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别集(20)那一场劫持与反劫持的较量(五)|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20)
那一场劫持与反劫持的较量(五)
张国领
喊话的规格几次提高,人性泯灭的人犯依旧顽固不化。
喊话和政策攻心有几个目的:一是提醒人犯悬崖勒马,不要再与人民为敌;二是拖延时间,寻找营救行动的最佳时机;三是讲明政府的政策是可以戴罪立功,不要负隅顽抗;四是尽量避免交火、减少伤亡,不战而能屈人之兵为上上策。
但人犯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对他们犯罪行为的无可奈何,从而变本加厉地作恶。
就在喊话的同时,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被详细考虑后排列出来,并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案。
假如人犯挟持人质强行越狱怎么办?假如人犯打通墙壁窜入隔壁监舍,控制更多的人犯,乱中暴狱怎么办?假如人犯藏匿的室内出现枪声、喊叫声和异样响动怎么办?假如其它监房内的人犯情绪不稳、起哄闹事怎么办?等等。
针对每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武警总队的前指指挥部里,都列出了相应的应对办法,一套套应急和解决方案,不停地向联指指挥部报告着。
凌晨1时许,为强攻准备的爆震弹、催泪弹和部分非杀伤性武器,也相继运到了现场。
为及时掌握人犯在房间内的活动情况、思想变化以及人质的安全状况,4时40分,从郑州调来了掌握特殊监听技术的专家,对人犯所在的房间进行监听。
有人说高智商的罪犯犯下的往往都是重罪,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眼前这几个人犯的智商,一个个都不低。他们利用外面无法监控到过道内情形的有利条件,完全控制了过道两边的6间房子。这些房子除过道口相对的两间分别是监控室、卫生室、小卖部和仓库以外,后边还有煤球房。
在这6间房子内,他们可以自由活动,并不停地转移。特别是撬开小卖部以后,里面有整箱的火腿肠、方便面、香烟、水果等,有了吃的东西,人犯不再要求我们送食品,麻醉和催眠他们的方案,被迫停止实施。
中队长席云安每次喊话结束时,都要让小荆和小张说话,询问他们的安全情况,防止人犯悄悄下手杀害人质。
上午9时许,联合指挥部再次召开会议,决定在情况没有大的变化时,继续喊话,以稳定人犯情绪;同时模拟实验爆震弹的性能,为强行攻击做准备;并开始疏散周围的围观群众,加强警戒;还组织医疗人员和救护器材,以备急需。
王参谋长亲自带领4名射击手到野外用动物进行实验,对爆震弹在多大范围内用多大的密度、产生多大的爆震效果等,进行准确的计算,力争做到一旦使用就万无一失。
11时30分,人犯突然叫喊,要到监区大门内侧围墙下的水龙头前接自来水喝。
现场指挥人员一听说人犯要喝水,马上又想到麻醉方案。立即答应为其送自来水或开水。但狡猾的人犯不同意,非要自己出来提水不可。为了打消人犯怕水中下毒的顾虑,警方提出可以为他们提供任何一种罐装饮料。
人犯仍然固执地坚持要求自己到过道外提水。
总指挥王副总队长意识到,人犯出来提水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他告诉喊话的席云安,答应人犯提水的要求,但必须带一名人质出来,让警方看看人质的身体状况如何。
开始人犯不同意让人质一块出来,经过一番交涉,人犯同意由一名人犯用枪押着一名人质出来提水。但刚答应不久,人犯又提出他们和两个人质共七个人一起出来提水。
4名人犯两名人质,怎么又突然冒出7个人一起提水?原来在人犯与管教人员对打时,案犯李某趁机藏了起来,但他不知道藏身之处正是过道内的值班室,他在值班室的桌子下,从凌晨躲到下午,后来人犯要用桌子去顶楼梯口的大门,搬桌子时发现了他,经过一番威逼,李某为了苟且偷生答应和他们一起干。就这样4名人犯又多了一名帮凶。
这边正在喊话中交涉,王总队长、王副总队长、王参谋长、省公安厅领导等联指成员,和机动支队金支队长、郑州市支队许支队长,已作好了在人犯走出过道到监房外提水时,相机行事、开展捕歼的部署。
王总指挥将利用人犯提水之机强行攻击捕歼的行动方案,向联合指挥部进行汇报后,省委副书记宋照肃等领导,觉得此方案可行,同意实施。具体由王总指挥和两位支队长各带一个突击小分队,先隐蔽接近过道口,只等一声令下就发起攻击。
监狱内的建筑,是两层楼的结构,过道一端可通向二楼(即楼顶),但因人犯害怕警方两端夹击,已经将楼梯堵死。而过道又是在一楼的正中间,东西两边各有30米的距离。由于在这段距离上没有任何遮挡物,人犯走出过道口便可将两侧一览无余。所以,根本无法隐蔽接近。而自来水龙头离过道不足10米,人犯一旦发现有人进攻,可以马上退回至过道,那样他们首先会对人质下毒手。
惟一可行的办法,是在50米以内隐蔽至少5名狙击手,待人犯走出过道后同时向人犯射击,若射击无效,二楼的突击队员从楼上跳下,将人犯扑倒在地,两边隐蔽的战士迅速冲上将其制服。
从二楼落地的高度在两米以上,若在平时,特勤队员会如履平地。但监房的二楼因外侧是平时巡视的走道,边上有1米多高的铁护栏护着,特勤队员跳下时无法实施前扑,给突然攻击造成一定的困难。
面对王总指挥询问的目光,金支队长胸有成竹地表示: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突击队员们按预定的计划翻过监狱的高墙,向各自的位置悄然前进。
就在我突击队员向目标接近的时候,人犯的要求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提出马上出来提水,并鸣枪警告,说只有一个犯人出来,既不带人质,也不与其他人犯同行。口气仍是非常强硬,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当时是15时20分,两名人犯只带一名人质走到过道口,一名人犯用枪口顶着人质的头部,高喊:“我数到第10个数,再不让出去提水、喝水,就打死一名人质。”说罢就“1、2、3……”大声数了起来。
现场的指挥员和战斗员都屏住了呼吸。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
是继续行动还是停止攻击?如让人犯此时提水,我突击队员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并且人犯只出来一人,无法一网打尽;如果不答应人犯的条件,人质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继续行动条件不成熟,停止行动,这一全国上下都关注的处突事件,还要再延迟到什么时候才能圆满解决?在这关键时刻,成败就听王总指挥的一句话或是一个暗示了。
在这生死攸关的一瞬间,我从摄像机镜头里,清晰地发现,王总指挥额头紧蹙的几道皱纹,又加深了许多。
此刻他心中非常清楚,指定的行动方案是在人犯全部出动的情况下采取的,现在只出来一名人犯,若发起攻击,势必要鱼死网破,那样就失去了保护人质安全的前提。若停止攻击,人犯有了食品再有了水,就很难再寻找攻击的时机了。
就在人犯数到“5”时,王安乐总指挥还是果断地下达了“各小组停止攻击行动,让人犯出来提水”的命令。
作为总指挥的他,比任何人都想尽快结束这场险恶的战斗,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在现在这种不成熟的条件下贸然行动,肯定会伤害到人质,那样行动就只有以失败而告终了。
为了人质的绝对安全,必须重新选择攻击的机会……
张国领,河南禹州神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丰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橄榄绿》主编、《中国武警》主编,武警大校警衔。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断想》,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铭记》《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欢歌》等11部,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等2部,《张国领文集》十一卷。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战士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群星奖”银奖、《人民日报》文艺作品二等奖、“2009中国散文排榜”第六名、 “河南十佳诗人”等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入《军事文学年选》《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学生课外精读》等三十多种选本。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