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柴胡剂的衍变过程

柴胡,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而本品更长于疏解半里半表之邪,故张仲景视柴胡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他在《伤寒论》一书中,用此品先后制方数首(共制方八首),开柴胡剂之先河。小柴胡汤可推许为柴胡剂之首方,尔后,在此方之基础上,又先后衍化柴胡剂多首。柴胡剂之衍变可归纳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舒肝散。诸剂皆与小柴胡汤有不解之缘,现分述如下。

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98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为治少阳胆经郁遏,影响脾胃功能,心烦喜呕,胸胁苦满的一首方剂,是柴胡剂中的第一首方。方中柴胡舒肝透邪;黄芩苦寒清热;半夏、人参、炙甘草和胃降逆,补益中宫;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和中止呕。

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第151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大枣、生姜、柴胡。

功效: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太阳证未罢,邪入少阳。“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桂枝证),微呕,心下支结(柴胡证),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太、少之证俱微,所以小柴、桂枝各取其量半)。

大柴胡汤

《伤寒论》第106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白芍、半夏、生姜、大黄、枳实、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太阳证已罢(谓之过经)。不当攻下,医反下之,少阳病不解,邪气兼入阳明,化燥成实。乃成少阳未解,阳明里实,故用和解与通下的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里实已成,故去参、草以免补中留邪。故又用大黄、枳实攻下散结,白芍敛阴和营,缓腹中之痛急。共成外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剂。

四逆散

《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药物组成: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

功效:疏肝解郁。

“此证因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郁于里,不能达于四未所致。因肝气郁结,肝木横克脾土,故泄利后重;气郁而寒邪内乘,则腹痛;肝气郁而上逆,则影响心胸阳气宣畅,故咳或悸;气郁而水道通调不畅,则小便不利。此皆肝郁而致。柴胡辛凉入肝,疏郁透热;白芍酸寒入肝,敛阴泄热。二药合用,可清调肝郁;枳实、甘草合用入脾,泄热而和中;白芍、甘草配伍,清肝益脾,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共凑清透疏解,调和肝脾之功效。”

四逆散证,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逆乱所致之疾。其治疗应调畅气机,升清降浊为法。方中柴胡除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之功效外,尚俱升发之性。柴胡、枳实能升能降,芍药、甘草能敛能和,四药共奏升降,开阖、通阳、清透、解郁之效。

《局方》逍遥散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草、生姜、薄荷。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证由肝郁血虚,影响于脾,肝脾不和所致的两胁作痛,往来寒热,心烦、头痛目眩、口干、神疲食少,妇人月经不调,行经乳房胀痛等。方用柴胡、白芍、当归入肝,疏肝郁而养血;白术、茯苓、炙甘草入脾,健脾渗湿;生姜、薄荷辛温,辛凉合用,疏散条达;炙甘草且又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肝郁得解,脾虚得补,血虚得养,其证乃愈。

柴胡舒肝散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积壳、炙甘草、陈皮、川芎、香附。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四逆散有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之功效。张介宾在方中又增能行、能降,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陈皮;能散、能降、能和、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行气止痛之香附;辛香行散,行气止痛,血中气药之川芎。使该方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大增。该方临床常用治肝气瘀滞所致之胁肋作痛、中焦气行不畅(肝气犯胃)所致之胃脘胀满疼痛、妇人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肝气郁滞所致诸症。

柴胡剂应用广泛,临床多用于情志为病的诸症治疗。后经历代医家在实践中的不断化裁加减运用,柴胡剂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追本溯源,柴胡剂之组方,化裁加减及应用,小柴胡汤可推许为柴胡剂中之首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

    小建中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小建中汤,以甜故也. [作者] ...

  • 高龄肝腹水

    ​病例分享:肝腹水 女,83岁,绵阳市三台县人,2021年1月8日经人介绍寻中医治疗,肝腹水,积液右胁下,刚住院12天,在当地医院抽了部份积液,剩余积液医院不敢再抽,营养差,输了蛋白,几个月来晚上睡觉 ...

  • 『古方新解』柴胡二陈汤

    来源: 作者: 组成及用法: 柴胡.郁金各12克,法半夏.黄芩.生姜.枳壳.甘草各9克,陈皮.竹茹.川贝各6克,泡参.茯苓各1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感冒,痰热郁滞少阳证. 解析:此 ...

  • 『古方新解』大剂附子起死回生

    吴佩衡(1888-1971),名钟权,原籍四川省会理县.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被公认为全国中医温阳派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对中药附子的临床应用炉火纯青,独具特色.对疑难危急重症的治疗胆识过人,力挽沉 ...

  • 『古方新解』古今名医经方一剂退热案

    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中柴胡的用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早年实习时,曾跟一位治疗肝病的老师抄方.老师几乎每方都用柴胡,且柴胡恒用30克.问及为何如此频用.重用,老师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临床体验.慢性肝病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中的柴胡

    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名,很显然,柴胡为君,原方中柴胡用量最重,为半斤.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先辈论此汤,转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热,黄芩清里热也.卢氏以柴胡. ...

  •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 ——和解表里之剂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

  • 『古方新解』参苓白术散可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