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果子五”与他的“油条岁月”

关城村的美食在本地方圆几十里非常有名气,做小吃早点的也非常多,炸糕和油条更是人们多年的早餐最爱,关城人俗称油条叫“果子”。提起油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果子五”。58岁的他从17岁就开始炸油条,已经在关城村从事这个行业41年了!

     每天凌晨不到3点,果子五就开始忙碌着和面,出摊,热油,四点多就先做出百十来个炸糕。有外村人起早来关城早市卖东西的,经常是出摊前先去他那里吃早点, 因为本村外村的都知道果子五这个油条摊。
   还有外村和本村一些年轻的,以为果子五姓“果”。其实,果子五只是因为长期炸果子得个外号而已,并非姓果,人家姓张,大号张玉明,二甲,并且辈分很大,属于庆字辈,他的手艺是跟其父张文成学来。

果子五的父亲张文成,早年间是跟随着端村有名的周爱连老师傅学艺。那个年代学点手艺不简单,首先是从打杂开始,只管吃住,前三年没有工钱,这样张文成跟着端村的周师傅一干就是十来年。学到了很多白洋淀特色的美食烹制。尤其擅长做油条和炸糕技术。回家后,在家里偷偷炸点油条炸糕,由家人擓个竹篮子去转街卖,之所以偷偷炸和卖,是因为那个时候做小生意违法,属于投机倒把。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后,允许私人做生意活跃了市场,保障了供给。张文成带几个儿子在大街西北角(如今的永乐通讯)开了一家“五子居饭店”,除了经营白洋淀传统风味炒菜外,早晨的油条、炸糕,中午的火烧等非常受欢迎。6块钱一盘的鸪顶馅水饺味道令人拍案叫绝,当时生意挺火。

随着张文成年事渐高,五子居饭店几年后也停业,老大、老三和老五弟兄三人每人开了一个油条摊炸果子,他们哥仨占据关城村炸油条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果子五的大哥、三哥开了十来年油条摊,就另做其他的事了,唯独果子五传承了父辈留下的手艺,从17岁到现在,一干就是40多年。

炸油条这个行当,都是两个人干,人少干不了,人多窝工,以夫妻搭档居多。炸油条的关键技术当时是和面以及油案上切面的技巧,但挑锅这个活更不简单。她不仅决定着火候大小,炸出来好吃不好吃,还得掌握着不能浪费油。油条下锅后,得掌握着锅里的油不能乱晃动,否则会油总往锅边逛,造成浪费。别看这不起眼的一点油,老手艺人还是很在乎的,毕竟物资稀缺的年代,学手艺者首先得到不能浪费一分钱的理念。这个活,就由“挑锅人”掌握。

另外,现在是有吹风机加热油锅了,以前靠拉风箱催旺火。挑锅人一手拉着风箱,一手拿着长筷子挑锅,同时还得卖油条算账找零钱,所以,不是特别利落的人,真干不了这活儿。

果子五的摊位这么多年一直在关城上坡进村的郭小青家房后身,对面五金店的张艳茹清闲时还经常给果子五媳妇按摩肩周,两家关系相处特别融洽。

端村、关城油条摊特有的炸合包蛋,我们俗称“合么”,这个合包蛋营养丰富,外皮脆香蛋泡松软,深受食客欢迎。

也在外地见过炸糖片的,来吃吃关城和端村的糖片,就知道什么叫差距了。红糖和面,铺在面前上擀成薄薄一层。

因为这个面片擀的特别薄,面又软,没点技术,都放不到油锅里就变形了。

到了油锅里,好吃不吃,脆不脆,就由挑锅人的手艺决定了。这个糖片分两种,一种边缘是软的,有糖的部分是脆的,吃起来中间有糖的部分又甜又脆,而另一种则是又薄又脆,我们俗称“噶嗻”

关城炸糕,无论豆沙馅还是白糖馅,秉承端村炸糕个大皮酥,油而不腻的特点。

这个垛面的油案板,也有三十年历史了。

切面刀市场没卖的,得跟端村铁匠铺定制。看这把刀中间都用凹了,年头也不少了。

淀边村的夏季,油条炸糕用荷叶包裹由来已久,又不怕油污,还能有荷叶的特殊香味,这是其他地方的食客体会不到的美味。

这是捞炸糕的专用工具。

挨着果子五摊位,还有一家卞姓卖豆腐脑的,

摊主卞三也是祖辈几代都是做豆腐行当。卞三说自己卖豆腐脑也有40年历史,现在d仍然用传统的手洗面筋工艺,保持多年的味道。

卞三每天稍微晚于果子五出摊,正好果子五的炸糕做好快上人后,卞三也骑着三轮车出摊了。

这个关城村口一角,果子五卖油条、炸糕,卞三卖豆腐脑豆浆,最佳组合,方便村民连吃带喝的早点需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意,绝配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