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科学家的后代泯然众人,可信吗
在一个时代,处于他们这种巅峰的人就那么几个,而且有时候还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但是,他们的后代里,仍然有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后人,如工程师和教授等,但是,父辈的光辉太过耀眼了,完全将他们遮挡住了。不过即使如此,仍有一些能够闪耀出光芒,如居里家族,老居里夫妇因为在核物理上的发现两次获诺贝尔奖,大女儿和女婿在同一领域再次获诺贝尔奖,小女儿获诺贝尔和平奖……而在第三代和第四代,仍然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
至于居里家族为什么能够有这样多的科学家和名人,应该和家风、家教有很大关系,具有伟大人格的居里夫人,虽然科学的光芒璀璨,但毫无疑问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虽然智力与遗传有关,但后天的开发亦极为重要。可以这么说,遗传因素可以决定智力发展的上限,但多数人并没有把它用到极致。有时候,家族文化和家风传承,对人的塑造,更加重要。
在家族文化传承上,一些确实做得很好,如伯努利家族,三代人,8位数学家。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人会知道这个家族有多牛,到处都是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一群人在战斗……
你要把钱学森放到整个钱家里来看,有人总结钱家,出过“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基博、钱钟书等都是这个钱家。曾经,钱伟长教授在解答“钱家为什么能出那么多名人”时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一句玩笑话,也点出了读书、文化和家风的重要性。钱学森的子女也还是算有才华的,并且都和钱学森一样,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儿子钱永刚最终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钱永真有音乐天赋,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再比如著名的达尔文家族,那个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只是这个家族里闪耀出的一位而已,这个家族从达尔文的祖父到他的曾孙6代,共有10位皇家科学院院士。
牛顿没有后代,但基本上,大多数科学牛人的后代都的确不如牛人本身,这似乎是个规律。
正所谓,物极必反。虽然大多数研究指出,IQ可以遗传(主要指母亲的智商),约在50%—70%之间,甚至有时智商遗传的概率可能高达90%,但遗传上学会有退化这个概念。即使双亲都在某个领域极为卓越,而后也会在相应领域取得成就,但基本上不会超出父母的成就。
一个人的成才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个体本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有人做过实验:将两个父母双亡的同卵双胞胎分送两处,一个寄养在孤儿院,一个由试验者自己带着。若干年后,这两个小孩虽然遗传基因一模一样,可是性格、爱好、口音、才能等各方面都相差很大,除了相貌类似以外,其余几乎完全不同。说明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小孩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小孩出生一张白纸,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什么都不懂,全部都是从后天家庭及社会环境中学来的。有人说性格遗传,从实验结果看却完全不是,这和我们平时的感觉相去甚远,为何?这是因为,一个家庭氛围可以影响、熏陶和培养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家庭的氛围一旦养成,就非常稳固,若没有重大家庭变故,极难改变。可以想见,类似的家庭氛围会将家庭后代的性格逐渐塑造成类似的性格,就类似遗传一样。而实际不是遗传,而是家风的自然传承。性格如此,爱好自然也与此类似;口音更不用说了,在湖南说湖南口音,在四川就讲川话。
科学家的后代为何就不一定传承科学家的性格、爱好呢?科学家大多离开原来的家庭,开创了自己的生活。而至关重要的是,科学家创造了不朽的科学成就,这都是在科学上辛勤付出的结果,不是那么轻松得来的,在科学上的付出就意味着对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疏忽,自然对小孩的影响也就淡了很多,他们的小孩也就没有受到太多他们的影响。这就是坏的家风因为熏陶而得到继承,而好的家风因远离和疏忽而得不到传承。
而一个人的遗传因素,不是由父亲或母亲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父母双方基因的随机组合,当然后代的遗传物质就和父母有很大差别。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小孩和父母成长的社会环境必定会不同,这也不可能将小孩再次塑造成同样的科学家。最后,成才除了遗传、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外,还有因性格决定的一个人的勤奋钻研、自主努力分不开,再好条件,不努力学习也是枉然。即便努力学习,可是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千差万别,最终也不一定再次造就一个科学家。
其实很多时候,科学牛人的后代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堪。只不过由于自己活在父辈的巨大光环下,给人感觉“灯下黑”。除非他们像苏东坡父子或者王羲之父子那样与父辈并驾齐驱,才算不泯然于众人。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看法:你爸爸都那么厉害了,你怎么能只比我们厉害一点点呢。所以,基于这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看法,我们难以接受,“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在加上他们作为科学大家后代的特殊环境,所以我们会认为科二代们,泯然众人。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