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研系列(10)||教育研究课题及其意义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的步骤
科学研究一般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步骤、程序或环节,学前教育研究也不例外。一个有关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项目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⒈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⒉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⒊确定收集和分析资料所采用的方法;
⒋制订研究计划方案;
⒌实施研究过程、收集事实材料;
⒍整理、加工资料、总结研究过程和撰写研究报告;
以下我们具体探讨这些研究步骤。
第一节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定
所谓的科学研究的课题就是被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成果,又是人类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从广义来说,选择科研课题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
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研究人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从事研究活动的领域。科学史表明,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一个时期总是集中主要精力在一个领域内进行探索。研究人员在一个时期里有相当稳定的研究方向,可以使研究工作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并可以成为选择具体研究课题的线索和范围。否则,面对广阔的领域和数不清的问题,研究工作就可能不知从何处着手。一般来说,研究方向是根据某一研究课题取得一定成果后开拓并逐渐形成的。对于一个科研新手,或研究工作尚处初始阶段,一般只能大体上确定一个研究方向,或由导师选定一个适当的课题先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可见,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课题展示方向,方向限定课题,它们是点与面的辩证统一。但是不管你是选择他人的研究方向,还是自己重新开拓研究方向,都要从选择研究课题开始。对于一个有志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确定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将对具体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大有裨益。
课题不仅仅是个名称,它应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如,“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功能”与“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功能”,二者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而选题则是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从广义上讲,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能否确定一个有创见有意义的问题,对学前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因此,选定课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认真对待。
一、正确选择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
所谓选题正确,是指应当选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的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
㈠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就研究本身而言,在自己研究领域内发现和得出一个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本身就是认识的成果。能否善于提出问题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它决定研究价值大小,决定研究的成功与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容易使研究不断地深入,并且得出有价值的成果。课题选择得不好就等于后继的工作是白做了。比如“体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何才能镇得住幼儿——一位幼儿教师的经验介绍”,这些研究虽有一定的“结果”,但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选题不当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英国科学家J.D.贝尔纳认为:“课题的形式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者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的战略起点。”也可以这样说,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虽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不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而这同样也是一种知识。不过,在科研的实践中,我们还得注意区分课题和问题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总的来说,问题有两个意思:①实际任务,如经费、时间、精力;②某门科学上某种未知的东西,它要求探索关于现实的新知识。而初从事研究者常常会把两者混淆起来,他们谈的常常是实际任务而不是科学问题。当然解决问题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但两者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科学的问题,始终存在着知与未知的矛盾,新的事实与现有的理论的矛盾,即现有的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新的事实,还没有揭示它们的本质,还不了解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㈡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教育现象和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反映了教育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但是应该看到,并非每一个矛盾都是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也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值得我们作为研究的对象。在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该选择那些带有全局意义的规律性问题,抓住教育内在的关系和联系来研究,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研究的效益。正确选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一项基本功,不会确定适合自己的课题也就不会进行教育研究。因为研究课题的确定,意味着研究者要善于从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间,现状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种种矛盾的透彻分析中,发现、提出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见的问题,它是科研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对形势的判断力以及胆识的综合反映。有的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但往往不善于把实际问题提炼成科研课题,导致研究成果停留在一般的经验总结阶段,不能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有的青年学者,缺乏问题意识,不会提问题,或盲目跟着“热点”走,或满足于“初探”、“刍议”、“商榷”的水平,或热衷于“创立”新学科,“构建”新体系,缺乏深入扎实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的理论基础。有的人发表了不少文章,涉及多个领域的内容,虽然面宽有新意,但显得零碎肤浅。因此,学会正确选题对于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㈢选定研究课题有助于研究者建立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非定向的积累:例如,对学校课程设置安排的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侧重于共性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培养知识的适应性。就是说,无论研究者将来做什么和进行哪方面的研究,都是需要学习掌握的。
二是定向积累:这是指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有意识地积累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这种定向积累知识的方法是活生生的,可以使学习与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讲,知识的定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认为,这两种知识积累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是基础与方向的关系。
初学研究的人,可以通过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将两种积累知识的方法相结合,调整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既体现了非定向积累所提供的基础,又通过定向积累提供方向和思路,因而往往印象深刻。
总之,选题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激发我们去学习、观察、实验,去探索事物的规律。研究者必须了解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哪些问题是最值得研究的,从面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上。选好课题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易半途而废或徒劳无功。因此,是非善于选题,往往成为衡量个研究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他的胆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