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就是行书吗?如何才能学好行书不走弯路?
说起写字技巧,每个人都会有其特有的书写方式,但是写字终究是写字,一旦上升到书法的层面,个人的技巧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手法。
书法之所以不同于写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艺术感,写字只是单纯的把字写的好看,符合自身或是他人的审美即可,但是书法的美感不仅要符合审美,还要符合古法。
从古至今无数书法名家总结了诸多的书法技巧,只有按部就班的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才能在书法学习的路上更上一层。
许多书法爱好者都是从楷书入门的,在楷书略有所成之后,就要进行行书的学习,行书是“篆隶真行草”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书体,它下接隶楷,上衔草提,并且也让书法从静态转为动态的审美,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如果学习不好行书,书法可能一直都停留在初级阶段,因为从行书开始,章法的审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再是平面上的艺术,而是跃动起来的符号。
在学习行书中,临帖还是唯一的进步途径,但是临帖不是死临帖,字帖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字帖中揣摩古人书写时所运用的技巧,让“字帖”活过来。
所谓行书,就是行走起来的书体,他既不像楷书那样端庄工整,又没有草书的潦草狂乱,是在注重书写速度和文字辨识度上的产物。
行书既然不同于楷书,在书写某些字的时候就不必刻意的讲究横平竖直,不要太过的僵化。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取了斜势的字体更加有型,这也是为了让章法不像楷书那样平淡无味,从整体布局上来说,某些突出却歇势的字可以如同力挽狂澜般,让整幅作品动起来。
与楷书相同的是,行书的结字也要有主笔的存在,这是书法上一个共同的技法,主笔的作用不仅是作为一个字的主心骨和顶梁柱,还可以配合其他笔画,成了主次对照、相互呼应、依附鲜明的对比关系,在配合章法之后,主笔的存在更加符合书法的美学观念。
既然行书是一种动态的书体,自然会在空间上有所营造,这是书法美感的一种集中体现,更是书写者空间观的表现,如果把行书拘泥于平面上的创作,只是单纯的将每个字的笔画连起来,忽略了章法行气的存在,那样的行书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叫做写连笔字。
有的人说书法和建筑有些相似,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而世界里面的空间营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如何让行书具有动态的空间感,自然是重中之重。
行书的学习在笔法上和楷书有共通,也有不同,笔法的放纵可以让艺术效果更上一层,但是过度追求笔法,也会让作品显得做作,这就要仔细揣摩古人的用笔,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收,学书法切忌自以为是,古人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
行书的结构在很多字体中是比较通用的,因为许多汉字都是合体字。只有把握好相依性的结构,比如左右、上下等,才能正确形成字体内部的关系,做到相互呼应。这种矛盾统一的感觉,构建的大小、轻重等等,以及合理的疏密程度,都是学习行书的时候要重点掌握的细节。
学书法要循序渐进,行书的学习亦是如此,笔法、结字、章法缺一不可,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揣摩古人,还原古人的用笔动作,这样才是学习书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