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久治不愈多虚火,中医是如何把你的口疮认定为虚火,深度解读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79期
我利用两天的时间连续解读了中医对于实热口疮是如何辩证分型而治的,但是,有的口疮患者看了后,就说,我看了你两天的文章,怎么感觉自己不是你说的实热型中的任何一个类型呢?
这些患者,都是短则三五年,长则一二十年的口腔溃疡患者了。
#慢性病那些事#口疮,久治不愈,缠绵不愈,在中医上多为虚,即虚火口疮。
那你的口疮是不是虚火口疮,传统中医又是如何解读虚火口疮的呢?
这就是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279期文章,所要深度解读的内容。
口疮,偶尔发作可不治自愈
中医上说的口疮,在西医上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叫做复发性阿佛他溃疡,是最为常见和多发的口腔粘膜疾病,可发于各类人群,但中老年居多,更多见于女性,但近些年逐渐年轻化,儿童也显得比较常见了。
在临床上,口疮以频繁发生于口腔黏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局部有灼烧、刺痛或触碰更痛。
鉴于口腔溃疡有一定的自愈性,所以对于偶发性的口疮,则无需治疗,它就会在一周左右不治自愈,且不留瘢痕。
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口疮患者来说才是今天解读的重点。
缘何口疮在当今人们中如此多发频发?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于口疮的认知历史久远,纵观古代中医典籍和各代医家观点,传统中医对于口疮的病因多认为是外感风邪及脏腑内生火热致病,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这就是昨天和前天分享的内容。
但是,基于当今人们的生存特点,生活节奏日趋紧张(这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加班熬夜耍手机,正常的睡眠时间越来越难以保证;饮食结构趋于精细化、快节奏和高热量(这就容易导致脾胃积热);而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又大为减少(这就容易导致素体气虚,免疫力低下,导致气血虚弱);上述种种因素发时间累积和叠加,就导致临床上虚症口疮也越来越常见。
对于久治不愈的口疮,缠绵不愈的口疮,如果医生再频繁以清热解毒之苦寒药物来治疗,一是效果会越来越差会没效果,二是耽误治疗,会让治疗越来越难。
这个时候,就该考虑,患者的口疮是不是属于标实本虚的情况,以虚症口疮的角度去辩证施治。
那传统中医是如何看待虚症口疮的呢?
传统中医对虚症口疮的认知
传统中医对于口疮的认知,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
在《素问·气交变大论》里有这样的记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藏,燥烁以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由此看出,素问里记载的口疮明确与外感六邪有关。
但中医对于口疮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一病一证到一病多证的缓慢过程。
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这样描述口疮:“夫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有热,乘于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指出了,口疮,病在口腔,本因却是源于心脾积热上炎至口腔而致。
而北宋太医院编撰的《圣济总录》中指出口疮不一定都是实证,该有虚实之分:”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
中医发展到这里,由《圣济总录》勾勒出了中医对于口疮认知的辩证体系。
之后到了金元时期,由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提出了久服苦寒药物无效的口疮,是中焦土虚,虚火上炎而致口疮。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是这样论述的:“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无制,就是人不能压制虚火上冲带来的侵袭,所以发生口疮。
到了明代的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时期,他在《外科正宗》里记载口疮是这样的认知:“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渴。”“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
陈实功详细的论述了实火口疮和虚火口疮在临床辩证上的区别。
同样在明代,另一位杰出中医学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的《景岳全书》里,则进一步详细论述了对于虚火口疮的治法治则。
张景岳的原文是这样的:“口舌生疮,固多由上焦之热,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劳倦过度,脉虚而中气不足者,又非寒凉可治,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此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反而治之,方可痊愈,此寒热之当辨也。”
到了张景岳时期,就把各类虚症口疮的辩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和所用方剂,进一步系统化,丰富了中医对于口疮认知的证治类型。
而中医对于虚症口疮的治疗,基本延续了张景岳的认知,也即“补心脾——益气健脾,化湿导滞;滋肾水——滋阴清热,降火消疮;或理中——补中益气,引火归元”这些治疗法则来治疗,当代中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