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189期:除了职业你还有什么?
今天把桂公梓的《不写判决书时写些什么》看完了,有些话想说。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关于他的介绍,可以参见@澎湃新闻 的报道“那个写科幻小说《金陵十二区》的桂公梓其实是名法官”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114,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我没有见过他本人,只在网络上看过他的文字,喜欢他汪洋恣肆、流畅自如的文风。那次去南京,他来看我,可惜我刚走,错过了。于是,他寄来这本《不写判决书时写些什么》。这本书分五个单元收集了他在网络上发表的19篇文章。有意思的是,作为法官,作为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写的居然并不是法律论文,都是些类似于小说、散文、随笔的东西。虽然其中也有不少法律思考,但思维之活跃,绝对超越了法律的范畴。我喜欢的正是这一点,估计他的那些粉丝们也是如此。谁都不会想到,一位法官能够写出科幻小说,而且这篇科幻小说不仅想象奇特,还能针砭时弊。无怪乎中国科幻银河奖要授予这位法官大人!
我其实也是和他差不离的异类。中文系毕业的在司法机关总是会觉得格格不入。我的微博和微信公号里多数也和法律无关。大概这就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但是,我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性格和才能的多样化是更值得提倡的。除了职业,我们不能一无所有。
桂公梓玉照
我在机关已经呆了整整34年了。再过半年,我就退休了。我见过太多的机关干部以单位为家,两点一线几十年。除了工作,他们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干。于是,他们的思维很死板,他们的人生很单调。一旦离开了所从事的职业,他们会无所适从。而我觉得,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实在是不应该这样的。职业,有时候是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比如我,当年走进检察院的大门也是阴差阳错的结果。职业,更不是完美无缺如你理想的。看上去很美而走进去很无奈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职业之外,每一个人应该让自己保持一种来自自身的爱好,不管这种爱好是否高雅。正如桂公梓在这本书的后记里写的,码字是他的爱好,即便他不做法官做个木匠,也会写出好多关于木匠的文字。好在自媒体的崛起给了我们施展身手的空间和平台,不仅给他带来快乐,也给我们带来快乐。我和他一样,由衷地感到,当你不仅仅用法律的眼光来审视你的职业、你的生活,而是用哲学、文学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学问来审视你的职业、你的生活时,你会感到豁然开朗,你会感到其实人生绝不那么枯燥单调。
这些话语在一个多月前的那篇“我为什么喜欢桂公梓?”里都已经讲过,今天无非是又啰嗦一遍。感谢桂公梓的这本书!感谢他告诉我们,不写判决书、起诉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会写点什么,做点什么。那样的人生才完美,才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