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期 || 罗志英作品:刍议西游(下)/轩诚清读

志英开言: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最好玩!孩童时就读过,对孙猴子也上天入地、法力无边无比奢望。青年时应老辈学者卫俊秀先生邀,刻“拜三公”印章。问“何为三公”?老人诙谐幽默,答“包公济公孙悟空”——此三位神仙为老人终身崇拜对象——话题扯远,看看西游……

文:罗志英

清读:梁轩诚

而今,玄奘西游的故事经过小说家演绎之后世人传颂、妇孺皆知。而法显的西行壮举、开创之功,则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其实,法显是第一个走通中巴、中印陆上交通的中国人,今日的“一带一路”规划,让中巴人民憧憬着建设一条连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新疆喀什的铁路,法显则是这条路上的先行者。同时法显还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印度洋、南海、东海航道的开创者。他记载了从印度洋、跨过南海地区、航行到中国东海这条航线的具体航程和航向。法显回国途中所乘商船承载200人以上,其中商人居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南海丝路上东西商贸的发达。

玄奘(公元602-664年)于627年去印度取经时,年仅26岁,在法显之后200多年。《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自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玄奘发愿西行其实是受到法显事迹的鼓舞,是效法法显的榜样而西行的——所以后世学者认为,玄奘“中开王路”,事业广大,轰轰烈烈,是将西行弘法第一人——法显的事业发扬光大之举。

与玄奘娴于政治、走“高层道路”的辉煌经历相比,法显的西行,则处处体现出冰清玉洁的清辉。家世上,玄奘俗姓陈,河南偃师人,据说是东汉末年名士陈寔之后,父祖也都是仕宦中人,可谓“出身名门”。法显俗姓龚,山西长治人,家境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出家苦修。

经历上,年轻的玄奘到了高昌国(治今新疆吐鲁番市)后,受到国王高度礼遇,临行时,更是为他备足盘缠,有马匹丁夫随从护送,实在比《西游记》的描述要好许多。而61岁的法显西行求法之途,却秉持着十足的苦行僧精神。与他同行的、途中相遇的同修不下十人,有的中途死去,有的半路遇险、打了退堂鼓,有的滞留印度不归——只有法显前后历时13年有余,云游天竺各邦求法抄经,最终携梵本佛经,搭乘印度洋的商船,几经磨难,从南海经东海返回汉地。

说起唐僧取经,人人都知道玄奘三藏法师往天竺取经,历尽艰辛危难取回大批佛经,对中国佛教贡献极大,尤以唯识精髓影响后世佛学至深,不幸唯识学过于繁浩深奥,受学者不多,历代递减,如今已经很少学者深入研究唯识了。

玄奘法师是从“丝绸之路”天山北麓前往印度,经过沙漠和大雪山冰川,洪水山崩等等危险。

其实,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从印度回国时,玄奘走了海路,因为到了唐朝,这条海上丝路已经是贸易发达、航线固定、相对安全方便的路线了,只是为了践行多年前对高昌国王重访的承诺,因而放弃了海路。

人人都赞叹玄奘三藏法师,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唐朝的三藏法师并不只一个。人称玄奘为唐三藏,这个尊号其实并非玄奘一人所专有。唐代的三藏法师很不少,玄奘也不是唯一的取经法师。与他同时代的唐三藏法师,还有几个西往天竺,不过玄奘法师因取经功绩彪炳,为皇室尊崇而得为天下知,兼以“西游记”一书流传,乃使玄奘三藏法师为后世所熟知,其知名度远逾其他人。而另外一位唐三藏,往天竺取经、返国后译经,其贡献不亚于玄奘法师,在当时,其所受皇室尊崇供奉,亦无异于玄奘法师,但是由于没有被写成“西游记”一类说部,所以后世知者不多——被忽略的这位唐三藏就是义净三藏法师。

义净法师是经海道往印度,历经台风海啸巨大的危难——义净三藏俗姓张,字文明,原籍范阳(河北省涿县)。从小出家,十五岁就立志要去天竺取经,以竟玄奘法师未竟之功——他认为在玄奘法师取回的经文之外,印度必然仍有许多仍待追寻的、未发现的佛经宝藏。

当时唐朝对西域是采取封锁政策的,可能是因为突厥战争之故。当年玄奘法师并未获准西行,只是私自出关的。玄奘法师之后,此路已不通,因唐朝对人民西行有极严的限制。

不过,当时唐朝对外海运非常发达,尤其是与西亚大食国(今伊朗一带),及欧洲的大秦国(罗马帝国)有很密切的贸易来往。波斯商船经常来往于中国及南欧——义净法师于是决心循海道前往印度。他从北方来到广州,驻锡于光孝寺弘法,终于获得龚州使君冯孝诠的资助,实现了航海赴天竺的愿望。

三十七岁的义净法师在公元671年赴印取经,695年返国,前后二十四年之久,三次赴南洋弘法,所译五十万颂佛经,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他的游记对中国唐代的南洋情况有详实的纪述,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义净与玄奘三藏、东晋法显三藏,实乃鼎足而三的取经译经伟大贡献者,在佛学和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值得推崇的。

武则天女皇帝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夏天,义净、贞固、道弘三位法师从室利佛逝返抵广州,贞固法师与道弘法师受广州将军冯孝诠挽留供奉,留居于光孝寺弘法,义净法师北上,五月底到达东京洛阳。武则天女皇帝敬重佛法,御驾亲自驾临东门外十里恭迎义净三藏法师,全洛阳数十万人随驾恭迎义净法师取回的佛经,盛况空前,更胜于当年玄奘三藏取经回到长安,武则天女皇帝来到义净法师面前,亲身下拜顶礼,更是历代高僧未有的殊遇——六十一岁的义净三藏法师,被女皇尊为大唐国师,恭迎到佛授寺供养及译经。武则天在位二十余年,佛法大兴,国泰民安,教化推行,义净法师弘法功不可没!

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义净三藏坐化,世寿七十二岁,僧腊六十五。女皇敕令隆重谥尊,义净荼毗后取舍利千粒,受到女皇恭奉,不幸后来不久女皇年老病逝。中宗复位,到再下一代唐武宗大灭佛教,尽毁佛教寺院,杀害佛教比丘比丘尼二十余万人。毁尽佛教文物,义净三藏的舍利也下落不明了……

玄奘西行壮举,无论在佛教史还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一盏明灯,他的事迹和精神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充满敬意地缅怀像法显、唐玄奘这样,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先驱性伟大人物,给予他更多的礼赞、更多的关注……

2004年5月30日,甘肃张掖博物馆对外公布了一组“西游记”壁画,在约十六平方米的墙面上,绘制着10个西天取经的故事。据博物馆的专家考证,这批壁画的绘制年代应该在元末明初,这就意味这要比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代还要早200多年。

壁画中的10个故事依次为:悟空大战混世魔;悟空会观音;圣僧恨逐美猴王;子母河八戒取水;悟空借扇息火焰;悟空大战牛魔王;紫竹林悟空参拜观世音;红孩儿火烧悟空;观世音甘泉活树和婴儿戏化禅心乱。除了第二个故事之外,剩下的故事在《西游记》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章节。

但即使早了200多年,绘制于张掖大佛寺的这组“西游记”壁画,也绝非最早的作品——绘制于甘肃瓜州榆林窟的唐僧取经壁画,比大佛寺的又要早一百多年:2016年2月10日中新网有一篇《敦煌壁画现最早玄奘取经图 揭秘西行艰苦历程》的新闻,转述了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的三幅壁画——玄奘取经图,壁画中,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马蹒跚而行,这正是西夏(北宋)这一时期流传的“西游记”版本,或许是最早的《西游记》。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根据唐代贞观年间唐玄奘远赴西天取经的时间为原型蓝本创作的——这一佛教史上的空前壮举、唐玄奘西行取经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和遭遇自然成为民间文艺创作的源泉。据考证,宋、元时代,作为文人创作的素材来源,取经故事已经在戏曲舞台上大量演出、在说书场上反复传诵、在寺院壁画上描摹展现。

所以说吴承恩是幸运的,“西游记”的故事虽然成型很早,但由于一直没有具体的作者,使得这部作品的改编、整合者吴承恩自然成了著作的所有者,从而名垂青史——这一结论是鲁迅、郑振铎等前辈研究家给出的,当下已经证明他们的研究,错了!

(0)

相关推荐

  • 学霸玄奘

    公元627年,饥荒席卷长安,百姓纷纷逃难. 在逃荒的人海里,有一个叫做玄奘的和尚. 28岁的他,正准备前往佛陀的故乡,寻求佛法. 500多年后,某个籍籍无名的画师, 在敦煌附近的石窟中,创作了一副精美 ...

  • 丝绸之路的见证:唐三藏传世笔迹惊天浮现

    近日,关于玄奘法师确有其人的说法传播开来,尤其是一方玄奘法师释迦佛造像记原石的发现,更是从侧面证明了三藏法师的存在,而且这些碑文极有可能出自玄奘之手. 丝绸之路,从地球上空看去像是贯通整个欧亚非大陆的 ...

  • 玄奘取经的真实历程

    <西游记>中的唐僧,只是主人公之一.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西天乐土,为大唐求取真经. 小说旨在描述西行路上光怪陆离的见闻,以及神魔仙妖移山填海的大神通,远远偏离了 ...

  • 835期 || 罗志英:南柯一梦说李陵/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美丽小语: 少时听评书<杨家将>,在杨令公命丧两狼山一节,记住一个名字李陵,知道他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叛徒,千年以后还气的老令 ...

  • 871期 || 罗志英:刍议西游(上)/轩诚清读

    志英开言: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最好玩!孩童时就读过,对孙猴子也上天入地.法力无边无比奢望.青年时应老辈学者卫俊秀先生邀,刻"拜三公"印章.问"何为三公&q ...

  • 罗志英佳作:司马相如——道德难以判断 / 轩诚清读(第1767期)

    美丽小语: 中国民间传说一般都大团圆,故事的最后这对夫妻就过上了无忧无虑.香琴摆坐.引吭高歌的生活--但据史书记载,司马相如富贵了,就想纳茂陵女为妾,着实为这和卓文君闹过一阵:还有西南叛乱时,汉武帝曾 ...

  • 226期/往期回顾/梅笛作品《寂寞痕迹》/轩诚清读

    文/梅笛 诵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寂寞痕迹 当五十五岁的生日悄然而至的时候,心忽然象被什么刺了一下,有点疼痛. 阳光依然那么灿烂,而我的眼泪却不知不觉地借着阳光闪烁着一颗颗掉落下来,溅出一地逝去的年 ...

  • 257期/刘小玲作品《爱上洋芋花》/轩诚清读

    小菲说:洋芋花一朵平凡的小花,都市人很少看见过它,古今中外墨客文人,没有谁曾赞扬过它,而它把美好的理想,封存在金秋的土层,洋芋长在西北,像西北人一样,没有华丽的外表,根在地下,叶在雨里,是那样朴实无华 ...

  • 648期A || 郭勇作品《河山感悟》/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青山绿水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瑰宝,细品每一珠,每一露,沐浴阳光,放眼河山时,在那里有关阳春白雪的故事被多情的文人墨客痴痴吟咏, ...

  • 938期 || 梁书印作品:成长的记忆/轩诚清读

    美丽小语: 父亲一生的工作历程,终结于咸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党总支书记任上,对于这一段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他颇为珍惜.进入耄耋之年,回首往昔,最难忘的还是作为师长在教书育人上的历历往事和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

  • 892期 || 罗志英作品:“学贵有用”说关学

    志英开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也称"四为"每每读 ...

  • 921 期 || 罗志英作品:关学:“民胞物与”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赏析: "民胞物与"是关学创始人张载提倡的重要思想.他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源于&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