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杨万里还早两百年的“诚斋体”唐诗,却被后世批为“穷形尽相”

每天诗词猎奇

俗话说六七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烈日炎炎,说不准一眨眼的功夫就黑云压城、雷声大作,暴雨瓢泼。甚至有的地方,山那边在下着雷雨,山这边却艳阳高照。

夏季六七月的天气变幻无常,可谓是让人防不胜防。夏季的雨也往往来势汹汹,下的是既骤且疾,雨滴又大,打在身上生疼。雨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阵瓢泼之后,转眼又回归到晴空万里。

晚唐诗人崔道融就曾经专门写了首诗描绘夏雨的特点,便是下面这首《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

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

却是山前晚照明。

这首诗晚唐诗人崔道融所作,但不同于一般唐诗景中含情、抒情有境的风格。此诗单纯是为写景二写景,既无寓意,也没有诗人内心的写照,纯粹是描写大自然景观的奇特情趣。这种风格与宋代杨万里(杨诚斋)的“诚斋体”如出一辙,这首《溪上遇雨》可以说比杨万里早两百多年的“诚斋体”。

虽然纯粹是写景,但此诗对夏雨的特点抓得很准:夏雨来速疾、来势汹、雨云飘忽不定。且看诗人的描绘:“坐看黑云衔猛雨”!诗人坐在山头看远处天空黑云带着“猛雨”!一个“黑”极尽雨云之厚,一个“猛”字穷极雨之汹涌!

后一句“喷洒前山此独晴”则写出夏雨之奇,黑云猛雨,只在前面的山头汹涌喷洒,一派压山瓢泼之势,一个“喷”字足见雨的力度,令人望而生畏。而诗人所在的山头却是“此独晴”,两座山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山头黑云猛雨,此山头晴空万里,可为泾渭分明,这正是夏季“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真实写照。

第三句“忽惊云雨在头上”就来了一个措手不及的转折。诗人坐在山头看前面的雨,上一秒还“此独晴”,下一秒就“忽惊云雨在头上”!夏雨的瞬息万变,雨云的飘忽迅捷,都在这“忽惊”二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面临“云雨在头上”,被淋成了落汤鸡还不忘看一眼前面的山头,没想到还有意外发现:“却是山前晚照明”!原先被“黑云衔猛雨”的山头,此刻变成了“独晴”,呈现出“晚照明”的美景,从侧面表现出夏雨来得快去得快。

前一刻诗人坐在晴朗的山头,看对面山头黑云猛雨,下一刻黑云猛雨喷洒到诗人头上,而对面的山头确实夕阳晚照,别有一番情韵。短短四句,就将夏季天气的变幻无常表现出来,深的夏雨之奇趣。让人读来如身临其境,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黑云猛雨淋头上了。

然而此诗在艺术手法方面却深受后世诗坛诟病,它没有一般唐诗的含蓄蕴藉、没有虚实相映的笔法、没有隽永的意境、也没有情感的流露,。通篇笔触都是写实,毫无言外之意,读完也没有回味,所以后世称此诗:“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END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