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22|声音和态度 2024-05-05 00:08:08 今天讲两句:“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要和各类学生打交道,有时候要和一些“问题学生”谈话。“问题学生”的“问题”类型很多,不过我一直认为所谓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与现有的一些规矩和要求不相符合。可是有一些“问题学生”主要是他不愿意和你沟通,不愿意开口。无论你讲什么,无论你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和他好好交流,可他就是不吭声。学生不愿意和教师或班主任谈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信任、敏感等。这里背后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原因。其实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或者学校很有必要把训练孩子胆量和口才这两方面内容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在长辈面前,当然不能大呼大叫,因为声音体现敬意。尊敬长辈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做好晚辈应该做的事情,俗话也说“有理不在声音高”。声音高、大呼大叫当然不是礼貌的表现;但声音太小,也不符合礼仪。其实,一个人讲话的声音有学问,通过声音,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某些性格。 说话细声细气的人,为人处世方面一般比较小心谨慎。这类人的性格大部分是内向、腼腆、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所以他们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内心的想法。说话随时变化声音的人,这类人一般属于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人。因为他们通常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面对不如他们的人,说话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面对上司低声下气,显得十分顺从,其实这类人性格中必有自卑的一面。声音沙哑的人,如果是女性,我们地方称为“鸭公声”,一般比较粗狂;如果是男性,一般都富有冒险精神,不怕挫折。声音温和的人,这类人做事一般有条理。说话代表一个人的思路,他们做事能够按部就班,确立目标后一般都可以坚持到底;如果是女性,性格相对内敛,富有爱心。声音浑厚的人,给人感觉胸怀坦荡,做事光明磊落,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往往是做领导的材料。声音娇滴的人,这类多是女孩子,性格温和,体格瘦小;如果是男性,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 常常唉声叹气的人,这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遇到挫折的事情,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因素上。一个人讲话声音的音色、音量,有先天的因素。因为声音体现的是气,你有什么气就发出什么声音,一个人正气足声音自然正,反过来邪气足的人发出的声音自然邪,中气弱的人发出的声音肯定弱,中气强的人声音也雄厚。正常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正常,病人发出的声音多有病气。 声音也讲究有头有尾,刚开始的是头,结束的是尾。用五行来比喻声音,刚出来的话是肝气,然后是心气,结尾是肾气。有些人把话一下子都说出来,有头无尾,到后面没有声音了,这个人很可能是肾气不足;肝气好的人说话一般很通顺,假如肝气不好,说话就磕磕绊绊,颠三倒四,缺乏条理;有人说话很着急,自然是脾气有问题;如果正气少、邪气多,这个人一般都是身体虚弱,说话的时候,肺气打不开,肾气又不足,而且脾气失衡,发出的声音往往是怪模怪样的。另外,说话尖声尖气的人不仅是身体不好,可能性情也有问题。说话中体现的敬意代表一个人的修养,通过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性情特点,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的问题。 赞 (0) 相关推荐 “闻”也能看病?没错,声音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程度 中医看病一般会采取望.闻.问.切等方式来辨证诊断,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其实我们的声音和我们的脏器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声音来窥视身体的健康状况吧! 声音嘶哑-当心肿瘤 喉炎 ... 广龙堂知识普及篇——听音辨病,【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 前言 中医将人常发出的声音概括为"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并分别对应五脏,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 大家可以从自己经常发出的声音中,分辨是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 脏腑之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22集:居有常 业无变(上)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德行天下爱满人间 我们共勉一起永远铭记: 我是善德使者 开启善德能量 用心感动生命 弘正道启善德做榜样 传承中华文化,净化社会心灵 用心将传统文化教育传 ...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22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22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 国学微语《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国学微语 弟子规 原文 解释 戴帽子一定要端正,穿衣服纽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这一段主要讲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中国古人的服饰除了注重遮体和美观外,还特别注重健康和卫生, ...