光在历史上掌声一片,霍光与周公比肩。
▲霍光 【剧照】
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忘记站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的那位大boss,汉昭帝刘弗陵。
昭帝不仅支持霍光放开手脚,昭帝更是以亲身行动来支持民生。
己亥,上耕于钩盾弄田。
三月,谴使者振贷贫民毋种、食者。
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
没有汉昭帝的以身作则,昭宣何以中兴?
元平元年,昭帝崩于未央宫。
昭帝英年早逝,昭帝甚至连子嗣都没有留下,但历史不该就此抹掉昭帝的丰功伟绩。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