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音频内容更全!

一有大的自然灾难,中国人就会想到上天发怒、上天生气。

中国人这种朴素的自然观与现代环保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契合,这说明中国古人的很多非科学思想也是十分先进的,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中国人觉得天会怎么怎么样,是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人感应,天人之间存在着某种互动,这种思想对中国人影响之所以深,是因为汉朝的董仲舒把这一思想揉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并成了汉人的主体思想,一直影响着汉文化。

昨天有朋友让我聊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并非他创立,而是融合了儒、墨、道、法诸家的思想,主要是《春秋公羊传》里的观点。

《春秋》是史书,但它的意义并非为了记录真实的历史,而是记录历史中的人,主要是记录历史人物的品行,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至于里面的史实都是为人们品行服务的,很多是杜撰的。

《春秋》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难以估量,包括对现在的影响也非常大,致使中国人很难客观地去评价一个,只愿意站在道德高地上作道德的评判、品头论足、指手划脚。

《春秋公羊传》是《春秋》的参考书、辅导教材,《春秋公羊传》有对各种灾祸的记载,以此评论时政,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之说。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是无法与天感应的,这里的人指天子。

西方的自然科学起源于天文学,西方人为了寻找上帝进行天文观测,所有人都是上帝的选民,所以谁都可以看。

但在中国不然。古代中国任何人私自观天象都是犯法的,犯谋逆之罪,只有天子有权组织人观天象。以至于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成绩斐然,但并没有演化为现代科学。

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被公权力垄断了,即使在学术上,平民也没有自由。没有自由自然就没有创新,今天也是如此。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就是天子能与天对话,彼此达成默契。

如果天子没有按天的旨意行事,就违反了天意,逆了天道,上天就会示警,向人间施播各种灾难;

如果天子顺应天意,上天就会降祥瑞、保佑黎民百姓、天下获福。

逆天道、招灾祸的结果就是流民四起,皇权不保;顺天意则就会天下太平,江山永固。

但在后来的王朝更迭中,中国文人得出了一个结论,叫顺天意,应民心。天意不好揣测,民心可见,天意就是民心。可以说这种思想在古代是非常先进的,天意就是民心,天子顺天意、顺民心就是民主。

这样,天人感应就有了两个作用:

一是天子以自己代表天意为由,恐吓民众,加强集权;

二是权臣士大夫以顺天意、应民心吓唬天子,做皇权与民权之间的权衡。

可以说董仲舒设计的天人感应还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天子来说,既能伤人,也能伤己。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而中指的是天下的中央,本质是天。

天在中国文化并非指自然的天,而是天下这个体系。

中国历史上,夏商两朝的概念很模糊,如果有,也是原始的部落联盟,但到了周朝之后,政权形式国家的概念就固定了下来。

西周是商朝的一个边远部落,西周发动暴力革命,取得了政权,但摆在周朝统治者面前的难题是如何统治中原各部落。

周朝统治者想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分封建国,也就是封建制。在这之前,按马克思的社会分法,还是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

第二个就是建立天下体系。

什么意思呢?

原来各部落有各自的地盘和人民,现在不是,都是天的,天下的都是天的。

天无法管理天下,就要委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天子。所以,天下都是天子的,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就这样定了。

这个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是天人感应的前提。

君权神授的思想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各民族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西方有了天主教之后,上帝之下人人平等了。而中国是只有天子一个人是上天的选民,可以说,这也是独裁制和民主制的根由。

周朝建立的天下体系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万邦朝的来朝贡体系。万邦来朝的朝贡体系的意义并不是现代人想的立国威、虽远必诛,而是一种和平互认制度,等于是睦邻友好。

其实,万邦来朝的思想,也影响着我们现代外交,而现代外交的核心是利益取舍,并不是一个体系。

我们知道周朝设计的这套体系最后崩塌了,取而代之的是天下一统。

虽然是秦统一了天下,但秦统一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秦末大乱,直到汉朝建立。

中国文化分两个部分,先秦文化和后秦文化,为什么要分呢?

因为不一样,先秦文化是多元文化,秦后是统一文化。而思想统一的开创者就是董仲舒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建立之初实行是黄老思想,无为之治,道家的那一套。等于是大社会、小政府,朝廷尽可能地不干预民众的生活,这才有了汉初的文景之治。

景帝死了之后,汉武帝继位。但汉武帝头的上婆婆太多,这个皇后,那个太后,七大姑八大姨,功臣就一大堆,思想也不统一,这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需要。

而这个儒术是经过了董仲舒改造的儒学,里面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君授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也可以说儒家、儒学在汉之后就变成了儒术,直到成为儒教。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人思想逐步演化出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了一套合理的宇宙关系。

现在我们认为五行学说是封建迷信,其实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们用西方人的科学体系认识世界了,但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世界是由气、土、水、火、以太五种元素组成的,大家的认识差不多。

而亚里士多德成了世界思想史、科学史的鼻祖,而董仲舒却只能成为皇权下的小丑。

亚里士多德代表的西方思想主导了现在的世界,而皇权专制下的天人感应只能成为后人的笑谈。

(0)

相关推荐

  • 史海钩沉——汉朝三大会之二——石渠阁会议(上)

    西汉宣帝甘露三年 ( 西元前51年 ),有汉一代第2次重要的全国学术大会,在石渠阁拉开帷幕. 石渠阁,是西汉皇室藏书和建历史档案之地,位于长安城未央宫之殿北:其与另一藏书地天禄阁各列西东,均为汉初丞相 ...

  • 为什么汉武帝会“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西汉建朝之后,统治阶层主体意识是"黄老之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他们吸取了秦朝失败的经验,对思想学术基本上没有管控,儒家因为底子厚,很快又发展起来.董仲舒就是当时的一个大儒,前大半 ...

  • 张岱年丨《论语》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反映孔子思想的基本文献.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诸多方面,对当代治国理政.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 ...

  • 杨振宁“跨行”谈《易经》,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北京召开的文化高峰论坛上,在世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现场发表了一篇演讲,演讲的内容是有关<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演讲,当时在文化界.科技界就引起了很大反响. 后来这篇演 ...

  • 40张百年前越南老照片,处处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是一组百年前的越南老照片,虽然那时越南已经是在法国殖民之下,但是你还是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烙印.毕竟曾经是各国的附属国,以学习强大的中国文化为荣. 百年前的越南河内居然有有轨电车了! 明信片 ...

  • 元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碰撞,曾经激起过无数绚丽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 ...

  • 论述:《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 ...

  • 他们翻译了“汉译名著”!鲁旭东:学术翻译对20世纪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自1981年开始结辑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今已出版约850种.这套丛书在中国学界具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基本学术建设工程,并已成为世界学术汉译史上的一座丰 ...

  • 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越南作为象郡被中国管辖,汉朝还派了地方政府官员前去管理,可以说越南很早就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顺化曾是越南三个朝代的古都,也是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都城.顺化皇城与北京故宫有着许多相似之 ...

  • 儒、道、佛、禅宗,哲学,文学,文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儒、道、佛、禅宗,哲学,文学,文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 外国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

    外国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我们,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目睹着文化的开放与融合.经历着文化的变迁与西化.那么,这样的文化,究竟给了我们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认识当今的文化?又改以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