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以撞——观袁付国画作有感

很久没有写过艺术评论这种体裁的文章了,实际上我也不会写这种文章,今天写观画有感,完全是想记录自己的一种感觉。

昨天去慢书房,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开的,当初起慢书房这个名字,我不是很理解,或只是从字面上有所感悟,但还没有感悟到书房主人的真正用意。今天走进慢书房,是在一个偶然的日子,特定的地点,没有约定的时间中,我遇到了袁付国,他是我的老朋友,认识有年了。

画室就在慢书房中,这里很有意境,书房的墙上挂有袁付国的作品;在这个艺术空间中,我可以慢慢的看着,因为是在慢书房,只能慢慢的欣赏。

虽然说我与邢台书画界交融很深,历史可谓很悠久,熟悉我的人,我的成长之路是从书画艺术走过来的,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那时从友人下黄山写生,上京城寻师,过三峡以感受,日夜临池,心追二王,气甚高矣,不料走着走着,出了这城进了那城,今天就成了艺术界的无名之辈,有时看到那些留着大胡子,身着穿越服装的大师们,竟然向他们恭敬起来,有时勾肩搭背也称兄道弟起来,实际心里在想,谁也不容易,当回孙子也无妨;有时也想,老子学艺时你还玩尿泥哪。不过从后来者居上的道理上讲,不能让后泿把自己拍在沙滩上,时常也认真的读过一些画和线条,读来读去,就对这些大师的作品就没有什么感觉,所以至今能让我记起或欣赏的也就几人矣。

袁付国的艺术发展之路也不清楚。

1990年代的中期,那时是我事业受挫的时期,我用我的学术生命换来了邢国墓地,没有后悔。人生的路又转了回来,进入了一个三叉路口,一度找不到出口和去路;那个时期咸感觉到越发痛苦起来,有时为了打磨时光,手痒起来也操刀旧业,后来在福寿兄的带领下与邢台书画三老开了一画店,常与一些大伽推杯换盏来往起来,这样才与袁付国结交起来,即是今日常常听他挂在嘴边的几方印石,也是出于我那时的作品,委曲他用了多年。

那时袁付国的画很传统,水墨之间的荷叶,几只水鸟,或者其他,从构图到着色,无不有古人和时人的习气,不过那时我却十分欣赏叶福荣,以我之观,叶公常在醉间,无我之间,水墨融合,挥挥洒洒,道也大方,后来我观肖平安的画也有点如此的感觉;他们的创作状态让我想到清人的八大与石涛,后来我常常思索艺术创作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无我和境界,需达到读心的高度才能发生偶然间的问题,但凡不朽之作都是如此。

初观袁付国的作品有一种工艺感,后来坐在慢书房中,作壁上观慢慢的这种感觉就淡了。看了久了,脑子也随画和一同沉寂下来,人也静了下来,这时刻仿佛空气也没有味道。

艺术就是这样,就怕走进去,从宏观到微观,从进入眼帘的画面,到分解的墨块,从中去欣赏水墨间的变化,读着读着,画变成了艺术,作品也就变的“玄”了起来。

“玄”是道家的感觉,是修真才能达到的境界。修真是一个过程,如同人的学习,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认识,认识提高了才有了境界,就可走进“玄”境,体会到“玄”,感觉到“妙”的存在。可以这样说不玄不妙不谓是“道”。今天抖音上那句“好像达到了高潮”,实际上你从来没有达到高潮。

我不知别人的感觉,或言说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感觉,如同性感一样,那只是你自己的感觉,如果爱上了,才可体会那种前所未有的高潮,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知识的无知识,古往今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分享,实际上是一种浮燥的表现,对一种事物的感觉是不可能分享的,这种体会和感觉只能让自己隐私起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常常与人分享,分享来分享去,分享给你那种感觉都是假的,真正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感觉的构成与自身的世界观分不开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与一个人成长经历分不开的。为此我常常劝年轻人多学习多读书就是如此,书读多了,日子久了你的感觉就出来了。

中国书画有很长的历史,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色,而作品也与人有很深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修养的境界。艺术在于“变”,在随着人的思维在变,随着成长在变。艺术只有“变”才能感觉到“妙”。我们的学习过程就是思变的过程,人生的成长也是个思变的过程。“变”与“悟”有密切的关系。佛教中“渐”“顿”也是这样。我从不否定顿悟的存在,但凡人的成长大多是与“渐”分不开的,除非你是圣人。

艺术的“变”亦是这样,当年的袁付国有一个“渐”的过程,他通过了“渐”达到了“顿”,而这个“顿”在别人的眼中是在瞬间完成的,好像似“顿”,其实不然。思来想去,看着他的画,笔下探索也有年了,只是他一直在走着,从来没有停下来过,而是沿着自己的墨迹行走,行走的速度有时可能有点“磨叽”,有时的对艺术的作品的理解也会出现顿觉,这是我在想,而不是他自己的感觉。

在他的画室里,老友相见他忘记了画,他做画时好像又忘记了老友。手下全是传统,纸是宣纸,笔是湖笔,墨是邢墨,而那个空间却是袁付国。那时我不知他在想什么,却见墨触之间,分有五色就发生了“玄”的变化。越后来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在他的“撞”中发生了变。无论是“撞”水、“撞”墨、“撞”彩,刹间之“撞”,在时空中分化,化为无穷无尽的想像,这种想像与欣赏者的艺术观又发生了融合,出现一种美的享受,让人沉寂下来去体会中国水墨文化的艺术快感。也许会让你产生不美之“享”,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几个小时,这种感觉却无法消失,不免这时也自私起来,临走时不仅顺走了感觉,还顺走了他的感觉,还问我:喜欢那幅?反正我都不喜欢。我笑言,都好好。实际上我喜欢他正画的那幅,因为他给那幅是已经画成了袁付国,正画的那幅还不是袁付国,或者说是还在变的袁付国。

回到家中这种感觉还在回味,后来直至被别人打扰到才暂存起来。晨起醒来,这种感觉又回来了,在床上就随手记了下来,写成一个观画之感。我想这不是画评,也不是文章,只是自己的感觉。就是感觉袁付国变了,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而今天的他如同纸上的墨与水,水与墨,两者交融之间还在以“变”,想我再见他时,又不认识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