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历代茶器(宋辽金元明)
宋代以后,点茶兴起,相应的在茶器方面,形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以煎煮为主的茶釜慢慢地被点茶的执壶所替代。同时,宋辽金元时期,我们瓷器烧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五大名窑,以名分布于南北方的各个窑口,然后各窑口的瓷器品种不同,而相同的是茶器都是他们产品的一大种类。而到了明代,散茶瀹泡法又代替了点茶,在茶器上的代表则是紫砂壶的兴起。
宋 青釉印花盏
束口,斜腹,矮圈足。灰白胎,施青黄色薄釉。盏内有模印花卉纹,盏外底有块装垫烧痕迹。
宋 七里窑酱釉柳斗罐
唇口,束颈,垂腹,圜底。颈部以九个乳钉作为装饰。罐内施满酱釉,外部施釉从口沿到颈部,颈部以下不施釉。冠腹部以蓖划柳斗纹作为装饰,这种类型的罐又称为柳斗罐。
七里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郊七里镇 ,因引又称为赣州窑。赣州窑最有代表性的瓷器就是柳斗罐,大量相关出土文物表明,柳斗罐除运销江西周边地区外,还大量销往日本、朝鲜半岛。有一种说法,柳斗罐的用途是装茶粉,装好后包一布,用线扎好。由此,柳斗罐大量销往日本及朝鲜半岛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受中国饮茶文化影响,日本及朝鲜半岛的饮茶之风也十分兴盛。
宋 吉州窑洒釉盏
敛口,弧腹,矮圈足。施黑釉,内洒白花作为装饰,率性写意。
宋代茶汤尚白,因此流行黑釉茶盏。在建窑的影响下,吉州窑也生产各种黑釉盏。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始烧于五代,兴盛于宋,尤其在南宋时期,形成了规格极大的民间窑场。吉州窑的黑釉产品以木叶纹、剪纸贴花和玳瑁最为著名,此外,洒釉也是其中品种之一。
宋 吉州窑玳瑁釉盏
盏的尺寸较大。通体施黑釉,釉面滋润,其上再洒以玳瑁状斑块,色彩绚丽。玳瑁釉是吉州窑的特色产品,瓷器坯体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烧手再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再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点,故称玳瑁釉。
宋 白覆轮黑釉盏
口微侈,腹较深,平底稍内凹。土黄色胎,盏内施黑釉,盏外施釉及1/3外,盏口沿涂白釉,流釉与黑釉形成鲜明对比,俗称“白覆轮”。
在黑釉盏流行的宋代,为吸引更多的市场关注,黑釉器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白覆轮、黑覆轮等品种。
宋 铜盏托
宋元的盏托有两种形制,其一承盘内凹,其二承盘上凸,通常后者为多。该铜盏托承盘高出平面许多 ,适合放置输腹部较深的茶盏。同类型的盏托还有瓷、漆等材质。
宋 耀州窑青釉盏
小唇口,斜腹,小圈足。灰胎,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耀州窑是北方的重要窑场,窑址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时该地属耀州,故名,宋时也称黄堡窑。耀州烧瓷历史悠久,唐代开始烧造白釉、黑釉瓷器,宋代青瓷生产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宋 龙泉窑青釉瓜形壶
壶如瓜形,小短流,小环把。灰白胎,釉色肥腴丰润,并有开片现象。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是南方重要的窑场,主烧青釉瓷器,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受越窑影响 ,到南宋时期基本确定自己的风格,创烧出薄胎厚釉、如脂似玉的精品瓷器。
宋 龙泉窑青釉刻花执壶
大侈口,细长颈,弧肩,长圆形腹至胫部渐收,矮圈足。壶口与壶肩之间安扁条形执柄,与之相对应的一侧安长流,流口稍低于壶口部。为求变化,通过双线把壶身分为六大区块,并暗刻云气纹。
宋代的执壶造型一改唐代的敦朴丰满形象,显得挺拔秀气。执壶,宋代人通常称之为汤瓶,审安老人给它取了一个更加优雅的名称:汤提点。汤提点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中唐时期以煎茶为主,投茶末入汤釜中煎煮,无汤瓶之说。至晚唐、五代时期,点茶开始出现,汤瓶也就应运而生了,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近世瀹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
点茶关键在于汤讧的流嘴,“注汤利害,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峭,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而不滴沥,则茶面不破。”此龙泉窑青釉汤瓶基本符合当时点茶的标准。
宋 瓷茶碾
由碾槽及碾轮组合而成。碾槽呈船形,如扁舟,下有基座,中间峻深,以承碾轮。碾轮如圆饼状,中孔有一圆形柄穿插。此瓷碾系明器,是宋代茶碾的缩小版,用来不陪葬,基本反映了当时茶碾的形制。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敞口,深弧腹,小圈足。黑胎较厚,内处施黑釉,在高温作用下,茶盏内外釉面铁结晶而析出丝丝兔毫般的效果。
建窑位于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生产黑釉盏而闻名。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为“金兔毫”、“银兔毫”和“黄兔毫”。此盏为“银兔毫”。蔡襄《茶录》所言“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窑黑釉盏一般胎体较厚,从造型上看,以敛口及敞口两种为多,无论哪种造型,其盏底都深且宽,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点茶及斗茶的需要:盏底深利于发茶,盏底宽则便于使茶筅搅拌时不妨碍用力击拂。胎厚则茶不容易冷却。
宋 遇林亭窑“寿山福海”黑釉盏
该黑釉盏与普通黑釉盏造型上没有大的区别,唯隐约可见“寿山福海”四字呈十字对称排列在盏内壁上。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遇林亭窑黑釉盏,窑址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景区北侧,受建窑影响也烧造黑釉盏,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在烧成的黑釉器上用多彩描绘文字、花纹等,再用低温烘烧而成,具有特殊的装饰风格。
宋 青白釉狮钮瓜棱壶
小口,直颈,瓜棱腹,矮圈足。扁条形柄及长弯流。肩部贴塑变形莲瓣作为装饰。盖钮装饰小蹲狮一只,憨态可掬,正眼视前方,盖沿下贴饰莲瓣,与肩部莲瓣呼应。器身施青白釉,因出土原因,釉色有些磨损,并出现细微的开片。
一般认为此壶应还有一温碗配套,组成温壶,起来温酒的作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乃点茶用的执壶。
宋 茶研
呈钵形,一侧带流口。内外均涩胎无釉,器内以蓖划纹划出十组纵横的网格,粗糙的表面可以强化研磨的效果。与唐代一样,宋代无论团饼及散茶,此需碾末点茶,茶研、茶磨、茶碾、茶臼均是重要的茶具。
宋 青白釉刻花带托盏
由托和盏两部分组成。盏,直口,深腹,外撇足。托,五瓣莲口,折沿,喇叭形圈足,如盆形,中间起一圆柱形凸圈,上以承盏。白胎,盏及托均施青白釉,釉色透明,盏外壁及托折沿、凸圈均刻花纹。
宋代的盏托形制较多,不外乎两大类,一种是托圈内凹以承盏,另一种是托圈上抬以承盏。
宋 青白釉刻花葵口盏
葵口,斜腹,小圈足。白胎,施青白釉,釉色较薄,受定窑影响,景德镇青白釉的部分产品也采用覆烧法,因此口沿涩胎无釉。
宋 黑釉执壶
直口,长颈,瓜棱形腹,矮圈足。一侧的肩颈交接处安一扁条形柄,对应该的另一侧有长弯流。全身施黑釉,釉色乌黑发亮,口沿及流口因流釉而隐约露出胎骨,与黑釉形成色差对比而愈显灵动
在宋代的点茶方式的影响下,长流执壶(汤提点)成了得要的茶具,不同窑口生产不同釉色的执壶。
宋 铜茶匙
匙面呈花瓣形,并镂雕梅花点。细长柄,以铜为材质,质朴雅,体现了宋代内敛的审美情趣。到了宋代,饮茶方式有了变化,从唐代的煮茶或煎茶变成了点茶。不再采用大口茶釜煮茶,取而代之的小口长流的汤瓶煎水。茶饼碾成茶末后入罗筛选,再放入茶盏,然后煮沸的汤瓶热水徐徐注入茶盏,边注边以茶匙击拂,而在盏面形成变幻无穷的效果,妙趣横生,并从点茶化为斗茶和分茶。由于饮茶方式发生变化,茶匙在原来的量取作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击拂茶汤的作用。宋蔡襄《茶录》云:“茶匙重要,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
金 磁州窑系铁锈斑黑釉盏
敛口,斜腹,矮圈足。盏内外施黑釉,并杂以大块的铁锈斑,外壁施釉不到底。从风格看,系河南窑口的磁州窑系产品。
宋代茶汤尚白,因此黑釉盏流行。除福建建窑生产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纹茶盏外,江西的吉州窑、四川的广元窑、河北的磁州窑、山东的淄博窑等也生产各种类型的黑釉盏。
金 磁州窑红绿彩小盏
直口,弧腹,矮圈足。盏内以红彩三圈作为装饰,内底外黄、绿彩描绘花纹,釉彩有些剥落。红绿彩是在白瓷釉上用红、绿等色彩绘,再经低温烧制而成。宋代磁州窑红绿彩瓷开启中国瓷器釉上彩绘之先河,为明清釉上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金 霍州窑印花茶盏
敞口、弧腹,矮圈足。盏内模印卷草纹,内底有涩圈,便于叠烧。
霍州窑是宋元时期山西地区的一处重要窑口,又名陈村窑、霍窑、西窑、彭窑等。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曰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唯欠滋润,极脆,不甚值钱,卖古董者称为新定器,好事者以重金购之……”霍州窑产品主要有白釉、黑釉等,以白釉最具特色。其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划花、酱褐彩画花等。器型以碗、盘、罐、高足杯为主。
金 定窑系白釉盏
侈口,斜腹,小圈足。白胎,盏内外施白釉,釉色莹润。定窑是我国宋金元时期北方的重要窑口,以烧制白釉刻花、印花器而闻名。受其影响,形成庞大的定窑系,该盏系定窑系的产品。
辽 黄釉小盏
侈口,弧腹,矮圈足。土黄色胎,施姜黄釉,盏外施釉不到底,圈足无釉。盏内有三个支钉烧痕。
辽是契丹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善于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受宋代饮茶文化的影响,辽地饮茶风俗日盛。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有大量饮茶的场景,可以作为佐证。同时,大量陶瓷窑工进入辽地,促进了辽瓷的发展和兴盛。辽瓷除了白釉及黑釉瓷以外,还有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瓷,以及绿釉、黄釉等瓷器。
元 磁州窑黑釉铁锈斑碗
束口,深腹,矮圈足。土黄色胎,内外施黑釉,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窑变效果,碗内有条斑状的褐釉产生,俗称“铁锈斑”。
元 钧窑大碗
敞口,弧腹,小圈足,底带乳钉。黄褐色胎,碗内处施蓝釉,蓝釉带窑变,蓝中带红。口沿因流釉而隐显褐胎。元代的茶具比较粗犷大气,体现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特点。
元 枢府釉印花折腰碗
侈口,斜腹,折腰,小圈足。白胎细腻,碗内外施卵白釉,釉层较厚,有乳浊感。内有印花装饰,并印有“枢府”两字。圈足内无釉,因修足而留下鸡心点,这也是元枢府燠瓷鉴别的特征之一。卵白釉是元代瓷的创新品种,在青白瓷基础上发展起来,比青白瓷的釉层更厚,呈失透状,又叫鹅蛋青。相传此类器具为元代枢密院定烧器,因此又称为枢府釉。
明万历 青花折技花纹提梁壶
矮直口,短颈,弧肩。圆鼓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向上起虹式提梁。整器装饰青花折枝花,青花发色淡雅,釉面滋润。
明 青花缠枝花纹罐
直口,短颈,鼓肩,腹部渐收,平足,青花发色较暗。自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后,散茶瀹泡方式兴起,作为储茶容器的茶叶罐形制也有所改变。此类小口、深腹的罐子有利于聚香。
明 青花高士纹茶壶
胎质略疏松,青花发色较暗,但纹饰描绘十分生动,壶腹青花绘一高士坐于山水之间,仅寥寥数笔勾勒出高士飘逸的形象,这与官窑的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 磁州窑黑釉围棋罐
敛口,浅鼓腹,矮圈足。灰白胎,胎质较疏松。器内外均匀施以黑釉,釉色滋润,近圈足一侧有漏釉现象。系当时装入围棋的容器,属北方黑釉系。
“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雅士品茗弈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棋具也成了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 霁蓝罐
小口,短颈,弧肩,腹部内收,通体施蓝釉,釉色莹润。
明 “用卿”款紫砂壶
整体造型规整、敦厚,壶嘴弯曲有致,壶盖为典型明式如意纹图案,壶钮装饰有颇具匠心的镂空金钱如意纹。壶身刻“瓦瓶新汲龙泉水,纱帽笼头手自煎”诗句,落款为草书:“丁丑年,用卿”,制作年代应该为1637年。陈用卿,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人。《阳羡名陶系》称其书刻“落墨拙而用刀工”。明代名士张岱在其《陶庵梦忆》中称“宜兴罐,以供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可见此壶作者当年与时大彬齐名而稍逊一筹,不失为一代制壶名师。陈用卿壶存世量很少,足见此壶之珍贵。
明 紫砂茶叶盖罐
直口,薄唇,短颈,弧肩,平底,腹呈直筒状。盖面微坡,中心印“天俊”阳文长方形印章款。此罐由红泥制成,泥料粗,杂含砂粒,显得珠粒隐现。
明代散茶勃兴,茶叶若保藏不善,极易变质,茶叶贮藏用具现得比盛行饼茶的唐宋时期更为重要。一般说来,明朝散茶贮藏多用瓷质或紫砂茶叶瓶、茶叶罐。出土及传世的明代茶叶瓶、罐形制各异,大小不一。
明 紫砂绞泥加釉瓜棱罐
直颈,圆腹,罐身呈瓜棱状,且饰有将两种不两只颜色的泥料如绞麻花般绞在一起所形成的纹理,望之如湍流或行云。此紫砂绞泥瓜棱罐,在制成后的胎体上施了一层透明而稍稍泛黄釉,色泽光亮,使纹饰显得更为清晰。此罐除了具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外,对于研究紫砂绞泥器具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 紫砂提梁壶
此壶腹部圆润,壶体与提梁如两圆连环相套,二弯流,浅圈足,壶钮如旧式服装上的盘扣,精巧雅致。泥色深沉,造型浑厚大气,古朴简练。
明代,散茶日渐取代唐宋以来的饼茶,简便易行的散茶瀹泡法亦开始大行其道:撮一把茶叶,用沸水直接冲泡而饮。此壶应为沏泡散茶之用。
明 剔犀漆盏托
整个盏托由圆形盏、葵瓣式盘、高足组成。通体髹紫红色漆,雕如意云头纹饰,花纹刀口侧面露出黑漆线一道。托内髹黑漆,乌黑黝亮,有自然断纹。
剔犀又称云雕,其工艺先以两色或三色漆相间漆于胎骨上,每一色漆都由若干道漆髹成,至相当厚度后,斜剔出云钩、回纹等图案花纹,帮在刀口断面,可见不同的色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