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餐后反酸、烧心、嗳气,小心是胃食管反流病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苏少玲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反酸、烧心、口苦、嗳气,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得了胃病?咳嗽、哮喘、喉炎,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得了呼吸道疾病?胸闷、胸痛,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这时,应警惕其真正病因为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流、烧心等典型症状。反流也可引起口腔、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出现非典型的表现,如哮喘、慢性咳嗽、胸痛、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咽喉炎和牙蚀症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国内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有Meta分析显示国内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12.5%,且呈现出南低北高的特点,可能与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西化、人口的老龄化,胃食管反流病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年龄、饮酒、非甾体抗炎药、高脂肪饮食、喝浓茶、咖啡、社会因素、心身疾病和遗传因素等。
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胃食管交界处功能与结构障碍,食管清除功能障碍和上皮防御功能减弱等,造成消化道动力障碍。当肥胖和饮食等生活相关因素致胃内压长期增大等,削弱了食管抗反流功能,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这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病因。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上一般分为糜烂性食管炎或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3种类型,其中有肠上皮化生的长段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程度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一、基础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包括减肥、戒烟/酒、抬高床头、避免夜餐/饱餐、避免进食后运动、避免进食可能促进反流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咖啡、巧克力、高脂食物等。
二、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最主要治疗药物,此类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如伏诺拉生)、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联合用药的疗效通常优于单一药物,研究显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和/或胃粘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伊索拉定、康复新液等)可进一步减少反流负荷,改善症状。
常见的治疗药物介绍如下:
1、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不可逆抑制H+‑K+‑ATP酶的作用,抑酸起效迅速,作用持久,是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短期或长期应用胃食管反流病不良反应均相对较少,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普拉唑等。推荐疗程一般为8周,以减少复发。
经标准剂量PPI治疗8周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仅部分缓解或完全无缓解,被认为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需调整治疗方案,单剂量PPI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无效可换用另一种PPI或其他抑酸药。对于出现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的患者,PPI剂量通常需要加倍。
PPI短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头痛、腹泻、食欲减退等。长期应用的潜在不良反应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继发性感染、骨质疏松、肠道菌群移位等。不良反应明显者可更换药物。
2、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此类药物有伏诺拉生。通过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钾离子的活性,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食管炎粘膜愈合及缓解反流症状,其疗效不劣于PPI。
P-CAB上市时间较短,短期研究仅提示可能出现与抑酸相关的高胃泌素血症。长期应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报道,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3、H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轻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此类药物对控制夜间酸突破更有效,因此对于夜间酸突破患者,可联用PPI和H2受体拮抗剂,以控制夜间酸突破。
4、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刺激食管蠕动及增强食管收缩幅度、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尤其适用于胃排空延迟者。
常用促胃动力药物包括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而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促胃肠动力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等消化道不适,以及心悸、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多潘立酮可使血催乳素水平升高,引起泌乳等不良反应。
5、抗酸剂:指可快速中和胃酸的制剂,快速缓解反流症状,用于GERD的对症治疗,尤其是以胆汁反流为主的GERD患者。临床上常用的抗酸剂有硫糖铝、铝碳酸镁、海藻酸盐等, 短期使用抗酸剂可改善患者反流、烧心症状,但不主张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少数患者可引起便秘、皮疹、消化不良、恶心等。
6、抗抑郁或焦虑治疗:食管对酸的高敏感性,是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应考虑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治疗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可用于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GERD患者的治疗。
三、针灸治疗
实证常用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虚证常用脾俞、胃俞、肾俞、膻中、曲池、合谷、太冲、天枢、关元、三阴交等穴。
四、内镜下治疗或抗反流手术
内镜下治疗或抗反流手术通常可持久控制所有形式的反流和反流症状,并减少或停用药物。对于症状持续药物无法充分控制、有并发症和生活质量低下的患者可考虑采取此类治疗,但治疗或手术前应详细评估并严格把握适应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等. 胃食管反流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 635-641.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 [J]. 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0):64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