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回归的背后,千年传承真的火了
近日,95后非遗传人郎佳子彧,用面团还原春晚经典小品的视频走红网络。普通的面团在他的手里,变得栩栩如生,十分灵动,令人叹为观止。
有网友说:我仿佛能听到了陈佩斯吃面的声音……
不只是郎佳子彧,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地有许多非遗传承人,在线上线下一展他们的绝技,为人们送上别具一格的节日文化大餐。
杨柳青年画传承人以传统年画题材为蓝本,创作了抗疫主题年画;苏绣艺术经过新生代传承人的创意设计,跳出画框,变成腕表、耳环、卡包;原本平平无奇的砂锅器具通过与其他非遗技艺的结合,化身具有审美价值的手工艺品(据《人民日报》)。
好戏连台的非遗文化展示,烘托出年节的欢乐和喜庆,让许多人都开始感受到:久违的年味儿,又回来了。
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成为非遗展演和民俗活动大放异彩的舞台,堪称一个奇迹。
我记得,就在前几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几乎普遍陷入绝境,成了逐渐远去的记忆。一提到非遗,人们最常听到的词汇是“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生存艰难”、“濒临消亡”……
国家文旅部于2018年公布的信息显示,当年,新增的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高达63.29岁。
2019年春节时,一则短视频曾传遍朋友圈。安徽阜阳一个村庄里,舞台上,正在进行专业的豫剧表演。舞台下,却只有一位老大爷,认真地品着,时不时还用脚打着拍子。
这场“只有一位观众”的演出,被快手用户'豫剧青年演员刘洋'捕捉到发布到快手上,让无数网友为之伤怀和感慨。
那么如今,非遗文化何以能重回我们的生活,焕发时代的价值?
这背后,短视频和直播的崛起功不可没。
在短视频和直播普及之前,非遗文化传播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线下表演和展陈展览,二是通过电视媒体和门户网站播放的纪录片。
这两种传播路径,不仅受众覆盖面小,形式老套和呆板,而且都不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以及碎片化、移动化的信息消费习惯。
短视频和直播,则解决了非遗文化传播的痛点。借助小小的手机屏幕,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走近和接触非遗文化。
它不仅使得非遗文化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还赋予其更好的表现张力,传递浓厚的草根气息。活灵活现的故事和艺术品的呈现,让耳目一新又备感亲切。
在这样的传播中,许多非遗传人收获大批粉丝,而且粉丝肯定和商业回报,又反过来形成激励,让非遗传人获得职业的成就感,促使他们专注和提升自身技艺,使之更接地气,更具创意。
非遗文化与短视频、直播的邂逅,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来了怎样的转机和改变?最近公布的《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披露了许多有趣的数据。
非遗年轻化趋势明显,许多非遗技艺既有古法传承,又紧随时代潮流
本文开头提到的面塑非遗传人郎佳子彧,其快手粉丝中00后占比最高,他的面塑作品带上了年轻人的趣味:既有哆啦A梦、哪吒等形象,也有少女歌手“碧梨”、NBA球员林书豪等等。
作为非遗的昆曲,在所有年龄段的快手用户中,00后的发布偏好度是最高的,其次是90后。音乐类非遗中,“琵琶”更受90后、00后作者喜爱。
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传承家乡非遗。90后羌族姑娘张居悦回乡创业,召集60多位当地妇女制作羌绣创意产品,让大家居家灵活就业之余共同致富;
80后女孩杨丽丽回乡学习麦秸画非遗技艺,开设工作室年入百万元,还培训30多位贫困村民及残障人士制作麦秸画,帮助他们人均月收入增加近千元。
传承难、变现难,非遗人的两大困境正在改观
唢呐演奏家陈力宝,在快手开设“百鸟朝凤”的吹奏教学课程,学员超过1000人,年龄最大的学员72岁,最小的仅有5岁。同时,他还在快手卖出超过10000把唢呐。
快手非遗相关课程作者中,80后最多,其次是70后和90后。从单价1元的“秦腔板胡简谱练习”,到单价500元的“山西绛州鼓乐教学”,都有快手用户为知识买单。
建盏是宋朝皇室御用的珍稀茶器,快手用户“宋缘茶盏”在快手售卖自家烧制的建盏,仅2020年9月,其快手电商订单金额便达到34.1万元。
快手用户“泥巴哥”朱付军,是河南浚县非遗泥塑技艺的传人。两年来,借助短视频的力量,他帮助手艺人们卖出泥塑10万件,销售额约120万元。
……
技艺活起来,文化动起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让古老的非遗以一种全新形式,续写着传统文化的宝贵记忆。
它所体现出的,是以科技的力量,让劳动和创造释放更大的能量,让价值创造者得到更好的回报,最终为用户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毫无疑问,能否真正和文化,和产业去做深度融合,提供长期的价值创造,这不仅是互联网和科技产品赢得市场,也是赢得尊重的关键所在。
非遗作为古老文化传承,本身就有太多奥秘,太多故事,太多文化内涵,可以分享和传播,它们缺的,不过是让人看到的机会,是更丰富多彩的演绎方式。
短视频和直播,给了非遗技艺更广阔的舞台,帮助它们被看见、被传承,这给他们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此改变了它们走下坡路的命运。
精美物件陶冶身心、精彩手艺传承文化,当互联网成为非遗符号记忆的新载体,“有意义”的东西将变得“有意思”,“遗产”便不再成为“遗憾”。
短视频和直播,让越来越多传统非遗技艺从鲜为人知到“圈粉”无数,在当下觅得新知音,让年轻人重新认识祖先的智慧,发现了传统之美。
当然,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拥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世界排第一,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有1300多个,此外还有众多省市县级非遗。
它们中的许多依然等待挖掘和激活,等待着后来者为它们讲述传承千百年的技艺和匠心。
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用技术和创意为传统手工技艺赋能,中国非遗文化必将传承不辍、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